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入伍,洪水中我舍命救下一位女兵,一年后才得知她真实身份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2 18:55 2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1981年,我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新兵。

那个暴雨如注的雨季,我毫不犹豫跳入湍急的洪水中救她,只因战友情谊。

洪水卷走了我,却没能冲走那个谜。

"杨班长,有些秘密,知道得越少对你越好。"她临走前的眼神复杂而坚定,像是有千言万语却又不能诉说。

一年后,在军区档案室里,我偶然翻开的那份档案让我震惊不已。

01

我叫李志强,出生在三面有山的铁石湾村。

父亲是个老实的农民,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家里还有个弟弟李志明。

1981年,我高考考得不好,看着父亲越来越弯的背和母亲越来越白的脸,我决定不再复读,去当兵。

"志强,你这孩子,真的想好了吗?"我要走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握着我的手问我。

"想好了,妈。当兵能让人变得更强,也能让家里少操心。"我笑着回答,心里很舍不得家人。

火车慢慢开出车站,窗外的风景快速向后退去,我知道,铁石湾村的安静生活已经过去了。

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家乡的想念,我开始了当兵的生活。

临走那天爸爸送我到村口,他不善表达,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好干,别给李家丢脸。"

弟弟志明站在一旁,眼里有羡慕也有不舍。我知道,我这一走,家里的农活就要多落在他身上了。

坐在去往集训点的车上,我看着窗外熟悉的田野一点点远去。车上还有几个和我一样的小伙子,大家都不说话,各自想着心事。

到了训练基地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苦。新兵连的生活比我想的要难多了。

每天天还没亮就要起床训练,背着重东西跑步、在地上爬行、跑障碍,这些训练让我这个从农村来的小伙子很吃力。

晚上躺在床上,全身痛得像被车压过一样,但我咬着牙不放弃。

第一次站军姿,我才站了半小时,腿就开始发抖,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下来。旁边的战友小声说:"坚持住,听说昨天有个新兵直接晕过去了。"这话让我更加紧张,但也更加努力地坚持。

"李志强,动作再标准一点!"教官的声音总是很严厉。我不敢偷懒,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每个动作。慢慢地,我的身体和军事技能都有了很大进步。

还有第一次打靶,让我紧张得手都在抖。"深呼吸,稳住,瞄准,缓缓扣动扳机。"教官在我耳边小声指导。我按照他说的做了,结果打中了八环,在新兵中算是不错的成绩。

02

三个月后的考核中,我考得很好,被评为"训练标兵",还被提升为副班长。看着肩上的绿杠,我第一次感到很自豪。

"李志强,你小子不错,想不想参加侦察连的选拔?"连长拍着我的肩膀问我。

侦察连!那可是我们团里最厉害的连队,能进入侦察连是每个新兵的梦想。我马上点头同意了。

侦察连的选拔非常严格,体能测试、技能测试、心理测试,每一关都会刷掉很多人。

选拔的最后一项是野外生存训练,我们被送到一片陌生的山区,只给了一把匕首和一个水壶,要求三天内自己寻找食物和水源,并按指定地点集合。

那三天是我参军以来最难熬的日子,白天烈日炙烤,晚上寒风刺骨。

我靠着捕鱼和采野果充饥,夜晚就睡在自己搭建的简易庇护所里。虽然很苦,但这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和生存技能。

在侦察连,训练比新兵连更苦更累。野外生存、偷偷潜入、打架技巧,每一项都要求做到最好。

我像海绵吸水一样,努力学习所有能学的技能。

半年后,我已经成为连队里的主要人员,能自己完成各种侦察任务。

"李志强,你学东西很快啊!"班长老刘常常这样夸我。我心里很高兴,但从不骄傲,因为我知道在侦察连,骄傲可能会要命。

82年初春,部队接到调动命令,我们被派往西南边境的小镇驻扎。

那里地形很复杂,又湿又多雨,经常会有洪水。到达新营地的第一天,连长就很严肃地告诉我们要注意安全。

"这里每年雨季都会有洪水,大家一定要熟悉营区周围的地形,知道紧急情况下怎么撤离。"连长的话让我记忆很深。

刚到新营地的那几天,我们都不太适应。那里的空气湿得像能拧出水来,衣服放两天就会发霉,皮肤上总是有一层黏黏的感觉。

晚上蚊子多得吓人,第一晚我被咬了十几个包,痒得睡不着觉。

食堂的饭菜也和以前不一样,更辣更酸,很多北方来的战友都不习惯。

03

不过军人就是要能吃苦,我们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开始了紧张的训练和警戒任务。

西南边境的天气变化很大,有时候太阳很毒,有时候大雨不停,但这些都没有阻止我们继续前进。

营地周围的村民都很友好,常常给我们送来自家种的水果和蔬菜。我们也会帮助村民修路、搬东西,慢慢地和当地人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在我们到达新营地的第二个月,部队来了一批新兵,里面有几名女兵。她们都去了通信连,负责通讯和信息处理工作。

那天,我正在帮军需处清点物资,听到营区大门口有些喧闹。原来是新兵到了。

他们拖着行李,脸上带着紧张和期待,就像当初的我一样。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间的几个女兵,在一群糙汉子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批新兵看起来素质不错。"老王站在我旁边说。

"嗯,希望他们能尽快适应这里的环境。"我点点头,继续手上的工作。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我在食堂吃饭,看到了一个瘦小的女兵。她安静地坐在角落,认真地看着一本书,不像其他女兵那样说说笑笑。

"那个女兵是谁?看起来不太一样。"我问坐在我对面的战友小张。

"哦,她叫张雪,通信连的新兵,听说很厉害,特别会分析战术地图和用通讯设备。"小张回答我。

我多看了她几眼,确实和其他女兵不同。她的动作很利索,眼神很专注,吃饭的姿势也很端正,一看就受过良好的训练。

"她好像不太合群啊,怎么总是一个人?"我又问。

"谁知道呢,听说她话很少,训练和工作上从不含糊,但私下里几乎不和人交流。通信连的人都说她有点怪。"小张耸耸肩。

对于这种不爱说话的人,我本来不会太在意。但张雪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让人忍不住想了解更多。也许是因为我当过侦察兵,对周围环境中的异常特别敏感吧。

04

从那以后,我开始注意这个叫张雪的女兵。她总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很少和别人说话,但在工作中表现得很专业。

有一次我去通信室送文件,正好看到她熟练地操作着复杂的通讯设备,那专注的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坐在一台设备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移动,眼睛紧盯着屏幕。她的动作很快很准,像是已经做了很多年一样,不像是一个新兵。

通信室的其他人都对她投来羡慕的目光,就连通信连的老技术员都时不时看她一眼,脸上带着惊讶。

我看了一会儿,决定上前打个招呼。

"你好,我是侦察连的李志强。"我走到她面前,友好地说。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礼貌地点点头:"你好,我是张雪。"声音很冷淡,没有多说什么。

"你对这些设备很熟悉啊,以前学过吗?"我试着找话题。

"嗯,有一点基础。"她简短地回答,然后低头继续工作,明显不想多聊。

我也不好意思继续打扰她,就放下文件离开了。这次简短的接触后,我们偶尔会在营区遇到,简单地打个招呼。我想多了解她一些,但她好像不愿意谈自己的过去,这让我更好奇了。

五月中旬的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从早上开始就下起了大雨。雨越下越大,到了晚上,雨点打在屋顶上的声音就像打鼓一样响。

"这雨下得真不是时候,明天还要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呢。"睡前,我对室友小高说。

"应该不会有事吧,听老乡说这边的排水系统挺好的。"小高打了个哈欠,钻进了被窝。

可就在凌晨三点多,我被一阵刺耳的警报声惊醒。

"全体注意!洪水马上要到达营区,所有人马上到高处去!再说一遍,所有人马上到高处去!"广播里传来连长着急的声音。

我马上穿好衣服,跑出宿舍,看到外面已经一片混乱。天还黑着,雨还在下,战士们拿着手电筒,喊着彼此的名字,都往事先定好的安全地方跑去。

作为班长,我负责清点人数,确保我的战士们都安全撤离。正当我数到第十一个人时,眼角突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朝通信室的方向跑去。

05

那个背影——是张雪!

"张雪!"我大喊一声,但在雨声和嘈杂声中,她好像没听见,继续逆着人流前进。

我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对,赶紧追了上去。通信室在营区的低洼地方,如果洪水来,那里会首先被淹。

"小高,你负责清点剩下的人,我去看看通信室!"我对旁边的战友喊了一声,然后朝张雪跑去的方向追去。

雨水打在脸上,冰冷刺骨。地面已经积了不少水,跑起来很滑。远处不时传来山体滑坡的轰隆声,听着就让人心惊。

当我赶到通信室时,张雪正急切地在抽屉里翻找着什么。

"你疯了吗?洪水就要来了,快撤离!"我冲着她喊道。

"我必须拿到这个!"她很着急地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型通讯设备。

就在这时,一阵很大的轰隆声传来,通信室的窗户突然被冲破,又黑又脏的洪水涌了进来。

"快走!"我一把抓住张雪的手腕,拉着她往外跑。

水位很快上涨,没多久就淹到了我们的膝盖。正门已经被洪水堵住了,我们只能往侧门走。我们很费力地在水中走着,终于到了侧门,但门已经被洪水的压力卡住了,打不开。

我使出全身力气推门,门终于开了一条缝,洪水马上涌了进来。我把张雪推了出去,正要跟上去时,一股很大的水流冲了过来,把我卷了进去。

"李志强!"我听到张雪在喊我,声音越来越远。

洪水把我冲向远处,我拼命想抓住什么东西,但四周只有快速流动的水。我感觉越来越累,眼前发黑,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看到一根树枝在我面前。我用最后的力气抓住了它,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我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床上。连长和几个战友正站在床边。

"醒了!他醒了!"战友们很高兴地喊着。

"李志强,你这个傻小子,真是吓死我们了。"连长拍着我的肩膀,眼睛里满是高兴。

我很虚弱地问:"张雪...她没事吧?"

"她没事,多亏了你。她被救上来后,马上告诉了我们你可能在哪里,搜救队才能及时找到你。"连长告诉我。

06

我松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休息。身体各处都在疼痛,特别是右腿,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划伤了。

医生说我被洪水冲到了一公里外的树林里,右腿被树枝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还有轻微的肺水肿,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后来我才知道,在我被洪水冲走后,张雪立刻组织了搜救,并亲自参与。就是她准确的判断和冷静的指挥,让搜救队成功地找到了我。

一周后,我出院回到部队,被授予三等功。张雪也来参加了表彰大会,但整个过程中,她都显得心不在焉,好像有心事。

表彰会后,我想找她聊聊,了解她为什么要冒险回通信室,但她总是找借口避开我。这种不正常的行为更加重了我的好奇心。

夏天很快过去,我恢复了正常的训练和任务。但我发现张雪变得更加神秘了。

她经常半夜一个人在通信室,操作着一些我从没见过的通讯设备。

我开始怀疑她的真实身份。作为侦察兵,我对不正常的现象特别敏感。张雪显然不是普通的通信兵,她的专业水平和行为模式都表现得很不寻常。

就在我准备进一步观察时,突然有一天,张雪不见了。

"张雪被上级调走了,具体去哪里不清楚。"通信连的指导员告诉我。没有告别,没有交代,她就这样突然离开了,留下一堆谜团。

我试着打听她去了哪里,但得到的都是模糊的回答。这种突然的调动很不正常,特别是在她表现很好的情况下。我心里充满了疑惑,但军人的责任是服从命令,我只能把这些问题埋在心里。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我因表现优秀被提升为班长,工作更加忙碌。

那天我被临时调往军区机关帮忙整理档案。这本来是一项很无聊的任务,但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它让我找到了我一直在找的答案。

在整理一批特殊部门的档案时,一个熟悉的名字进入我的视线——张雪。我的心跳突然加快,手有些发抖地打开了那份文件。

文件很薄,但内容却让我吸了一口冷气。

“这..…这怎么可能!”

张雪,真名陈雪,特殊情报部门派驻我们部队的联络员,负责监控和传递边境情报。

07

她在我们部队的身份只是掩护,真实的任务是收集边境情报并通过特殊渠道传递给上级。

那个她在洪水中冒险回去拿的通讯设备,原来是一种特殊的加密设备,用于传递高度机密的情报。

而她半夜在通信室的那些神秘行为,都是在执行秘密任务。

我坐在档案室里,久久不能平静。那个安静内敛的女兵,竟是一名秘密情报人员。我救下的不只是一位普通女兵,而是一名重要的情报联络员。

档案中还提到,张雪被调走后,继续在其他地区执行任务。她的工作对我们边防部队的安全防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合上档案,我的心情很复杂。

走出档案室,阳光照在我脸上,很温暖很明亮。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不只是穿上军装,执行常规任务,更是在危急时刻站出来,在无人知道的地方默默付出。

当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张雪的样子不断在我脑海中出现,我开始回忆和她相处的点点滴滴,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她总是一个人,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她对通讯设备的熟悉程度远超普通通信兵;她经常观察周围环境,警惕性极高……这一切在知道她真实身份后都能得到解释。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起床,脑子里还在想着张雪的事。食堂刚开门,我就去了,没想到老班长周明国已经坐在那里,独自喝着粥。

"起这么早?"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有心事?"

我犹豫了一下,坐到他对面:"老周,能聊聊吗?"

周明国是我们连队里服役时间最长的老兵,头发已经有些花白。

他参加过边境冲突,立过功,听说还曾在特殊部门工作过,后来因伤转到我们连队。他不爱说话,但大家都很尊敬他。

"老周,如果你发现一个战友有秘密身份,你会怎么做?"我压低声音小心地问道。

他的筷子停在半空,锐利的目光直视我:"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支支吾吾地编了个借口:"就是...昨天看了本小说,里面写到这种情况..."

老周放下筷子,摇摇头:"小李,别装了。我知道你昨天去了档案室。"

08

我吓了一跳:"你怎么知道?"

"这不重要。"他四下看了看,见食堂里人还不多,靠近我低声说,"在部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好,这是为了保护任务,也是为了保护你自己。"

他的表情异常严肃:"我猜你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我的建议是,忘了它,就当没发生过。"

"可是..."

"没有可是。"他打断我,"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守好自己的岗位。其他的,不是你该操心的。明白吗?"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周的话点醒了我,张雪的身份是机密,我无意中知道了这个秘密,最好的做法就是守口如瓶,不要给她的任务带来风险。

老周见我不说话,语气稍微缓和:"小李,你是个好兵,前途无量。别因为好奇心让自己陷入危险。"

他说完起身离开,留下我一人坐在那里,思绪万千。

回到宿舍,我刚准备收拾内务,通讯员小王跑了进来:"李班长,连长找你!"

连长办公室里,气氛有些紧张。连长坐在桌后,脸色严肃。

"李志强,有个任务。"他开门见山,"下周有个大型军事演习,我们连要派出精英小组参加。你带队。"

我立正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连长递给我一份文件:"详细计划,自己看。配合单位名单在最后一页。"

我翻到最后,心跳骤然加速——参演单位中,赫然列着"特种通信中心",正是张雪调去的地方!

"有问题吗?"连长看我表情不对。

"没...没问题。"我慌忙回答。

"好好准备,这次演习上级很重视。"连长叮嘱道,"对了,通信中心会派联络员到我们连队,明天就到,你负责对接。"

走出连长办公室,我的心乱如麻。时隔一年,我终于有机会再见到她了。但我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她?

演习在边境地区的一处山区举行,模拟边境冲突情景。我所在的侦察连负责前方侦察,需要与后方通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演习第三天,我带队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侦察任务,正在返回基地的路上,突然在一个山坡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穿着迷彩服,戴着通信耳机,正专注地调试设备。

"张雪!"我不由自主地喊出声来。

09

她抬起头,看到我时明显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接着又恢复了平静。

"李班长,好久不见。"她平静地打招呼,好像我们只是普通战友。

我走到她面前,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一年不见,她变了不少,更加干练成熟了,眼神也更加坚定。

"你还好吗?突然调走,连个招呼都没打。"我试探性地问道。

"军令如山,来不及告别,抱歉。"她微微一笑,眼神却有些躲闪。

我们简单地聊了几句,她说自己现在在一个特殊通信部门工作,主要负责边境地区的通信保障。说话时,她有意避开了具体细节,我也没有追问。

分别时,她突然说道:"李班长,晚上有空吗?我想请你喝一杯,感谢你当年的救命之恩。"

我有些意外,但马上答应了下来。晚上八点,我们在演习营地外的一个小山坡上见面。夜色下,远处的营地灯火点点,星空很亮,微风吹拂着我们的脸庞。

张雪递给我一杯热茶,自己也端起一杯。沉默了片刻,她开口道:"李班长,我知道你看到了我的档案。"

我惊讶地看着她,没想到她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别紧张,这是我的工作,关注所有可能接触到我情报的人和事。"她平静地解释道,"所以,我知道你去年在军区机关整理过档案,也知道你看到了关于我的文件。"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坦诚相告:"是的,我看到了。你不是普通的通信兵,而是特殊情报部门的联络员。"

她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当年那场洪水,我冒险回通信室拿的是一个加密通讯器,里面有重要的边境情报。如果丢失,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我本打算自己拿了就走,没想到你会追过来。"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实情?"我问道。

"因为我的身份是绝密的,即使在生死关头也不能暴露。"她转头看着我,眼神真诚,"但你救了我,也救了那次任务。我离开后,一直想找机会感谢你,但任务不允许我与过去的接触者有联系。"

10

我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无论身份如何,真诚的感激总是最珍贵的情感。

"所以,这次见面是…?"我好奇地问。

"我的那段任务已经结束,身份限制没那么严格了。"她笑了笑,"而且,我欠你一句正式的感谢和一个真诚的道别。"

我们聊了很久,她告诉我一些她能说的事情。她的工作充满危险,但也充满意义。每一条成功传递的情报,都可能救下很多战士的命,保护边境的安全。

夜深了,我们起身准备回营。临别前,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徽章,递给我。

"这是我们部门的非正式纪念品,只有内部人员才有。作为对你救命之恩的感谢,也作为我们友谊的见证。"她认真地说。

我接过徽章,那是一枚普通的星星形状的徽章,没有任何标识,但我知道它的意义很大。

"谢谢,我会好好保存的。"我郑重地说。

"明天演习结束后,我就要回去了。也许我们不会再见面,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勇气和无私。"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点点头,心中百感交集。军人的路本就充满分别,更何况是像她这样特殊的军人。

"无论你在哪里,做什么,都要保重。"我真诚地说。

她笑着点点头,转身离去,身影慢慢融入夜色中。我站在原地,久久不能离去,手中紧握着那枚小小的徽章,感受着它传来的温度。

演习如期结束。我再次见到陈雪时,她已恢复了那个专业冷静的通信员形象,对我只是礼貌地点头示意。

我知道,那个在星空下敞开心扉的夜晚,只是我们各自军旅生涯中的一个短暂插曲。

回到部队后,我将那枚徽章小心地收藏起来,它成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纪念之一。

来源:小灰灰游戏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