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新书和科幻榜单发布!第八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暨学术论坛召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2 10:23 2

摘要:3月29日,2025第八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暨学术论坛在北京首钢园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科幻基地”)、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承办,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北京书

3月29日,2025第八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暨学术论坛在北京首钢园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科幻基地”)、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承办,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北京书香文雅图书文化有限公司、《天天爱科学》杂志、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科幻基地主任、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晋康,科幻基地荣誉主任、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慈欣,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徐世新,意大利科幻作家弗朗西斯科·沃尔索,以及来自科普科幻界、文学界、教育界、产业界等领域的70余位嘉宾出席会议。会议由王晋康和科幻基地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主持。

在圆桌论坛中,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刘玉杰与著名科幻作家江波,儿童文学作家、探险家彭绪洛,少儿科幻作家刘芳芳,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杨辰宇,围绕“科幻教育与培养未来科学素养的融合路径”这一主题展开对谈,探讨了前沿科技给科幻创作和研究带来的变化以及科幻教育的现状。

论坛1:科幻教育与培养未来科学素养的融合路径

科幻作家凌晨与青年科幻作家彭柳蓉、阿缺、索何夫、杨枫、张海龙围绕“科幻文学创作的‘科幻+’趋势:古典与未来的对话”这一主题展开对谈,探讨了科幻创作中的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以及如何面对人工智能对科幻创作的影响。

论坛2:科幻文学创作的“科幻+”趋势:古典与未来的对话王泉根发言

弗朗西斯科·沃尔索提到时隔两年再次参加盛会,他看到中国科幻已经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其过去参加的意大利及多个欧洲科幻类大会上,中国科幻图书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未来,他将继续在世界的各类图书博览会、科幻大会上,推广中国科幻的优秀作品。

弗朗西斯科·沃尔索发言

著名科幻作家何夕认为,科幻小说在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还有着其特殊的历史使命。科技不是天然的产物,而是由人们自由的思想造就,科幻将人们的目光从眼前的功利引向物质深处、微观尽头、星辰大海。他欣喜地看到近些年优秀的青年科幻作家不断涌现,他们为中国科幻的发展带来新鲜力量,会带领中国科幻走向更远的征程。

何夕发言

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副理事长田松松提到,目前中国在算力、芯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突飞猛进的发展,表示将尽可能推动科幻文学和科幻技术应用进行结合,通过科幻应用产业推动科幻文学创作的想象得以成为现实。

田松松发言

会上,科幻基地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卫英汇报了基地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部署。她从科幻图书出版、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交流、宣传推广等方面对科幻基地2024年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并制订下一步计划,表示2025年科幻基地将从多个角度为科幻事业的发展持续发力。

王卫英汇报基地工作

徐世新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科幻出版矩阵,该矩阵图书突出了传统与创新交织,形成贯通两个世纪的科幻文明对话场。并表示,科幻创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出版社的文化判断力与创新力提出更高要求,出版人将始终坚守文化使命,服务好作者和读者,让科幻创作主动介入时代命题,用想象力预演未来可能。

徐世新致辞

刘慈欣表示,科幻基地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整合科幻力量,扶持青年作家,为中国科幻事业打下坚实基础。他指出,中国科幻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国家的科技突破将为科幻创作提供最肥沃的土壤。他强调科幻作为跨文明桥梁正迎来变革期,应通过国际交流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同时提醒科幻不是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而是警醒人类在技术狂飙中保持敬畏、守护人性的思想火把,为文明征途点亮明灯。

刘慈欣致辞

尹传红表示中国科协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重视中国科幻的发展,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感谢各位新老科幻人做出的努力。中国科幻发展之路充满艰辛,他希望科幻人铭记过往历程,不忘“来时路”,也希望未来科幻基地能更好地发挥“科幻人之家”的作用,为科幻人开展创作交流搭建平台。

尹传红致辞

随后,科幻基地发布了百年科幻系列、科幻中国系列、科幻星系丛书、科幻注音版系列、科幻名家经典书系、获奖作品系列、新星作家系列、科幻研究系列等2024年度出版新书。

少儿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基地委员超侠发布了2024年度基地科幻榜单,其中曹三、放羊的修格斯、金文宇、李唐、李星颖、李易谦、碳闪、王子依、周莹蕾、子瀛获得年度最佳科幻新人;

《巴鳞》《孩子、猪、机器与死神》《绝弈》《涟漪》《且放白鹿》《沙与星》《维度》《血肉之锤》《郁林星纪事》《赞神的宫殿》获得年度最佳科幻作品;

阿缺、宝树、陈楸帆、程婧波、分形橙子、江波、菊储、李易谦、凌晨、慕明、彭柳蓉、索何夫、碳闪、吴清缘、辛维木获得年度最受欢迎科幻作家;

宝树《我们的火星人》、陈楸帆《巴鳞》、段子期《重庆提喻法》、分形橙子《赞神的宫殿》、李易谦《维度》、凌晨《404之见龙在天》、慕明《导读:雕龙之道》、彭柳蓉《火星女孩》、索何夫《郁林星纪事》、辛维木《血肉之锤》则入选年度科幻影响力贡献榜。

2024年度新书和科幻榜单发布

王晋康和刘慈欣为彭柳蓉工作室和阿缺工作室揭牌,两位作家表示未来将在科幻创作方面做更多努力。至此科幻基地已经为18位作家成立了工作室。

彭柳蓉工作室和阿缺工作室揭牌仪式

接下来举行的“全民科幻阅读推广单位”授牌仪式上,邱华栋和刘慈欣为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揭牌。

授牌仪式

最后,邱华栋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科幻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想象,中国科幻正吸引着世界目光。他指出,科幻基地一直致力于推动科幻文学及产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人才培养。面对当前科技的迅猛发展,他强调中国科幻作家和研究者正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青年创作者应从科学前沿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作品。

邱华栋总结发言年会合影

【相关链接】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介绍: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科幻基地”)成立于2016年12月,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二级机构。它的成立旨在凝聚中国科幻创作队伍,培养科幻创作、研究、翻译、传播等人才,提升中国科幻研究创作实践水平,连接国内外资源研究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我国科普科幻繁荣发展。其主要研究涉及重要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少儿科幻创作研究、科幻奖项评价体系研究、科幻创作思潮研究、科幻发展动态研究、科幻史学研究、科幻影视动漫研究、科幻媒体传播研究等,通过多向度研究,使中国科幻理论逐步走向深入。科幻基地发展目标是,建设产、学、研为一体的、国家级的科幻创作研究阵地,推动中国科幻创作理论研究尽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