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mpire Ears这个品牌其实我入坑的很早,在那个便携耳塞还没有现今如此百花齐放的时代,我就已经感受到Empire家热情的那种“典型美式调音”风格,甚至喜欢他们的产品要多过同为美国品牌的JH、CTM、Campfire等,包括我作为Noble老粉,在Lege
Empire Ears这个品牌其实我入坑的很早,在那个便携耳塞还没有现今如此百花齐放的时代,我就已经感受到Empire家热情的那种“典型美式调音”风格,甚至喜欢他们的产品要多过同为美国品牌的JH、CTM、Campfire等,包括我作为Noble老粉,在LegendX如日中天的2018年,也得承认Empire那会儿在国内显然有着更强大的品牌声势。
而Empire近两年的产品在风格上是有着比较大的转变的,其中的一个“锚点”也许是从Odin这个现象级的超旗舰型号开始,虽然我认为它在古典乐的表现上还是存在不少缺陷,可它在泛流行乐的听感打磨和硬素质的表现上在当年确实足够能打,也是Empire家族中对“素质感”的表达表现的十分突出的一个型号,声音的欣赏门槛较低。后来的Legend Evo虽然我评价也是“家族风格的回归”,但更多的是回归在了低频的质感上,而非真的能够在整体的音色上听到过去的影子,他们最近一款完美保留了老派的人声韵味、声音还相对健康的型号可能也是几年前的LegendX Se香港限量版,但这个型号我们国内听过的用户比较少,也没有什么关注度。而当我在北京听到Triton这个型号的时候,顿时给了我一种熟悉的感觉,这声音的蓬松感、这浓郁的混响氛围、这醇厚扎实的结像、这音色的弥散感,那个熟悉的Empire韵味可以说是“悉数归来”,而且一万出头的价位也相对合理,如果说你想买一个非常Old School的美式热情走向的流行塞,那不妨往下看看。
Triton的面板这一块和Odin有神似之处,官方给出的名词为“幻彩龙鳞”面板,一侧是品牌LOGO、一侧是三叉戟的样式,在不同的光线角度折射下面板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层次质感。虽然单元数量并不多,但Triton的体积并不算小,有一定的厚度,导管的部分倒不是挺深,应对这种非深导管的耳塞我建议多换几种套子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像我的话,一般是使用比平时略小一号的套子能够带来更好的贴合度。
而所谓的“限量版”,限就限在““Triton Launch Edition”,首发版会附赠蓝色的金属收纳盒以及名为“Monarch”帝王的原配线,由4N银、5N-0CC银、6N-0CC镀银、4N银镀金、4N银镀钯共五类金属原料组成,经双层SoftFlex封装屏蔽,外皮是比较低调的黑色尼龙,但分线器处的三叉戟设计和Pentaconn插头赋予了更佳的外形质感,也算是突出了这次十周年初回限定版的稀缺性。至于后续的非限量版本,从官方那边了解到在用料方面不会做简配,而是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设计语言。
Triton的单元配置为一颗动圈,一颗代号为emp75的动铁以及2个高频骨传导单元,除了标志性的synX多点分频技术以外,这次Triton的外壳内壁有A.R.C聚合物来进行吸震。肯定有人会觉得一颗动铁怎么这么少,但从外形来看这个动铁有点像是类似于声扬2300系列或者娄氏ED系列的全频单元,实际的声音潜力是很高的,也有点像娄氏的DTEC,是最早来自于助听器上使用的一颗经典中频单元,也和Triton的这种韵味有几分符合的地方。但有时候增加动铁数量当然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的调音和素质提升的手段,实现的过程如何没有谁对谁错,至今Fitear、64等品牌的部分系列也都依然在坚持用最少的单元做最佳的素质。
在驱动力需求上,Triton的阻抗和灵敏度组合看起来略有些奇葩,2.8欧姆的低阻抗和99dB的低灵敏度,一方面低阻抗看起来好像挺好推响,一方面有经验的用户应该能看出它对前端设备的电流输出能力和控制力是不小的考验,但好在我实际搭配下来,可能是出于风格方面的原因,Triton对不同前端的包容性还是比较强的,不用担心过于难“搭”的问题,即便是Onix Alpha这种本身走温暖宽松的小尾巴也能推出正常且符合它原本个性的音色,甚至一些低端解码线也没问题。Triton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声线偏硬、音色数码味的前端有非常好的适应性,自身那种宽松细腻、模拟味十足的走向不容易被“压制”。
低频从来不是Empire需要担心的地方,而Triton的低频路线走的是类似于当年亚瑟、LegendX的那种圆润、厚实、肉感强、速度略慢、残响氛围较浓的风格,但毕竟是2024年的器材,它在极低频的细节、声音的纹理感上还是比当年的老旗舰显得明显清晰了一截,没有Legend Evo那么汹涌的打击感、也比Odin的低频要更轻盈一些,是一种有密度但不淤积、氛围浓但是很自然的那种临场感十足的低频走向。虽然听起来是拳拳到肉的风格,但是不会像Legend EVO没被推好时那样有近似驻波的闷感,而且密度刚刚好处在一个听着瓷实又没有压迫感的程度上,所以它的低频是我认为那种听感向的万金油,听流行的时候非常有弹性,听古典时适度的弥散感一定程度上比较适合偏交响大编制的录音,听New Age、电影原声的极低频表现极佳,能够做到非常深沉的质感。
中高频的部分存在一些和近两年主流风格相悖的处理方式,比如声音有明显的Delay感,包括高频器乐的表达会存在一定的黏连感,在不是非常复杂的场景下也存在一些褒义的听感表达,也就是所谓“流畅感”,如果能够用上类似于Nipo N2推力/控制力/信息量都顶尖的播放器,其实Triton的器乐表现也是有不错上限的,管乐的表现强于弦乐,不偏线条、稍稍散糊一点,但有很好的空气感与泛音表达。人声的话,它除了一些需要甜腻味儿的日系萌音、或者像莎拉布莱曼那种非常空灵系的嗓音以外基本都能胜任,抒情也好、节奏感强也好,都在Triton的能力范围内,尤其是欧美摇滚、港台老歌、现场录音质量较佳的爵士,它所呈现的低频打击感、人声气息的丰富程度是完全不输自家超旗舰的程度,并且比较符合狭义模拟味中偏昏黄、偏HuFi向的演绎方式,喜欢Triton的理由就像我当年喜欢LegendX一样,不论是2018年的市场还是2024年的市场,能打动人心的人声表现永远不会过时。
那缺陷的话,也许看到这里大家能猜到,它横向的规模不算大、声音线条感较弱,听起来是非常雄浑、醇厚的路子,人声的气息和空间混响都有着纵向的延展能力,但是横向的开阔度确实不佳,而且因为它结像较为丰满,是属于那种“填充型”的声场,如果你喜欢声音精致、声音略带一点空旷感的结像形体与空间表现,那可能Empire家包括Triton在内的大部分的型号都不是你的菜。
Triton的硬件配置和声音硬素质来说和“卷”没什么关系,但让我欣慰的是现在海外进口品牌在配件、原线、外壳的质感上确实是比以前下工夫了,我认为这个特性一定也是深受中国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不论是用户还是代理商那边都在敦促他们带来更多的“外在诚意”。而Triton虽然硬素质在同价位必然不是最拔尖的那个,但它声音韵味的感染力让回想起了Empire Ears第一次受到我关注时的那份独特韵味,不论是他们标志性的低频、还是人声,都以一个更高素质的方式迎来了对自己的一次致敬。
来源:李凌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