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样充满科技感的“部门会议”,常常在纳雍县检察院“鸽子花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团队的工作室上演。当传统的训诫令和家庭教育指导,碰上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司法的温情便有了别具一格的呈现方式!
这样充满科技感的“部门会议”,常常在纳雍县检察院“鸽子花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团队的工作室上演。当传统的训诫令和家庭教育指导,碰上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司法的温情便有了别具一格的呈现方式!
只要输入特定要素及需求,就能听到回应:“请稍等,罪错未成年人拯救计划正在生成……”
案情诊断室:精准剖析“青春雷区”
DeepSeek指出:“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具有冲动、自控力差、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群体归属感需求强烈等特性。因此,训诫时务必向未成年人讲清法律后果,深入剖析行为的危害性,同时通过肯定他们的积极表现实施心理干预。”
今年3月,未检功能区讯问室里展开了一场特殊的三方会谈。检察官问17岁的小乐:“你为什么参与打架斗殴?” 小乐回答:“他们是我朋友,哥们之间要讲义气,我没想真动手,就是去凑个人数……” 他还主动透露,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陷入类似困境了——2022年,他曾被朋友骗到缅甸诈骗园区,幸亏警方及时解救。
检察官仔细研究司法社工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综合小乐的成长背景和心理状况,根据DeepSeek的建议,决定采用“阶梯式教育”模式:
法理震慑
详细讲解《刑法》第292条聚众斗殴罪的构成要件,明确指出小乐行为与法律红线的紧密联系,并通过具体案例加深认知,让法律条文变得直观易懂。
情感共鸣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助力小乐重塑正确的是非观念。“你还记得电影《孤注一掷》里的场景吗?要是这次斗殴有人持刀,要是诈骗园区没有警察救援,会有什么后果?” 借助影视情节进行代入式提问,引导他换位思考。
责任唤醒
检察官告诉小乐,即将成年的他,现在是父母的依靠,未来更可能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他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让抽象的责任意识变得具体可感。
仪式教育
在标准训诫流程基础上,创新推出“三步仪式链”。先播放预防犯罪专题教育片,以同龄人案例起到群体警示作用,接着指导小乐书写《悔过书》《保证书》,将口头认错转化为书面承诺。
心理干预
心理咨询师运用沙盘游戏疗法,在虚拟场景中模拟冲突应对。当小乐把代表“义气”的玩偶放在悬崖边缘时,咨询师适时引导:“真正的朋友会带你走向光明,而不是一起堕落。”
幕后故事:家庭“改造计划”
DeepSeek分析案情认为:家长在监管和教育方面或许存在疏忽,需要指出问题并给出具体建议。
小乐在放映室观看教育片时,未检功能区家庭教育指导室内,一场特殊的“亲子关系修复工程”也在悄然展开。
1 家庭生态评估
检察院邀请的心理咨询师与小乐母亲进行心理访谈,发现她存在典型的“补偿式教养”问题。通过“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直观展现出母亲用物质补偿代替情感交流的教育误区。检察官严肃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依法尽责带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必备责任。
2双令协同
检察院制发《家庭教育指导令》和《督促监护令》,根据小乐和母亲的相处模式提出具体建议,比如建议母亲每天至少和小乐进行三次正向沟通,增加母子互动,还推荐她安装“守未联盟”APP,通过法治微课、亲子互动模块实现家庭教育数字化提升。
持续关怀:成长路上的“守护管家”
这场别具一格的“法治课”落下帷幕,小乐和母亲在落日余晖中踏上归途。但小乐的成长之路仍在继续,“鸽子花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也任重道远,检察官定期回访小乐及其监护人,并联系小乐住所地的未保工作人员,叮嘱他们密切关注小乐的日常情况。
最近一次回访时,小乐妈妈欣喜地说:“孩子懂事多了,谢谢你们!他现在会帮我做家务,还让我看他的快手视频了……”
这只是纳雍县检察院未检检察官携手AI队友帮助罪错未成年人重返社会的一个工作缩影。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到,世上没有天生的“问题少年”,只有暂时迷失方向的星星。在未来,未检检察官会继续与AI队友在未成年人保护的道路上不断精进,用真心铺就成长之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更专业、高效地为他们点亮那盏最特别的导航灯,引领他们走向光明未来。
文图丨肖 莎
一审 | 刘 鎣
二审 | 徐 冉
三审 | 刘 凯
来源:直爽清风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