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最新人才政策,明天发布!

摘要:此次论坛,作为学校持续深化“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主论坛与学科分论坛并行的创新形式,不仅是对过往人才引进与培育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面向全球发出的一份诚挚邀请。论坛旨在向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全方位呈现上海交通大学在人才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与

树立引才口碑

创新育才机制

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

青年人才发展沃土

北京时间12月4日14:00

上海交通大学第五届

“致远”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将在闵行校区正式开幕

上海交通大学视频号同步直播

此次论坛,作为学校持续深化“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主论坛与学科分论坛并行的创新形式,不仅是对过往人才引进与培育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面向全球发出的一份诚挚邀请。论坛旨在向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全方位呈现上海交通大学在人才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坚定决心,借此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契合校内学科发展的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学校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校育人体系。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支撑。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人才强校”主战略,通过对人才的“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竞相涌现、脱颖而出,真正构造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无后顾之忧”的制度体系和生态环境。

轻帽子、重里子

创新优秀青年人才引进机制

青年人才的引进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潜力和科研能级的提升,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上海交通大学在人才引进上不看帽子看里子,不唯文章唯实力,关注现在更关注未来,只要是学术科研的“潜力股”,只要能填补学科方向的“空白区”,不管是本土培养还是海外引进,学校都十分看重。以“公开招聘、竞争入职”为原则,通过青年人才岗位引进授权至学院的方式,由学院学术委员会直接把关面试,发放offer,学校职能部门把关后,正式录用,大大简化了校级引进流程,平均每年通过授权方式直接引进的青年教师近百位。

近两年,上海交通大学深化“人工智能+”复合研究探索,创建多学科交叉新兴学院体系,其中人工智能学院作为特区学院典范,通过人才专委会的创新模式,开辟了一条面向顶尖及杰出青年人才的识别、联结、引进、培育与评价的高速通道与独特机制。例如,本土培养、年仅27岁的张林峰,已被学院聘为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上海交大,像张林峰这样的青年老师有很多,学校一直积极发挥用人主体作用,勇于打破年龄、地域等局限,只为引进一批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

启航培育、破格晋升

激励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为了对青年人才的成长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心,上海交通大学设立校内青年人才“启航培育计划”,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新进青年教师可在首聘期内与学科方向、研究方向相近的教授进行双向互选,由师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担任青年教师的学术导师,导师不局限于青年人才所在的院系单位。学术导师在青年教师第一个聘期内对其进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让他们更好适应、更快融入、更优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优秀青年教师竞争力,创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攀登学术高峰的制度环境,学校自2018年起,设立“优秀青年教师破格聘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即“脱颖而出”机制,每年上半年为青年人才额外设一次“打擂台”机会,鼓励贡献突出、潜力巨大的优秀青年教师不受学校常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请年限限制,提前晋升。“脱颖而出”机制于2018年正式启动,2019年完善规则,截至目前已有110余位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最年轻的青年教师晋升时仅33岁。

优化分类评价制度方案

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强磁场

如何更好地评价人才、让每一位青年人才都可以找到自己发展的路径,一直是上海交通大学所思考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学校陆续成立了以李政道研究所、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张江高等研究院等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平台。根据这些基础研究平台的特点,学校大胆探索,2023年下半年出台《上海交通大学高水平科研队伍(长聘科研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对标校内预聘-长聘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构建“小而精”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完善并畅通高水平科研人员的发展路径。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每位科研人才都能在最适合的领域内发光发热,有效弥补了以往科研与教学任务分配上的潜在不平衡。

原始科研创新和成果突破是学校竞争力的根本,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研究院于去年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设置“思源学者”岗位,重点引进海内外在基础研究和交叉科学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力或发表重大研究成果的优秀青年人才,兼顾校内特别优秀人才,并为其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和长周期稳定的经费支持,旨在让更多的青年人才敢坐科研“冷板凳”、勇攀学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颠覆性成果。

“软”“硬”兼施

构建人才发展温馨家园

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待遇、经费支持、实验室等“硬”条件,还有学校管理模式、服务理念、全方位保障等“软”环境。上海交通大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及上海市人才发展新政,真心地尊重人才、真切地关心人才、真诚地服务人才。学校及学院均设立人才服务专员,打造人才服务全过程保障体系,切实把人文关怀落到实处,提高人才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上海交通大学

以开放的姿态和高效的服务

汇聚和培育了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

各项人才工作指标位于前列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全面建成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

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欢迎优秀青年人才

加盟上海交通大学

助您成就学术梦想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