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昨天,白宫发言人卡罗琳·利维特的一句话让国际投资者冷汗直流:"明天,搜刮美国的时代行将结束。"
就在昨天,白宫发言人卡罗琳·利维特的一句话让国际投资者冷汗直流:"明天,搜刮美国的时代行将结束。"
4月2日,是特朗普口中的"解放日",也是特朗普向全世界发出的贸易宣战书!
亚洲股市暴跌后勉强稳定,欧洲股市如同坐过山车,避险黄金则一路飙升至历史新高。
纽约证券交易所今天将迎来怎样的风暴?在这场全球经济角力中,谁将是真正的赢家和输家?
«——【·"解放日",特朗普引爆经济核弹·】——»
特朗普这次玩的是真的大!今天下午4点,在白宫玫瑰园,他将启动所谓的"互惠关税"计划,一场针对全球贸易体系的“革命”。
为何称之为"解放日"?因为在特朗普的世界观里,美国长期被全世界"剥削",现在终于要"解放"自己了!
这个比喻虽然夸张,但确实反映了他对国际贸易的基本看法。
财政部长贝森特已经向国会共和党人透露,这些关税将设定一个"上限"——各国必须满足美国的要求,否则就面临这一最高税率。
这种赤裸裸的威胁策略,让人想起了特朗普在商业谈判中惯用的手段。
全球金融市场已经给出了明确反应:恐慌!
华尔街恐慌指数VIX飙升,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正经历2022年以来最糟糕的一个季度,甚至连特朗普引以为豪的股市都在向他发出警告信号。
但特朗普似乎很享受这种全球猜测的氛围。
他一会儿说会"非常友善",一会儿又威胁要彻底改变贸易规则。
这种不可预测性恰恰是他的谈判策略核心——让对手永远猜不透下一步。
可问题是,这次他的对手是整个世界经济体系!
我必须说,特朗普对关税的痴迷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地步!他把关税视为某种魔法工具,能解决从贸易逆差到制造业衰退的所有问题。
这种经济思维可以追溯到他1980年代的商业生涯,彼时他就开始抱怨日本和欧洲"占美国便宜"。
他的"互惠关税"理论听起来很公平:他们对我们征多少,我们就对他们征多少。
问题在于,这完全忽视了现代全球贸易的复杂性!
当特朗普声称加拿大对美国乳制品征收250%关税时,他没提的是这些高关税在实际贸易中几乎从不适用,因为相关产品基本不从美国进口。
特朗普的经济顾问纳瓦罗放出豪言,称关税每年能为美国带来6000亿美元收入——这数字简直离谱到令人发笑!
如果关税真的奏效,美国人就会改买国货,那么关税收入从何而来?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恐怕连初中经济课都过不了关。
最让人瞠目的是特朗普公开表态:"我希望外国汽车价格上涨,这样美国人就会买美国车。"
老天!这位总统似乎忘了现代汽车产业的全球供应链现实——所谓"美国车"的零部件有多少是进口的?
这种过度简化的思维方式,简直让专业经济学家抓狂。
西北大学教授布劳恩直言:"我看不出解放日有什么积极意义。"
关税实际上是一种变相加税,只不过这次不是政府向人民征税,而是外国向美国消费者征税!最终买单的还是谁?美国老百姓!
«——【·盟友变靶子,个个汗流浃背·】——»
这次的关税风暴最离奇的部分是什么?特朗普竟然把最亲密的盟友也当成了靶子!
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和美国共享北美自贸区的邻居,居然也逃不过关税大棒。
想想看,特朗普在二月宣布对加墨所有商品征收25%关税时,全北美都震惊了!虽然他后来暂缓了部分实施,但其他产品依然面临高关税。
加拿大的钾肥和能源产品也被征了10%关税,美利坚皇帝一视同仁,先往自家后院扔炸弹!
加拿大新总理卡尼的反应相当强硬,他称这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
他承诺要用报复措施回击,而且是精准打击——"对美国影响最大,对加拿大影响最小"。
实际上,加拿大已经宣布了对价值207亿美元美国商品的25%报复性关税。
这是加拿大历史上罕见的强硬立场!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采取了更为克制的态度,表示不会"以眼还眼",但墨西哥也在积极备战。
两国领导人已经通电话商讨共同应对策略,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反特联盟"。
这种北美内部的分裂,在贸易历史上极为罕见。
而欧盟的反应更是毫不留情。
冯德莱恩主席的声明"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我们有谈判的实力,我们有能力反击。"
欧盟已经准备好对28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施加反制关税,几乎是分毫不让。
法国尤为积极,在"解放日"前夕召集了200多位企业领袖和政界人士商讨对策。
南部大区主席穆塞里耶的态度代表了欧洲的普遍看法:"你想展示力量?那我们也展示我们的力量!"
保护桃红葡萄酒和空客直升机成为法国的关键战略目标。
英国则处于尴尬境地,一边期望利用"特殊关系"获得豁免,一边又不得不承认"很可能会有关税"。
斯塔默首相的态度反映了英国在后脱欧时代的外交困境——既不想得罪美国,又不能完全脱离欧洲立场。
«——【·亚洲联手,战略反击·】——»
谁都没有想到,谁都没有想到,历史上几乎从未联手的中日韩三国,居然因特朗普关税而走到一起!
三月底,这三个亚洲经济巨头宣布加快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这在东亚地区政治中简直是地震级事件!
想想看,这三国历史恩怨深重,领土争端不断,政治制度各异,却能在贸易问题上迅速形成统一战线。
这充分说明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凝聚力"——它正在全球范围内催生新的经济联盟。
中国作为特朗普的首要目标,已经承受了多轮关税打击。
3月初,中国商品关税从10%翻倍至20%,并且取消了"800美元免税额"规定。
这一政策直接打击了跨境电商,许多小额商品立即面临价格上涨压力,中国随即宣布了反制措施,双方关税战全面升级。
连东南亚国家越南也紧急调整策略,宣布削减一系列商品关税以维持竞争力。
整个亚洲贸易格局正在快速重组,各国都在寻求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的方法,这种区域内合作加强的趋势,可能是特朗普始料未及的"副作用"。
来源:昭华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