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番禺区始终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融入社会治理血脉,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通过多元化项目、创新化模式、社会化参与,构建起覆盖生活保障、健康服务、心理关怀、教育支持的全方位关爱体系。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传承中,番禺正逐步走出
近年来,番禺区始终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融入社会治理血脉,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通过多元化项目、创新化模式、社会化参与,构建起覆盖生活保障、健康服务、心理关怀、教育支持的全方位关爱体系。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传承中,番禺正逐步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之路。
老有所养,让“夕阳红”更暖更美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幸福安康关系着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番禺区慈善会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项目和活动,全方位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身心健康。
一餐热饭暖胃更暖心,社区长者配餐服务架起了关爱的桥梁。在番禺区“五社联动”社区机制的探索和丽江社区慈善基金的支持下,丽江社区积极响应上级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工作,自2017年起在小区醉心湖旁的饭堂开辟专门场地作为长者配餐就餐点,让“舌尖上的温暖”触手可及。2024年9月,在运营机构调整后,新机构迅速接棒,保障了一百多名长者的日常用餐需求,用热腾腾的饭菜温暖着社区长者的心。
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不仅是每个小家的愿景,更是大家致力实现的目标。2024年,石碁镇慈善会向石碁敬老院捐赠了人民币21万元,专项用于敬老院ABC座楼首层的室内环境优化改造工程,提升了敬老院的居住品质,加速了其适老化改造的进程,为老年居民创造了一个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番禺区社会福利院的升级改造同样用心、暖心。建设于1991年的番禺区社会福利院,由于建院时间较长,现有院内建筑设备设施老旧,楼宇适老化不足。2024年6月,番禺区社会福利院综合提升项目完成竣工验收,老人们的居住和活动空间更加宽敞明亮,安装抓杆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了重要辅助设施,标识系统的升级改造使得福利院内的导向更加清晰明确,为长者们打造了一个更加安全、便捷、温馨的家。
此外,近年来,番禺区各镇街通过形式多样的敬老活动,让孝亲文化蔚然成风。
2024年重阳节期间,石碁镇慈善会举办重阳敬老慰问活动,向敬老院内的142位老人表达节日的问候与祝愿,并送上精心准备的重阳节礼物,更推出“慈善暖人心,欢乐度重阳”敬老千人配餐活动,为辖区内60岁及以上的千余名老人,发放了1418份精心烹制的“敬老餐”。同年11月18日,沙湾街社区慈善敬老宴活动分四个片区同步开展,筵开373席。沙湾街借助2024年番禺区“羊城慈善月”活动,共筹集“社区敬老活动”专项善款32.6万元。
沙湾敬老宴
幼有所育,为“祖国花朵”撑起晴空
儿童是城市文明的未来,番禺区通过政企协同、五社联动、专业赋能,构建起覆盖教育帮扶、心理护航、环境优化的立体化儿童成长支持体系。
“知识改变命运”在敏捷集团的公益实践中得到生动诠释。2020年,广州市番禺区慈善会敏捷集团慈善基金正式设立,基金通过开展“陌上阳光”困难学子资助项目,帮助困境学子健康成长。2024年5月20日,由敏捷集团 、敏捷公益基金会主办,番禺区对口帮扶协作五华县工作队、番禺区慈善会支持的“敏捷奖学金启动仪式”在五华县潭下镇敏捷希望小学举办。活动上,敏捷集团、敏捷公益基金会向潭下镇敏捷希望小学捐赠十万元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子。
此外,番禺区将关爱延伸至心理培育层面,形成专业力量与社会资源交织的守护网络。番禺区社会福利院联合正阳社工启动“筑梦未来”特教工程。2024年,团队为院内儿童青少年共开展服务及课程240场,共4536人次,组织社会实践5场,共服务109人次,接到企业工单9次,为院内保育员开展康复指导培训服务5场。项目打造了专门教学场地,设置了职业康复训练区——“职创空间”。在特教老师的指导下,学员先后完成有偿工单5.9万套螺丝、7.2万套吊牌(含3.7万绳子制作),工作所得合计1696.7元,为他们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在比音勒芬·儿童青少年安心驿站(以下简称安心驿站),一场场心理戏剧正陆续上演。安心驿站2024年度创新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戏剧服务,通过8场主题戏剧活动有效缓解青少年学习压力,提升其情绪调节、人际交往与价值观探索能力,同步编纂《教案集》《培育指南》形成系统化教学体系,举办学术研讨会推动行业经验共享。针对家庭教育需求,开展11场“比心父母”赋能课程,结合家庭系统排列与九型人格理论实施6期“爱的源代码”疗愈工坊,完成8例家庭个案干预,助力1995人次家长掌握亲子沟通技巧与心理减压方法,促进家庭关系重塑。2024年,安心驿站全年开展活动137场,累计参与活动人数6074人次。
安心驿站心理戏剧活动
从软件支持到硬件升级,番禺区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2024年,市桥街万丰社区充分利用公益慈善日、慈善月以及举办慈善活动,促进社区基金增收,共筹集社区基金6万多元。万丰社区通过“五社联动”机制实施适儿化改造工程,将老旧社区升级为儿童友好型生态空间,包括优化邻里活动中心功能布局,增设色彩鲜明的儿童跑道到寓教于乐的跳房子游戏区等童趣设施,将闲置场地转化为“儿童友好生活圈”。
万丰社区寓教于乐的跳房子游戏区
慈善不仅仅是资源整合,更是社会治理的创新引擎。从一碗“爱心汤”到一场敬老宴,从适老化改造到儿童友好社区,番禺慈善以“一老一小”为支点,撬动全社会向善力量,书写着“慈善之区”的温暖答卷。
文:番禺融媒记者 陈梓茵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番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