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研究车身一体化电池应用车型达17款34项电池创新技术发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2 16:00 2

摘要:佐思汽研发布《2025年一体化电池及电池创新技术研究报告》,对CTP、CTB、CTC、CTV等一体化电池,以及电池创新技术的发展现状、搭载情况、供应商产品布局等进行梳理总结,并对一体化电池及未来电池创新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佐思汽研发布《2025年一体化电池及电池创新技术研究报告》,对CTP、CTB、CTC、CTV等一体化电池,以及电池创新技术的发展现状、搭载情况、供应商产品布局等进行梳理总结,并对一体化电池及未来电池创新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车身一体化电池技术应用逐渐深化

一体化电池技术包括电池包一体化和车身一体化两种形式,电池包一体化的形式为CTP (Cell to Pack)技术,车身一体化的形式有CTB(Cell to Body)/ CTV(Cell to Vehicle)电池车身一体化、CTC(Cell to Chassis)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车身一体化电池技术是指将电芯直接整合在底盘上,其优势在于可以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车身刚度、提高驾驶舒适性和优化座舱内的Z轴空间。据不完全统计,车身一体化技术应用车型已增至17款(包括已发布和计划上市的车型),可见车身一体化电池技术应用正不断加深。

主机厂车身一体化技术布局及应用车型(部分展示)

CTC、CTB一体化电池技术最早在零跑、比亚迪、特斯拉、小鹏等主机厂车型上率先搭载,如今,长安、吉利、阿维塔等车企也发布了其CTB、CTV等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2024年4月,吉利汽车正式发布自研自产的最新一代“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神盾短刀电池。该电池在原有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迭代,采用CTB电池包构型,将电池做为车身结构的一部分,并在吉利银河E5上率先搭载。

神盾短刀电池具备以下特点:

内部电芯与壳体通过结构胶、导热结构胶融为一体,提升了整包模态及扭转刚度;譬如高强度钢的复合上盖、高度稳定的“田字格”框架结构、“三明治”结构底部“盔甲”、极端情况快速泄压、双重热电分离,“隔、疏、导”三相融合,电池不起火等核心技术的加持,大幅提升了电池包的安全性。

吉利神盾短刀电池CTB构型

2025年3月,零跑汽车发布CTC2.0 Plus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CTC 2.0 Plus较CTC 2.0在安全性、集成性、智能性均有提升,将首发搭载于零跑B10(2025年4月上市)。

零跑CTC2.0 Plus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主要有以下升级:

更安全:拥有六重(“源+视+隔+阻+疏+冷”)安全设计;完成了1029项安全类实验和128项性能实验;侧面碰撞系数提升50%,底部强度提升20%;更集成:无电池包化电池底盘一体集成设计,并搭载了9合1超集成电池控制系统,同级可布置电量增加19%;更智能:搭载自适应AI BMS电池管理系统,可使电池估算精度提升1%,电池热管理能耗提升30%,整车续航提升2%。

零跑CTC2.0 Plus电池底盘一体化升级点

2024-2025年,电池供应商陆续发布34项电池创新技术

2025年2月,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全球亮相,首次采用大圆柱电芯,并计划率先应用在今年即将亮相的首款宝马新世代车型,以及2026年起量产的国产新世代车型。宝马的大圆柱电池即将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无疑为大圆柱电池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也为动力电池创新技术的持续突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示范。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已有12家电池供应商相继发布了34项新电池产品技术,其中宁德时代就发布了7项电池技术,广泛覆盖应用于轻型/重型商用车、混动车型、客车等车型。宁德时代还推出了6C磷酸铁锂电池,仅需10分钟即可为车辆提供额外350公里的续航里程,未来还将搭载奥特能准900V平台上。

2024-2025年3月动力电池创新技术盘点(部分展示)

快充电池从峰值6C卷至10C

随着电池厂商及主机厂纷纷布局高倍率电池技术,电池在超快充领域持续迭代突破,快充性能从峰值6C卷至10C。譬如:宁德时代推出6C磷酸铁锂电池,蜂巢能源发布6C超充电池、峰行短刀电池(超充版),亿纬锂能发布的大圆柱电池Omnicel全能电池,其充放电倍率也达到了6C。不仅如此,一汽、奇瑞等主机厂也积极投身其中,尤其是比亚迪在今年3月发布的闪充电池,其充放电倍率达到10C,不断刷新行业上限。

主机厂及供应商高倍率电池技术布局汇总

以比亚迪为例:为彻底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比亚迪“闪充电池”在充电速度上可实现“油电同速”。从电池正极到负极,其全方位构建起超高速离子通道,将电池内阻降低50%,充电电流做到1000A,充电倍率达到10C。在超高电压1000V和超大电流1000A的加持下,可实现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闪充5分钟可行驶400公里。在性能上,达到单模块单电机功率580kW,最高车速超300km/h。“闪充电池”首发搭载汉L、唐L上,这两款车型预计于4月正式上市。

比亚迪“闪充电池”充电倍率达到10C

比亚迪汉L搭载“闪充电池”,峰值充电速度10秒20公里

增混专用电池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增混专用电池是为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增程式混合动力(EREV)车型量身定制的,其核心目标是兼顾纯电续航和快速补能能力。为了满足用户对日常通勤和长途旅行的需求,这种电池不仅需要支持高功率输出,还必须具备快速充电和长续航能力。基于此,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厂商积极研发和推出增混专用电池。

2024年1月,宁德时代发布骁遥超级增混电池首搭阿维塔12,并计划在2025年应用于吉利、奇瑞、广汽、岚图等近30款增混车型上;2024年7月,蜂巢能源针对PHEV车型,发布800V混动4C龙鳞甲增混电池,将于2025年7月量产。在今年1月,峰巢能源又发布了2款增混专用电池,分别为越野电池(插混、增程越野车型)和HEV电池(商乘共用混动电池)。其中,越野电池已量产,首搭坦克500 Hi4-Z上。

电池厂商增混专用电池技术布局

《2025年一体化电池及电池创新技术研究报告》目录

页数:300页

01

新能源电池及一体化电池行业概述

前言

相关定义

1.1 新能源汽车电池概述及行业概况

1.1.1 新能源汽车行业电池分类及特点

1.1.2 什么是三元锂电池

1.1.3 三元锂电池优劣势

1.1.4 三元锂电池产业现状

1.1.5 什么是磷酸铁锂电池

1.1.6 磷酸铁锂电池优劣势

1.1.7 磷酸铁锂电池产业现状

1.1.8 什么是固态电池

1.1.9 固态电池优劣势

1.1.10 固态电池开发路径对比

1.1.11 电池供应商电池创新技术布局汇总

1.1.12 电池供应商新一代电池产品布局汇总

1.1.13 主机厂电池创新技术及新一代电池产品布局汇总

1.1.14 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乘用车上市车型电池类型占比分析

1.1.15 2025年2月乘用车上市车型汇总

1.2 一体化电池概述及行业概况

1.2.1 汽车一体化电池定义及行业发展背景

1.2.2 汽车一体化电池演变历程

1.2.3 中国电池一体化相关政策

1.2.4 电池包集成化对零件数量和成组效率的影响

1.2.5 CTP、CTC、CT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对比

1.2.6 一体化电池技术产业链

1.2.7 一体化电池供应商技术布局汇总

1.2.8 一体化电池主机厂技术布局汇总

1.3 一体化电池:CTP技术

1.3.1 CTP定义

1.3.2 CTP技术路线

1.3.3 CTP与传统电池包相比优势

1.3.4 CTP劣势及带来的影响

1.3.5 CTP产业现状

1.4 一体化电池:CTC技术

1.4.1 CTC定义

1.4.2 CTC技术路线

1.4.3 CTC技术难点及集成方案

1.4.4 CTC与CTP技术对比

1.4.5 CTC优势与劣势

1.4.6 CTC产业现状及应用案例

1.4.7 CTC带来的影响

1.5 一体化电池:CTB技术

1.5.1 CTB定义

1.5.2 CTB与CTP技术对比

1.5.3 CTB与CTC技术对比

1.5.4 CTB优势与劣势

02

电池一体化及创新技术Tier1研究

2.1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全球布局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技术路线图

宁德时代CTP技术发展历程

宁德时代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一

宁德时代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二

宁德时代电池技术方案一

宁德时代电池技术方案一应用车型

宁德时代电池技术方案二

宁德时代电池技术方案三

宁德时代电池技术方案四

宁德时代电池技术方案五

宁德时代电池技术方案六

宁德时代新电池技术规划一

宁德时代新电池技术规划二

宁德时代电芯能量密度技术规划

宁德时代战略合作

宁德时代产能布局

2.2 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全球布局

蜂巢能源动力电池发展历程

蜂巢能源飞叠技术研究进程

蜂巢能源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

蜂巢能源电芯产品方案

蜂巢能源新产品电池技术方案一

蜂巢能源新产品电池技术方案二

蜂巢能源新产品电池技术方案三

蜂巢能源新产品电池技术方案四

蜂巢能源新产品电池技术方案五

蜂巢能源新产品电池技术方案六

蜂巢能源新产品电池技术方案七

蜂巢能源新电池技术规划一

蜂巢能源新电池技术规划二

蜂巢能源新电池技术规划二

蜂巢能源新电池技术规划二

蜂巢能源配套客户

2.3 中创新航

中创新航电池产品汇总

中创新航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

中创新航One-Stop

中创新航电池技术方案一

中创新航电池技术方案二

中创新航新产品电池技术方案一

中创新航新产品电池技术方案二

中创新航新产品电池技术方案三

中创新航应用车型汇总

中创新航最新工厂布局及产能规划

2.4 远景动力

远景动力全球布局及产能布局

远景动力电池技术路线

远景动力电池产品及合作客户

远景动力固态电池最新专利

2.5 LG新能源

LG新能源全球布局

LG新能源产品布局

LG新能源电芯产品方案

LG新能源模组产品方案

LG新能源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一

LG新能源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二

LG新能源新产品电池技术方案:圆柱电池

LG新能源新一代电池技术方案:固态电池、锂硫电池

LG新能源动力电池累计交付量(2009-2023)

LG新能源未来技术发展路径

LG新能源最新合作情况

2.6 SK On

SK On制造工程

SK On核心技术

SK On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

SK On新电池技术方案一

SK On新电池技术方案二

SK On全固态电池研究进展及合作

SK On全固态电池最新专利

SK On下一代电池技术方案

2.7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全球布局

孚能科技电池技术方案

孚能科技电池技术相关专利

孚能科技新电池技术方案

孚能科技新一代电池技术方案

孚能科技在研项目情况

孚能科技公司合作及定点情况

2.8 亿纬锂能

2.9 欣旺达动力

2.10 瑞浦兰钧

2.11 弗迪电池

2.12 比克电池

2.13 力神电池

2.14 巨湾技研

03

主机厂电池一体化及创新技术布局

3.1 零跑汽车

零跑汽车电池技术迭代过程

零跑汽车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一

零跑汽车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二

零跑汽车一体化电池技术汇总对比

零跑汽车一体化电池技术应用车型

3.2 比亚迪

比亚迪电池技术进展

比亚迪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一

比亚迪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二

比亚迪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二应用案例一

比亚迪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二应用案例二

比亚迪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三

比亚迪新电池技术方案一

比亚迪新电池技术方案二

比亚迪新一代电池技术布局

比亚迪新一代电池产品可行性方案

比亚迪新一代电池技术专利

3.3 特斯拉

特斯拉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

特斯拉电池技术方案

特斯拉新电池技术规划

特斯拉电池技术专利

特斯拉电池应用案例

3.4 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电池技术方案

上汽集团电池技术方案应用案例

上汽集团可拓展一体化电池平台方案

上汽集团一体化电池及其他电池技术合作

上汽集团新一代电池技术布局

3.5 北汽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一体化电池及新一代电池技术合作汇总

北汽新能源新电池技术方案

3.6 大众

大众一体化电池技术布局

大众新一代电池技术合作汇总

3.7 江淮汽车

江淮汽车一体化电池技术应用案例一

江淮汽车一体化电池技术应用案例二

江淮汽车一体化电池技术应用案例三

江淮汽车一体化电池及新一代电池技术合作汇总

3.8 福特汽车

福特汽车一体化电池技术相关专利

福特汽车一体化电池技术合作及应用车型

福特汽车新一代电池技术布局

3.9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一体化电池技术方案

长安汽车一体化电池应用案例

长安汽车新电池技术方案及合作

长安汽车新一代电池技术方案及规划

3.10 一汽

3.11 广汽

3.12 小鹏

3.13 奇瑞

3.14 吉利

3.15 蔚来

3.16 小米

3.17 阿维塔

3.18 长城汽车

04

新能源电池及一体化电池发展趋势

4.1 趋势一

4.2 趋势二

4.3 趋势三

4.4 趋势四:大圆柱电池量产进展加速,部分企业已进入量产阶段

4.5 趋势五

4.6 趋势六

4.7 趋势七

4.8 趋势八

来源:佐思汽车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