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太仓市科教新城的良辅社区,得名于明代“昆曲鼻祖”魏良辅,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非遗传承并行,深入挖掘社区品牌的特色和长板,将昆曲艺术的婉转风韵与幸福社区推进深度融合,在守正创新中走出一条活态传承之路。良辅社区开展良辅昆韵·流芳共赏——幸福社区项目,为民生幸福“
位于太仓市科教新城的良辅社区,得名于明代“昆曲鼻祖”魏良辅,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非遗传承并行,深入挖掘社区品牌的特色和长板,将昆曲艺术的婉转风韵与幸福社区推进深度融合,在守正创新中走出一条活态传承之路。良辅社区开展良辅昆韵·流芳共赏——幸福社区项目,为民生幸福“加码”,弘扬“良辅昆韵”文化品牌,实现幸福社区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提升群众幸福感。
红韵传薪·曲润民心
从“共建”到“共治”,让党员成为文化传承的先锋。
通过强化党建品牌意识,激发党员内生动力。昆曲文化融入党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持续优化“昆曲历史、昆曲乐器、昆曲文创”集中展示区,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以良辅和”党建品牌的示范、引导作用和守正创新、匠人匠心的良辅精神,让党员熟悉、群众了解,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党员服务群众能力。
通过大党委凝聚大合力,品牌赋能促发展。加强与各共建单位沟通联系,获得共建单位更多资源。开展走进昆曲、赏析“曲圣魏良辅”画册系列活动,以“良辅昆韵”赋能“在职教师进社区”“规划师进社区”“政务党建联盟进社区”“普法师进社区”等共建项目,深度融合探索“党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有效提升党建品牌影响力。
曲韵悠扬·全龄乐享
从“看戏”到“学戏”,让居民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角。
坚持非遗文化“走”进生活。以“昆韵启航”为主题,《良辅昆韵》昆曲文化元宇宙交互系统为媒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走进”昆曲世界,利用科技手段光影技术让非遗文化绽放时代光彩。邀请昆曲表演艺术家表演,创新性地融合现代元素与传统昆曲,展现“良辅昆韵”时代风采,通过戏曲盛会——“春花烂漫昆韵悠扬”音乐会、“夏夜昆韵·月下清歌”纳凉曲会、“秋意浓·昆韵长”专场演出、“暖冬昆情·岁末欢歌”庆典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昆曲特色演出活动,形成月月有展演、季季有新意的文化生态,让千年水磨腔在当代焕发隽永魅力。
开设良辅昆曲社文化“惠”民。良辅昆曲社,是以魏良辅名称命名的昆曲社,旨在传承魏良辅对昆曲艺术的执着精神,深度挖掘、研究、传承和推广昆曲艺术。社区积极推进培养一批热爱昆曲人才队伍,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兴趣层次的居民开设系统课程,涵盖昆曲唱腔、身段、表演等各个方面,居民不仅能掌握昆曲技艺,也在学习过程中增进了邻里互动,形成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同时,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工作坊等活动,提升大众对昆曲艺术的认知与欣赏水平,让昆曲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
推进“昆曲小传人”儿童友好特色项目。定位儿童友好空间,构建儿童友好地图,建成昆曲特色展示区。开设“良师益友”多元课堂,开展“昆曲小传人”儿童友好项目,组织青少年开展昆曲非遗研学活动,挖掘青少年兴趣爱好,通过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爱上昆曲,为文化传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曲治善融·幸福新程
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积极践行文明实践与非遗传承并行,围绕以“良”辅和,持续深化品牌影响力。
完善“良辅HE万家 文明MEI一家”家庭诚信积分管理制度。上线“良辅文明微积分”微信小程序,居民可以通过小程序浏览社区活动信息、留言微心愿、居民文明打卡等,同时也便于居民了解当前家庭积分并进行线上积分兑换,畅通积分兑换昆曲文创产品渠道。
持续推进文明空间的打造与共享。社区以非遗昆曲为媒,以文明新风为介,在张江和园建成良好家教家风主题的文明庭院;在海域天境苑建设了文明养宠、邻里和谐主题楼道;在镜湖湾花园打造“共享我家”系列主题楼道,将楼道变成集社交、美食、知识、童趣、技能共享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构建多元化、包容性的社区新生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良辅社区通过开展“良辅昆韵·流芳共赏”幸福社区项目,不仅让昆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更为建设幸福社区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实现传统非遗文化传承与社区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让群众幸福感“升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校对 陶善工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