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项目包括***大街分车岛内绿植整体翻建,总投资760万元;83处补植地点(包括游园、公园、绿化带、分车岛、广场绿地等)进行补植补种,投资约1200万元。
2025年灾后绿化补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2025年灾后绿化补植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3、项目拟建地点:部分绿化带及游园、公园、分车岛、广场绿地等。
4、建设内容
本项目包括***大街分车岛内绿植整体翻建,总投资760万元;83处补植地点(包括游园、公园、绿化带、分车岛、广场绿地等)进行补植补种,投资约1200万元。
5、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工期安排
(1)投资估算
初步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96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845.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9.52万元、工程预备费35.48万元。
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2)工期安排
本项目城市绿化提升工程,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对工期要求较高,应做好前期工作安排及施工期安排。从而合理利用资金和时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等方面考虑,并结合地方各相关部门意见及当地气候影响,本报告建议按如下计划安排实施本项目。
2025年4月~2025年5月,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报告的编制、审查、批复等,直到完成整个项目的审批工作;
2025年5月~6月,完成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的编制、审核、批复,以及根据批复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查及批复;
2025年7月~9月,完成工程建设;
2025年9月,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工程总工期为6个月。
6、社会评价
项目的实施是城区发展的需要,对城市绿化和形象建设以及未来运营至关重要。该项目建成后,解决了目前绿化带、分隔带、游园、公园、广场绿地、分车岛等绿植破损状况,改善市民休闲、生活条件,提高空气质量。同时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和形象,对建设和谐美丽城市,优化城区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项目背景及编制依据
1、项目背景
市政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设计的一部分,与现代化城市相匹配的园林绿化景观,才能够提升城市居住品质、提高城市景观品位、提升城市环境综合价值。
随着我国城市市政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市政道路绿化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提升城市原有的景观风貌,实现其特有的防尘降噪功能。
近年来,**市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美丽**”建设全过程,不断加大地区的绿化建设,形成了“外有生态、内有园林,城在绿中、路在林中”的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和优良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实施公园、游园绿化、道路景观绿化、出入口和环城林带绿化、单位小区绿化“四大工程”,扩大城市绿量,为打造舒朗大气、舒适宜居、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奠定了基础。绿化带、分隔带、游园、公园、广场绿地及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整体形象,改善了城镇生态环境,提高了人居生活水平。
通过几年的建设,绿化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今后,城镇绿化建设投资将大幅减少,巩固绿化成果、提高绿地质量,将成为城镇绿化的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托我公司承担了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根据合同要求,我公司即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收集资料,踏勘现场,认真研究工程项目,合理安排、科学调度设计资源,全力配合项目承办单位,以期实现预定的工程总体进度要求。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正);
3.城市绿化条例(2017年3月1日第二次修订);
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5.《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4);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2);
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
8.《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016年版]);
9.《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2000年4月6日建村【2000】74号文发布);
10.《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1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 第 112 号);
12.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13.《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
14.《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5.《区总体规划》;
16.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7.其他专业有关设计规范。
3、编制原则
(1)指导思想
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提升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跨越。
(2)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景观尺度、场地尺度符合人的行为和心理要求,景观构架和小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生态性原则:尽可能运用乡土植物,乔木、灌木、地被合理搭配,增加物种多样性。
效益协调原则:由于建设场地的开放性,本规划必须合理权衡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游人参与原则:建设场地内各景点的设计坚持人的参与性原则,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在游人不易到达区域,以所在地基调树种形成绿化背景,增强园区整体性。在重点场地周边点缀造型好、色彩变化丰富或开花植物突出重点。
三、项目研究范围、内容及过程
1、拟建项目直接影响区
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城区相关道路、绿化带、分隔带、游园、公园、广场绿地。
2、研究范围
(1)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书,本项目为苗木补植建设项目。包括全区绿化带及游园、公园、分车岛、广场绿地等,88大街,99大街等受灾苗木补植及分车岛绿化翻建。
(2)工程内容
工程内容主要是受灾苗木补植及分车岛绿化翻建改造提升。
3、研究内容
项目区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分析;道路规划;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论证;工程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耕地复垦方案;节能分析;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招标方案;结论及建议。
4、评价年限
本工程建设期为6个月。
四、问题与建议
1、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应视为一个系统工程的建设,结合现状条件,从实际需要出发,全局考虑、系统规划、统一安排、逐一完善,城市景观规划要与城市排水规划、城市给水规划、城市竖向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等各市政专项规划相符,站在系统层面解决问题。
2、加强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为加快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最终顺利地完成项目建设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
3、设计中应加强工程地质及水文勘察工作,同时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洪等工程的优化设计。
4、根据实际情况在测设中要处理好技术标准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关系,整个工程的土石方要基本平衡,防止弃土流失,将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5、在施工中要处理好工程施工和保持道路畅通的矛盾,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进一步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尽量减少交通堵塞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6、建设资金及时筹措到位是工程项目能否按计划完成的关键,因此上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建设单位应合理安排资金支出用于项目建设,使该项目早日建成受益。
来源:小刘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