摘要:#长征二号丁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手机宽带直连卫星、天地网络融合等技术试验验证2025年4月1日12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卫
——狄德罗
#长征二号丁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手机宽带直连卫星、天地网络融合等技术试验验证
2025年4月1日12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手机宽带直连卫星、天地网络融合等技术试验验证。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备不同轨道要求单星、多星发射能力,其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3吨。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67次飞行。
#2025年4月载人航天月历更新值得期待!3月31日下午,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活动举办,现场发布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4大类19项重大成果。
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4项)
科技成果一:我国空间科学取得国际领先成果
科技成果二:基于原语表示的类脑互补视觉感知芯片“天眸芯”
科技成果三:“晶格传质-界面生长”晶体制备新范式
科技成果四:百比特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
二、面向经济主战场(5项)
科技成果一:朱雀二号改进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
科技成果二:空天计算在轨试验平台
科技成果三: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
科技成果四:北汽福田液氢重卡
科技成果五: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
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5项)
科技成果一:移动式混联加工机器人
科技成果二: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换流装备
科技成果三:全球首次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海浅层气联合试采成功
科技成果四:大尺寸高温超导镀膜设备
科技成果五:大冷量稀释制冷机“凌开一号”
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5项)
科技成果一:“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
科技成果二:放射性药物共价技术
科技成果三:国内首创脑与脊柱一体化手术机器人
科技成果四:首款脑胶质瘤原研靶向药物——伯瑞替尼
科技成果五:ARC生物耦合技术
#时空智能企业「宏图创展」实控人或变更为沈阳市国资委大股东拟出售38.31%股权
3月31日,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博韩伟业与沈阳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股权收购协议》,拟将所持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38.31%股权转让给沈阳数字公司,同时宏图创展总经理韩国超转让12.69%股权,交易总价19977.93万元。此次交易完成后,沈阳数字公司将持有宏图创展51%股权,宏图创展实控人将变更为沈阳市国资委。
宏图创展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拥有甲级测绘资质等众多认证资质的时空智能企业,业务涵盖测绘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卫星通信服务等。沈阳数字公司成立于2023年,由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是一家专注于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大数据服务等业务的国有数据集团。
沈阳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岳宇表示,这是沈阳国资系统首次市场化收购民营企业的创新实践。宏图创展董事长刘莉萍称,此次签约是宏图创展融入数字经济浪潮的新起点,将借力国资平台资源,打造辽宁数字经济标杆。
#SES和SpeQtral签署谅解备忘录推进全球量子安全通信2025年3月31日,SES(全球领先的卫星运营商)与SpeQtral(新加坡量子通信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推进全球量子安全通信。双方将合作开发可互操作的光地面站(OGS),以在亚洲和欧洲之间建立基于卫星的远程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该合作旨在降低量子通信基础设施成本,弥合QKD服务可用性的关键差距,促进全球部署和采用。
SES正在领导EAGLE-1项目,开发卫星和地面基础设施以实现远程QKD,该项目由欧空局和欧盟委员会共同资助。SpeQtral则正在研究两颗QKD卫星,SpeQtre和SpeQtral-1,其中SpeQtre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射,能够建立量子安全加密密钥。双方计划在新加坡建造第一个OGS,利用新加坡现有的量子安全活动基础,如国家量子安全网络+(NQSN+)倡议。此次合作将使SES扩展到非欧盟市场,为商业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推动全球量子安全通信的发展。
#美天军向火箭实验室公司、斯托克航天公司开放NSSL合同竞标入选第三阶段“第1通道”发射服务提供商名单3月27日,美天军宣布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与斯托克航天公司(Stoke Space)入选“美国国家安全太空发射计划”(NSSL)第三阶段“第1通道”发射服务提供商名单。目前,两家公司各获得美天军授予的500万美元首次任务合同。合同要求两家公司的中型火箭在2025年底之前完成首飞,以参与竞争“第1通道”任务,与美国蓝源公司、SpaceX公司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在2025~2029财年期间共同完成至少30次、总计56亿美元的NSSL任务。其他初创航天企业将于2026财年初获得下一次入围机会。
火箭实验室公司正在研制的中子可复用中型火箭低轨运力为13吨。斯托克航天公司正在研制新星(Nova)全复用中型火箭,已于近期完成极点(Zenith)液氧甲烷发动机首次点火测试。
#美太空部队将在轨道上测试卫星加油技术Tetra - 5将于2026年发射4月1日午后,“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细节”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小米集团股价跳水,一度跌超6%。
4月1日午间,“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回应小米SU7交通事故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97km/h。
小米表示:“碰撞发生后,我们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非车主本人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警方随即抵达现场,全面介入调查事故。同时,小米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于3月30日赶赴铜陵,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并于3月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
“我们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同时,我们的专项组也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小米表示。
小米此次并未公布事故伤亡情况。4月1日,铜陵市高速三大队表示:“目前事故还在调查中。”
#华为 2024 年全球销售收入 8621 亿元净利润 626 亿元华为昨日发布 2024 年年度报告,IT 之家从数据中获悉,华为经营结果符合预期,实现全球销售收入 8621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 626 亿元人民币。2024 年研发投入达到 1797 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 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 12490 亿元人民币。
作为对比,华为 2023 年营收 7042 亿元,2024 年同比增长了 22.42%;2023 年净利润 870 亿元,2024 年同比下降了 28.05%。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华为拥有研发员工约 11.3 万名,占总员工数量的 54.1%。
#Apple Intelligence 已扩展到欧盟并支持简体中文等语种Apple Intelligence 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一套人工智能工具和功能,该公司周一宣布,Apple 设备所有者现在将能够利用 Priority Notifcations,该功能允许 Apple 的 AI 以新格式突出显示最紧迫的通知。其他更新即将出现在 Image Playground 应用程序和 Mac 上。此外,Apple Intelligence 现已向欧盟的 iPhone 和 iPad 用户以及美国英语的 Apple Vision Pro 提供。
随着 iOS 18.4、iPadOS 18.4 和 macOS Sequoia 15.4 的发布,这些变化也随之推出。
苹果指出,其 AI 功能还支持多种新语言,包括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巴西)、西班牙语、日语、韩语和中文(简体)。此外,还为新加坡和印度添加了本地化英语。
尽管 Apple Intelligence 是去年在该公司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作为其新的生成式 AI 产品推出的,但现实情况是,苹果并没有准备好一次性发布其所有 AI 功能。
今天推出的其他 Apple Intelligence 改进包括通过键入描述在 Mac 上创建「记忆影片」的功能,以及在苹果的 AI 图像生成应用程序 Image Playground 中添加的 Sketch 样式,用于创建学术和详细的草图。
苹果此前曾宣布,其人工智能套件将于 2025 年 4 月登陆欧盟——苹果将此延迟归咎于《数字市场法》等欧盟技术法规。
#OpenAI 完成 400 亿美元融资,估值达 3000 亿美元4 月 1 日消息,OpenAI 宣布完成了一轮规模巨大的私募融资,融资金额高达 400 亿美元,公司估值在融资完成后达到 3000 亿美元。这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私募融资轮之一。此次融资由软银集团领投。此外,微软、Coatue、Altimeter 和 Thrive 等公司也参与了本轮投资。这些公司均为 OpenAI 的早期支持者。
公司估值在融资完成后达到 3000 亿美元。这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私募融资轮之一。
OpenAI CEO Sam Altman 同时在今日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发布一个「强大的新开放权重语言模型」,并具有推理功能。
我们计划发布自 GPT-2 以来的首个开放权重语言模型。
我们考虑这件事已经很久了,但其他优先事项占了上风。现在感觉做这件事很重要。
发布前,我们将根据准备的框架评估这个模型,就像我们会对任何其他模型做的那样。鉴于我们知道这个模型将在发布后进行修改,因此还会做额外的工作。
我们还有一些决定要做,所以将举办开发者活动来收集反馈,并在之后尝试早期原型。我们将在几周内在旧金山开始(举办开发者活动),随后在欧洲和亚太地区举行会议。
我们很期待看到开发者们将如何构建,以及大型公司和政府如何使用它,在他们更愿意自己运行模型的地方。
到目前为止,用户只能通过 OpenAI 的界面或将其 API 密钥集成到他们的应用中来使用其模型,这意味着模型本身保持秘密和专有。
然而,开放权重模型是不同的。这些模型中预训练的参数(定义模型如何响应的「权重」)是向公众公开共享的。开发人员和研究人员可以下载它们,在本地运行它们,针对特定用例进行微调,或将它们插入到自定义应用中。IT 之家提醒,仅仅因为权重是开放的并不意味着就是开源的,训练代码、数据集和详细日志可能仍然保持专有或未公开,因此可能并不是完全的开源。
Meta 和 Mistral 等公司已经发布了 Llama 和 Mixtral 等强大模型,而 DeepSeek、阿里巴巴和百川等新玩家也在推出可以与其匹敌的开源模型。从学术研究人员到独立开发者,许多人开始拥抱开放权重模型,OpenAI 也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稻子、赵栋策划部:杨艳、若㼆、李真子视觉总监:董泞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行政部:姜河、林紫业务部:王锦熙、瑾怡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杂志订阅,·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许克新、董今福·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卫星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