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进医生:智能手机对孩子影响大吗?

摘要:互联网的智能化发展,催生了人们利用网游、无序浏览、无效社交、在线聊天、打发时间、网络泄愤等不良行为习惯。它正在深刻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性,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新生态”,如今没了手机犹如“丢了魂”,真可谓是把双刃剑。国内将其称为网瘾(Interne

互联网的智能化发展,催生了人们利用网游、无序浏览、无效社交、在线聊天、打发时间、网络泄愤等不良行为习惯。它正在深刻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性,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新生态”,如今没了手机犹如“丢了魂”,真可谓是把双刃剑。国内将其称为网瘾(Internet addiction),认为这种行为具有病理学背景(全国科技名词审委会,2022)。

我呢,近来接诊过不少手机/网络成瘾青少年案例。他们典型表现是,成天沉迷于智能手机无法自拔,严重影响自身生活和学习质量,并引发多种心理行为问题,如不思茶饮、拒绝社交、蜗居不出、昼夜颠覆、脾气暴躁、违拗对抗父母、拒绝上学等。但凡手机脱手那一刻,他们普遍会陷入空虚、无助、烦躁和抑郁状态(见前文:孩子为何容易网络成瘾?)。

家长们多无奈地反映,手游和手机内容,其对孩子的影响达到难以置信的地步。一位网瘾少年家长痛苦诉说:“我暑期给上初三的儿子买了一部手机,是不想他遭使用智能手机同龄人的排斥和耻笑。没承想,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孩子从此陷入手机游戏中无法自拔,变得足不出户、昼夜颠覆、脾气暴躁、违拗对抗、不愿上学,我们彻底没辙了”。

研究证明,儿童青少年网络依赖与其各种精神心理问题有关,如抑郁、焦虑、敌意、攻击性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虽然其因果关系目前还不清楚,推测儿童抑郁情绪与过度使用互联网或手机有关。反过来,情绪困扰的孩子也容易陷进智能手机里。麻烦还在于,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不仅影响儿童情绪稳定性,还可能导致类ADHD症状(Krull,2019)。

具体而言,网络或智能手机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包括:接触色情内容、手游依赖、孤独感及遭受网络暴力。这些就诊而来的家长们共同认为,智能手机是危害他们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及各种社会弊病的罪魁祸首。

虽然美国DSM-5诊断系统内未纳入“网络成瘾”的疾病诊断,但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里已标注了“游戏障碍”(Video game addiction,VGA),位列“成瘾性疾患”章节里。DSM-5目前将游戏障碍列在附录“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观察的精神障碍”中。

网瘾虽未被国际权威诊断系统列入到精神障碍范畴,但手机或网络成瘾对青少年构成的风险与危害是毋庸置疑的。如下危害是成人和家长们应特别注意防范的问题:

1. 成瘾行为:生理与心理上均会出现戒断现象,有点像嗑药成瘾。儿童会通过网络信息或手游寻求刺激和愉悦,进而通过大量信息刺激来使自己处于兴奋状态,一旦停止则会引起焦躁不安、暴怒、抑郁、无助感等。平时一旦感到身心不适,如感到委屈、生气、无助、内疚及焦虑时立马上网或手游来平抚自己内心。因沉迷于网络和手机而失去学习动机、社交愿望、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破裂、学绩崩塌、注意力涣散等等。

2. 身体损害:如视力损害、睡眠障碍、手腕关节损害、脊柱弯曲、营养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疾病频发、运动减少、蜗居肥胖、个人卫生不良等等。

3. 网暴或色情暴力:对网络危害尚缺乏判别能力的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到不良网站的误导、引诱或遭遇网络暴力。违法者可利用互联网对儿童青少年灌输不良信息,包括威吓、敲诈、威逼利诱以及色情引诱伤害他们。前者还使用不雅视频或照片对青少年施加影响和暴力加持。女孩在此方面遭遇的伤害更为普遍,也容易遭网络跟踪施暴。随着网络智能升级,利用在线算法来跟踪、骚扰和施暴青少年成为一个新苗头。

4. 越界违法:某些网络不良信息容易引导青少年模仿和学习违纪违法行为。如网络暴力、诈骗、敲诈勒索、威逼恐吓、制造(贩卖)非法物品、网络攻击、传播不良信息、线上打赏、透支钱财、线上色情服务、色情成瘾、强迫性手淫、跨性恋等等不一而足。另一令人堪忧的情况是,一些情绪障碍青少年会通过互联网信息模仿自残和自杀,甚至通过网络寻找“同路人”相约自杀。

5. 暴力与攻击:上世纪80年代起,公众与媒体声称,暴力电子游戏会助长儿童青少年的暴力攻击行为。研究称,暴力电子游戏更容易使青少年(尤其是男孩)上瘾,并可能导致其攻击性增加和亲社会行为减少(Markey,2017)。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人工智能迭代升级,使得智能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如今断然阻隔青少年不接触网络,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从我们经历的历史来看,早先信息是稀缺的。但过去30年里,人类将互联网打造成一条四通八达的直通管道,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今天,尽管我们拥有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检索系统,但却把大量时间花在无用的垃圾信息上。最槽情况是,网络上充斥着太多虚假信息,真假难辨。这对涉世不足的儿童青少年来讲,尤令人堪忧。

因此,有必要设立网络健康使用法律法规,并通过网监技术屏蔽毒害儿童青少年的不良信息与网站。对儿童青少年构成伤害的网络平台,应予追究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来源:虔城朝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