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文旅、医疗、农业……打开天空无限可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2 15:35 2

摘要:从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一直是各地竞相布局的重点领域,苏州高新区正在抢抓“风口”机遇,积极谋篇布局。

从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一直是各地竞相布局的重点领域,苏州高新区正在抢抓“风口”机遇,积极谋篇布局。

直升机载客凌空俯瞰城市美景、无人机往来城市上空开展医疗样本配送、无人机盘旋田间地头忙春耕……春暖花开之际,一个个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在苏州高新区落地生花,从“概念蓝图”一步步迈向“现实图景”。

低空+文旅

更新文旅玩法“说明书”

当千年文脉遇见未来科技,当多彩文旅加载低空场景,高新区正在更新文旅玩法的全新“说明书”。

搭乘直升机飞上百米高空,俯瞰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静观狮子山、天狮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低空文旅观光项目试飞活动在狮山文化广场顺利举行,这是高新区探索“低空+文旅”新应用场景落地、推动“低空+文旅”产品商业化落地、打造低空旅游“高新样本”的生动实践,将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只见一架罗宾逊R44直升机,载着游客从狮山文化广场停机坪缓缓升空,全程保持150-200米的低空飞行高度,为游客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文化之旅。“换个视角看城市,解锁了‘飞阅’城市景观的全新体验。”游客王女士激动地说,登上直升机不仅可以在百米高空饱览狮山秀美的自然风光,还能俯瞰城市繁华盛景,体验自然与都市的完美交融,简直太棒了!

据介绍,此次试飞的狮山文化广场低空文旅观光航线,单次航程约5-6分钟,起降点设于狮山文化广场,途经何山、新区公园、狮子山、天狮湖等自然景观,以及苏州博物馆西馆、苏州科技馆、狮山大剧院等文化地标。项目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售票方式,单次搭载3名游客。游客可通过“掌新”微信小程序线上购票,或于活动现场直接购票。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美团、大众点评等第三方平台购票渠道,持续优化游客服务体验。

“本次低空文旅观光试飞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区低空应用场景落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高新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高新区还将不断解锁更多“低空+文旅”新玩法,为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低空+医疗

探索打造“低空生命线”

换上电池、装好货箱,每天上午10点,前来“接货”的无人机从苏州高新区中医医院腾空而起,载着检验样本穿梭在城市上空,短短15分钟不到就可送达高新区人民医院接受检验,进而出具报告。

这是近期高新区人民医院创新推出的低空医疗配送项目,每天无人机都会往来于其下辖的狮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枫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州高新区中医医院3家医共体成员单位进行检验样本配送,旨在借助无人机配送优势,打破地理和交通限制,提高医疗物资配送效率,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

“以往,下属医疗机构过来的检验样本都是由专车专人配送,来回一趟至少要1个小时,要是遇上堵车,时间就更长了,以至于检验报告时效性难以保障,也影响患者就医体验感。”高新区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用低空无人机代替地面交通工具配送,让送检耗时缩短了一半,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不用担心因为交通拥堵等因素而延误配送,在配送时效和运输安全方面也更有保障,而且配送过程更灵活、可控,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事实上,此次高新区人民医院推出的低空医疗配送项目只是高新区探索“低空+医疗”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接下来,高新区还将不断深化医疗场景应用,通过无人机构建医疗应急救援“地面+空中”的立体化救援网络,加强对区域内急救、紧急医疗服务的响应能力,打造“低空生命线”。

低空+农业

绘就现代化农业“新图景”

春风万物生,人间好时节。三月的江南沃野,春风拂过连片的麦田,荡起层层绿波。在高新区通安镇西部的高标准农田里,春耕备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只见一架无人机从通安现代农业园的智慧农业无人机库起飞,伴随着“嗡嗡”声飞向高标准农田。挂载的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同步启动作业,实时进行作业数据采集,作业位置、轨迹、速度、面积等信息通过显示屏即可实现农机作业的全程数据监管。通过将无人机集成到智能化平台,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巡田,实时对农田作物、沟渠、道路、农田人工作业、农田设备等进行查看。

值得一提的是,多光谱无人机巡田后可以直接生成农作物长势处方参考图,指导农业无人机在生长状况较差的区域增加施肥量,在生长较好的区域少施用肥料,从而做到精准施肥施药,达到全田生长状况趋于一致,提高农作物生长速度及生长质量。此外,利用视频监控、无人机等图像采集工具,结合水稻长势算法,分析作物图像,还能得出水稻长势结果,建立水稻长势模型。

离开通安现代农业园,来到位于浒墅关经开区的吴公村绿色高标准农田,这里植保无人机正在高效作业,随着新农人飞手操纵遥控器,无人机在麦田上方盘旋往返,短短十多分钟就迅速完成了一块20亩麦地的洒药除草工作。“我们这台无人机满载可达80斤药液,一次可喷洒2亩地,一天可以完成400亩左右农田的作业,效率是喷药机器的4倍,是以往传统人工的10倍。”据飞手小魏介绍,他家1400多亩地,差不多3天就完成了洒药除草工作。

可以看到,低空经济正为传统农耕,装上“智慧引擎”从播种到施肥、撒药、巡田等,无人机作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低空+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新区城乡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高新区将持续解锁低空经济潜力,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同时加强农文旅融合发展,让“低空+农业”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

如今,低空经济正以多样的姿态,日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低空经济这个新“风口”,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概念验证”向“价值创造”迈进,高新区将因地制宜、乘风而上,持续推动低空经济从“飞起来”到“用起来”。

信息来源:苏州高新区发布

参赛报名,了解更多创业大赛、创业政策、高层次人才政策、科创资讯。

来源:本鲸科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