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回家4天,早上偷偷返程,路上听了母亲的语音后,他流泪满面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2 13:07 2

摘要:凌晨四点,我偷偷拎起行李,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刚上公交车,手机振动,是母亲的语音:"儿子,你走了就告诉我一声,锅里还热着你爱吃的红烧肉..."

凌晨四点,我偷偷拎起行李,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刚上公交车,手机振动,是母亲的语音:"儿子,你走了就告诉我一声,锅里还热着你爱吃的红烧肉..."

十月的清晨,窗外细雨如丝。我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听着母亲略带沙哑的声音,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来。

这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我选择了凌晨悄悄离开,就是不想看到父母那不舍的目光。回想起四天前到家时,母亲站在门口,看到我的那一刻,眼睛亮得像点了灯。

我叫李志强,是个普通的八零后。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省城打拼,那是2005年,刚刚告别了"非典"的阴霾,城市充满了新的希望。

十年间,从职场小白到创业老板,我经历了太多起起落落。从最初的网吧,到后来的电子产品店,再到电商创业,命运像是在跟我开玩笑。

"志强有出息,城里当老板呢!"每次回村,都能听到乡亲们这样说。父亲总是咧着嘴笑,头颅微微上扬,那骄傲劲儿,像极了二十年前我拿回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单时。

两年前,公司资金链断裂,我欠下一屁股债,只能从头再来。同龄人都买了房成了家,我却连个安身之所都成了问题,蜗居在城郊的出租屋里,省吃俭用。

从那以后,我很少回家。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岂能让满头白发的父母知道,他们引以为豪的儿子,如今连房租都要东拼西凑?

那次回家过年,我带了一堆包装精美的礼物,撒了一个又一个谎。"生意忙,多赚钱"成了我推脱长住的借口。临走时,看着母亲塞给我的饺子和咸菜,心里酸涩难当。

这次国庆回家,原本计划住两天就走,却在父母的热情挽留下住了四天。家里的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陌生。

墙上的喜报已经泛黄,那是我高考时贴上去的;厨房的铝制饭盒,是我上学时用了六年的;院子里那棵柿子树,枝干更粗了,挂满橙红色的果实,像一盏盏小灯笼。

第二天一早,母亲早早起床,煮了小米粥,炒了我爱吃的鸡蛋西红柿。父亲从集市上买回新鲜的油条,还有院子里现摘的柿子。

"多吃点,城里那些饭馆,哪有家里的香啊!"母亲一边说,一边不停地往我碗里添食。父亲则坐在一旁,点着他那老式的"大前门"香烟,慈爱地看着我。

吃过饭,父亲忽然说:"跟我去看看地吧。"

我有些疑惑,但还是跟着他来到了村后的那片地。十月的田野,金黄一片,散发着成熟的气息。

"这块地,是你爷爷传下来的。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们流转出去,每年有三千块钱的收入呢。"父亲指着远处说,"那边新建的厂房,就是咱们村的扶贫项目,做的是手工艺品加工。"

看着父亲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希望我能回来,用我在城里学到的知识,带动家乡发展。

回到家,我在父亲的书桌抽屉里发现了一沓剪报。仔细一看,全是我这些年来的"光辉事迹"——大学毕业照,创业时的采访,甚至还有我参加校友会的模糊照片。

每一张剪报都被小心翼翼地裁剪整齐,用透明胶带粘在硬纸板上,按时间顺序排列。最近的一张是两年前的,那之后,再没有新的添加。

那一刻,我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这两年,我销声匿迹,不是因为忙,而是因为失败。而父亲却一直在等待着新的"喜报"。

母亲的房间里,床头柜的抽屉里藏着我寄回的每一张照片。那些照片被装在一个旧饼干盒里,边角已经泛黄卷曲。

照片背面都写着日期和祝福:"儿子工作顺利!""儿子身体健康!"有几张甚至已经被翻旧了,边缘都磨出了毛边。

"你翻我抽屉做啥?"母亲端着洗好的衣服进来,看到我手中的照片,有些慌乱地想要收回。

"妈,我就是想看看。"我笑了笑,指着一张照片问,"这是我大学毕业那年?"

"对啊,那时候你多精神啊!"母亲坐下来,指着照片上意气风发的我,眼中满是骄傲,"当时村里就你一个大学生,乡亲们都羡慕死了。"

晚饭后,我在门口遇到了隔壁的王大爷。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志啊,你爸妈可有面子了,隔三差五就说你在城里当大老板,多有出息!"

"老两口常在村口等你电话,手机铃一响,就跟过年似的高兴。"王大爷抽了口烟,眯着眼睛继续道,"前些日子你爸还托我给县里的医院打听呢,说是...哎呀,我这老糊涂,说多了。"

王大爷的话让我心里一沉。父母这些年为我操了多少心,但我从未想过,在他们心中,我还是那个让他们骄傲的儿子。

接下来的两天,父亲的行为有些反常。他一大早就叫我起床,教我如何修理家里的老电视机、水龙头,甚至把尘封多年的老房契拿出来,指着上面的界址给我看。

"志强啊,这房子是你爷爷留下的,边界都在这标着呢。这边是李家的,那边是张家的,当年分家时就这么定下的。将来..."父亲顿了顿,没有说完。

"爸,您是不是有啥心事?"我忍不住问道。

"没啥,就是想着你以后回来,得知道这些。"父亲眼神闪烁,显得有些不自然。

母亲也变得絮絮叨叨。做饭时叮嘱我城里工作别太累,睡觉前又嘱咐我记得添衣。她还特意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用砂锅慢炖了三个小时,软烂香糯,肥而不腻。

"多吃点,城里饭馆做不出这味道。"母亲夹菜的手有些颤抖,"你看你,瘦了这么多,是不是城里伙食不好?还是工作太忙了?"

"妈,我挺好的。"我笑着安慰她,心里却五味杂陈。

我隐约觉得不对劲,趁父母午休时,偷偷检查了家里的药箱。里面多了几种我不认识的药物,包装盒上写着"降压药"、"降糖药"。其中一盒药的说明书上,赫然写着"适用于早期肝功能异常"。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父亲这些年的烟瘾一直很大,难道是...

那天晚上,我故意和父亲坐在院子里乘凉,旁敲侧击地问起他的身体状况。

"我好着呢,壮得很!"父亲拍着胸脯说,但眼神却有些躲闪,"就是年纪大了,这也痛那也疼的,正常!"

院子里,蟋蟀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月光如水般洒在柿子树上,影子斑驳。我突然觉得,父亲似乎一夜之间老了许多。

夜深人静,我借口找东西,进入父母的卧室。在衣柜深处,我发现了一封没寄出的信。信封上写着我的名字,字迹歪歪扭扭,是父亲的手笔。

我小心翼翼地拆开信,里面是一张存折和一封信:

"儿子:

爸妈知道你在城里不容易。我们这辈子没什么大出息,就攒了点钱。这些年的积蓄都在这本存折里,不多,也就二十来万。你拿去东山再起。别担心我们,老两口日子过得去。记住,李家的人不怕摔跤,就怕不敢爬起来。爸妈相信你能成功。

爸"

信纸上有几处墨迹晕开的痕迹,想必是父亲写信时滴上的泪水。我的眼前一片模糊,手中的信仿佛有千斤重。

放下信,我看到了床头的药盒。拿起来一看,果然是治疗肝病的药物。父亲可能已经病了一段时间,却一直瞒着我。而那二十万,应该是他们这辈子的全部积蓄。

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这些年,我以为自己在城市打拼是为了出人头地,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最终,我不但没能让他们骄傲,反而成了他们的负担。

第四天凌晨,我决定趁父母还在睡觉时悄悄离开。他们年纪大了,不该再为我操心。我想着等自己翻身了再回来,给他们一个惊喜。

可当我走到门口,看着那盏为我彻夜点亮的灯,想到那封信和药盒,又想到父亲教我认房契时的神情,我忽然明白:他们是在为我做最坏的打算。

父亲可能知道自己的病情不乐观,才急着把这些传家宝和积蓄交给我。他们甚至不敢告诉我实情,怕我担心,怕影响我在城里的"大事业"。

这个认知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我的心。我不能就这样离开,至少不能像个懦夫一样溜走。

公交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乡间小路上。雨越下越大,打在窗户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母亲的语音还在继续:

"...你走了没关系,妈理解。城里工作忙,有空常回家看看就行。对了,你上次说的那个项目,爸爸托人打听了,说咱们村的山核桃、土蜂蜜都挺适合做电商。你要是有兴趣,回来试试也行。家里永远是你的港湾..."

我按下了暂停键,泪如雨下。曾几何时,我以为离开家乡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却不知道,最温暖的地方一直都在原点。

窗外的雨幕中,一个模糊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是父亲!他穿着那件褪色的蓝布衣,撑着一把黑伞,在村口的公交站台焦急地张望。这一幕刺痛了我的心——他是来送我的。

"师傅,我要下车!"我猛地按下了停车铃。

司机回头不满地嘟囔:"大清早的,年轻人说下就下啊?"

"对不起,家里有急事。"我不等车完全停稳,就拖着行李箱冲下了车。

雨水打在脸上,冰凉刺骨。我朝着父亲的方向飞奔而去,内疚与愧疚在心中翻腾。

看到我,父亲愣了一下,然后咧开嘴笑了,眼角的皱纹像山谷一样深邃:"志强?你咋又回来了?是不是东西落家里了?"

"爸,我决定不走了。"我喘着气说。

"咋了?票买错了?"父亲疑惑地问,将伞往我这边倾斜了些,挡住了飘洒的雨滴。

"不是,我想留下来。"我深吸一口气,"爸,其实我这两年...公司倒闭了,欠了不少钱。我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就是个创业失败的普通人。"

说出这句话,我感觉胸口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那些年的伪装和谎言,那些不敢面对的痛苦和失败,都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然后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李家祖训,跌倒了就爬起来,不丢人。走,回家吃饭,你妈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

"可是爸,我欠了好多钱..."我哽咽着说。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父亲的声音异常坚定,"但是,儿子,记住,家不是你逃避的地方,而是你重新站起来的地方。"

回到家,母亲正在厨房里忙活。看到我们浑身湿透地回来,又惊又喜:"这是咋了?志强不是走了吗?"

"妈,我不走了。"我跪在母亲面前,将这些年的经历和盘托出,从创业的艰辛到失败的痛苦,从东躲西藏到重新开始。

说完,我长舒一口气,等待父母的责备。出乎意料的是,母亲只是握住我的手,眼里含着泪水:"儿子,你吃了这么多苦,为啥不早点告诉我们?"

"我...我怕你们担心,怕给你们丢脸。"我低着头,声音哽咽。

"丢什么脸?"母亲抹了抹眼泪,"咱们老李家,就没有不敢面对困难的人!你爸当年下岗的时候,还不是从头再来?"

父亲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几样老物件——爷爷留下的金表、奶奶的银镯、一本存折,还有一张我小时候的照片。

"这些年,我们也没闲着。"父亲说,"你奶奶的银镯值不少钱;村里土地流转,我们也有一笔收入;还有你妈做的手工艺品,在县里也卖得不错。"

母亲接过话茬:"对啊,你不知道,现在咱们村的手工编织可火了。镇上的旅游公司专门来收,说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草编娃娃能卖五六十呢!"

原来,他们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攒创业资金。在他们眼中,我从未失败,只是在经历人生必经的挫折。

"爸,您的肝..."我犹豫着问道。

父亲有些惊讶,随即明白了我的意思:"你看到药了?没啥大事,就是检查出有点毛病,医生说注意饮食,少抽烟,问题不大。"

"那您得赶紧戒烟!"我严肃地说。

"戒,一定戒!"父亲笑着答应,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现在你回来了,我啥都听你的!"

晚饭时,父亲端出重新热过的红烧肉,是用我小时候最爱的配方做的。红烧肉在砂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气四溢。

我尝了一口,那熟悉的味道一下子把我带回了童年。记得小时候,每逢期末考试得了好成绩,母亲就会做这道红烧肉犒劳我。肉香中带着一丝甜,软烂却不失韧性,仿佛是对生活的最好诠释。

"爸,妈,我决定留在家乡。"我放下筷子,"用我学的电商知识,帮村里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咱们村的山核桃、土蜂蜜、手工艺品,都是好东西,就是缺个销路。"

父母对视一眼,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母亲拍了拍我的手:"儿子,咱不图大富大贵,够吃够穿,一家人在一起,就是福气。"

第二天,我就开始了行动。首先去村委会了解情况,又走访了几户种植山核桃的农户。村支书老张得知我要帮助村里做电商,高兴得合不拢嘴:"早就盼着你这样的大学生回来带动一下!"

有了村委会的支持,事情进展得很顺利。我利用以前积累的电商经验,迅速搭建了网店平台,取名"家乡味道",专门销售村里的农特产品。

父亲负责联系村民收集优质农产品,母亲则组织村里的妇女做包装和整理订单。我们在院子里搭起了简易办公桌,电脑屏幕上显示着订单信息,几个月下来,销量节节攀升。

老张引荐我认识了县里的电商扶贫负责人,通过他们的帮助,我们获得了一笔小额贷款和技术支持。不到半年时间,我们的产品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

我还发动村里的年轻人学习直播带货。王大爷的孙女小芳,以前在城里当过导购,现在成了村里的"网红",每次直播都能带动上千单的销量。

村里的变化肉眼可见:年轻人开始回流,老人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连村口的小学都新添了电脑教室,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互联网。

那天傍晚,夕阳西下,给院子里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我坐在柿子树下,看着父母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力量。

父亲的肝病在规律作息和戒烟后有了明显好转,脸色红润了不少。母亲也找回了年轻时的活力,成了村里手工艺培训班的"老师"。

"志强啊,你看这个包装咋样?"母亲拿着一个精致的草编盒子问我,眼中满是期待。

"好看,妈,您真有才!"我由衷地赞叹。这个小盒子用细草编织而成,图案是家乡特有的花纹,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感。

曾经,我以为成功是在繁华都市的高楼大厦里;如今才明白,真正的成功是能够回到初心,用自己的能力改变生活,温暖身边的人。

过年那天,我们办了个小型庆功宴,请来了村里帮助过我们的乡亲们。院子里张灯结彩,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其中当然少不了母亲拿手的红烧肉。

父亲举起酒杯,声音洪亮:"今天,我要感谢大家这一年来对'家乡味道'的支持。更要感谢我儿子志强,是他让我们村的好东西走出了大山,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众人纷纷举杯,笑声、祝福声在院子里回荡。王大爷拍着我的肩膀,感慨道:"小志啊,你真是咱们村的骄傲!不像那些只会花家里钱的富二代,你是真真正正靠自己本事吃饭的好后生!"

听着这话,我心里既感动又愧疚。我看向父母,他们正满脸骄傲地望着我,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人生路上,最温暖的港湾和最坚强的后盾,始终是那个叫"家"的地方。在这里,不管你飞得多高多远,都有一盏灯为你点亮归途;不管你跌得多痛多重,都有一双手扶你重新站起。

院子里,母亲的红烧肉香气飘散,父亲的笑声爽朗。我知道,这才是我要守护的幸福,这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柿子树下,我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心中无比踏实。那些在城市里追逐的梦想,那些曾经以为重要的东西,在这一刻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我终于明白,人生最大的成功,不是站在高处俯视,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扎根于斯,绽放光彩。

手机中,那条未听完的语音还在。我点击播放,让母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山风吹过,柿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个重新团圆的家庭歌唱。

来源:天涯旧时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