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和老同学阿强吃饭,他夹着一根烟在火锅店门口叹气:"你说现在钱怎么这么难赚?我996加班三年工资才涨八百,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孩子补习班一个月就要三千多……"
上周和老同学阿强吃饭,他夹着一根烟在火锅店门口叹气:"你说现在钱怎么这么难赚?我996加班三年工资才涨八百,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孩子补习班一个月就要三千多……"
我看着他发黄的衣领和磨破边的公文包,突然意识到:有些人不是不努力,而是被困在了"穷人思维"的牢笼里。
阿强们的问题,恰恰印证了那些隐秘的富人思维。
这些思维就像暗网里的通行证,普通人看不见摸不着,而掌握钥匙的人早已在财富游戏里通关。
下面将撕开四个最关键的思维密码,看完你也许会发现:赚钱这事,从来不是靠蛮力。
一、跟着钱流动。
阿凯家族三代经商,他爷爷当年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父亲抓住改革开放红利开作坊,到了阿凯这代直接做跨境电商。
疫情期间,当所有人盯着口罩机时,他家族企业悄悄转产瑜伽服——因为欧美居家办公催火线上健身。
他们家族群里常说的话是:"哪里有钱流动的声音,我们的耳朵就要竖到哪里。"
普通人总以为赚钱要"耕耘",富人却懂得"追猎"。
就像我认识的深圳房东林姐,她会把每套房子租给不同行业的人:中介、电商直播、剧本杀店主。
每天坐在收租茶水间里听租客聊天,去年底发现三个直播团队都在讨论"绿幕直播",立刻把两套公寓改造成直播基地,月租金直接翻三倍。
培养这种嗅觉并不难:每周看三份不同行业的财报,关注三个新兴平台(比如去年爆火的TikTok Shop),参加两次陌生人的行业酒局。
你会发现,真正赚钱的商机从来不是新闻里的大词,而是菜市场大妈突然开始讨论某个新名词,是老家表弟突然转行去送外卖。
二、"画饼"的能力。
我们从小到大被教育要"脚踏实地",可富人最擅长的却是"空中造楼"。
去年接触个做元宇宙培训的老总,他连区块链都没搞清楚就敢收学员68万。
你以为他在吹牛?
人家用PPT画出的虚拟地产项目,真拉来了传统企业转型的资金。
穷人总想着"等我有钱了再……",富人却懂得"先有声量再有体量"。
观察身边赚钱的人:开奶茶店的先雇人排队造势,做自媒体的花钱冲十万粉再接单,连小区水果店都知道贴"网红同款"标签。
这些看似虚假的"饼",反而成了撬动资源的杠杆。
更聪明的是把饼变成现实。
认识个95后创业者,当年拿着PS的融资协议忽悠来第一个客户,现在公司真估值过亿。
关键不在于是否说谎,而在于能否把吹过的牛变成可落地的计划。
就像马斯克用火箭回收的"大饼"拿到NASA订单,最终真把成本降下来。
三、在趋势里"守株待兔"
富人不是更努力,而是更懂得在正确的时间爆发。
我前同事老张,平时上班摸鱼炒股,赚的钱够在老家买三套房。
他说秘诀就是:"平时养精蓄锐,等到大潮来的时候,连头发丝都要蘸满海水。"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趋势套利"。
2018年短视频爆发时,我表弟没日没夜拍土味视频,现在一个广告报价五位数。
更绝的是他房东,看租户都做直播,直接把整栋楼改造成直播公寓,水电费按商业标准收。
这就是富人的"借势思维":自己不用造浪,但要成为最早站在浪尖的人。
具体怎么做?
建议建立三个清单:国家政策红利清单(比如最近的县域商业建设)、平台流量扶持清单(如本地生活)、技术革新清单(如AI绘图工具)。
当这三个清单出现交集时,砸钱砸时间砸资源,这时候的努力才是"四两拨千斤"。
四、用好"技能杠杆"。
普通人以为要十八般武艺,富人只打磨"杀手锏"。
我合作过的设计师阿May,把PPT做到公司第一后转行做培训,现在教职场人做"视觉化汇报",单个学员收费2.8万。
她说:"不需要什么都会,但要有一项技能让别人觉得'贵得值'。"
更聪明的是叠加杠杆。
认识个程序员开发自动抓取数据的工具,把技能杠杆+知识杠杆组合,现在给投资机构做竞品分析,年入百万。
还有朋友把英语能力+跨境电商知识组合,在TikTok教老外选品,课程打包卖888美元。
普通人如何操作?
先找到你的"可迁移技能":比如销售能力可以嫁接直播,写作能力可以嫁接短视频脚本。
再寻找低成本杠杆:在行做咨询(人脉杠杆)、知识星球沉淀用户(流量杠杆)、参加行业峰会混脸熟(圈层杠杆)。
记住:单点的努力只是线性的,加上杠杆才能产生指数效应。
财富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思维升级后的副产品。
当你开始像猎人一样追踪钱的流动,像棋手一样布局十年后的棋局,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财富,终将在某个清晨,像晨露般凝结在你的掌心。
来源:李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