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虾王泛滥统治湄公河,“逼疯”越南,为什么不卖到中国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2 19:21 3

摘要:罗氏虾在中国十分受欢迎,虽然价格高达70-80美金/斤,但胜在个头巨大,肉质鲜嫩,仍旧会有很多人购买品尝。

罗氏虾在中国十分受欢迎,虽然价格高达70-80美金/斤,但胜在个头巨大,肉质鲜嫩,仍旧会有很多人购买品尝。

然而就是这样在国内稀缺的虾,在越南却是泛滥成灾

它繁殖速度极快,很快便将其他鱼虾挤跑,并把周围水域都发展成了栖息地,价格再低也无人问津,罗氏虾也因此快将越南人民“逼疯”

越南深受其害的情况下曾致信联合国求救,希望联合国能帮助他们解决危机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罗氏虾成为越南人的心腹大患

中国又为何放着低价的罗氏虾不买,反而拒绝越南的出口请求呢?

罗氏虾,又名罗氏沼虾,是一种体型硕大双钳如镰的淡水虾。

成年雌性罗氏虾的可以达到体长25厘米,体重200克左右,而雄性个头可以超过40厘米,体重更是将近600克,是当之无愧的淡水虾一霸。

不仅如此,罗氏虾的甲壳十分厚,淡水生物非常难以破坏他们外壳的防御

正是由于这样的生物学特性,罗氏虾在淡水生态系统之中几乎没有天敌,也自然而然地占领了统治地位

另外,罗氏虾的肌肉消化系统也异常发达。

通过超过体能极限的爆发,在保障自己避开天敌的同时,还能兼顾狩猎

消化系统对食物转化率较高,能够分解水生昆虫、鱼类甚至是同类。

最令人吃惊的是罗氏虾的繁殖能力及生长速度,雌性罗氏虾一次可以产数千个卵

在温度合适的情况下,罗氏幼虾从破卵而出到可以繁育只需要短短一个月时间,而从几毫米的长度到20厘米的时间跨度也不过3个月。

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引进罗氏虾,在广东省水产研究所试养成功。

经过多方实验后发现,罗氏虾对于水温、水中含氧量以及径流量等均有一定要求。

由此得出结论,罗氏虾更适合养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人们发现罗氏虾的生存习性与南方夏季气候高度吻合,因此罗氏虾很快便引发了珠三角洲的养殖热潮。

更让养殖者意想不到的是,虽然罗氏虾会捕猎其他水中生物,但只要应用网箱系统,就能够在不影响罗氏虾成长的前提下,同时养滤食性鱼类以及栖贝类,有效提升了水面产值。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际养殖,我国已经逐渐摸索出适合罗氏虾的养殖方法,养殖规模逐年上升,逐步形成育苗、养殖、加工的完整产业体系

截至2025年,中国罗氏虾年产量连续多年超13.6万吨,占全球养殖量的60%‌‌。

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居,见罗氏虾给中国带来的利益后有些坐不住,紧接着也跟随中国的脚步引进了罗氏虾。

刚引进的时候养殖效果确实不错,罗氏虾的成长速度和繁殖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越南经济,但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此后的越南会为了自己这个决定而后悔

越南地处热带,降水充沛,尤其是夏季丰水期,会再短时间内多次降强暴雨,导致部分区域内的河流径流量提升,有时甚至会引发洪水。

原本温暖的天气就让罗氏虾的繁殖效率非常高,大暴雨幼虾、成虾等大量冲进河流,在缺少天敌的情况下,罗氏虾扎根在湄公河之中,就此泛滥成灾

此外,在湄公河三角洲附近,逃逸的罗氏虾大肆与本地虾杂交,产出了更具有侵略性的虾。

杂交虾完美继承了罗氏虾的优势,不但战斗力能力出众,同样也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

越南农业部也曾试过投入超1700万美元管理泛滥成灾的罗氏虾与杂交虾,但收效甚微。

这些虾不但大肆霸占了湄公河,甚至还学会在入海口筑巢,给河道造成生态荒漠化现象

尽管国内罗氏虾的养殖技术十分成熟,但国内仍旧将活体罗氏虾划分在禁止进口的名单之中。

这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

首先,经过生物安全评估发现,罗氏虾并不适合所有水域。

2018年曾对长江流域罗氏虾冬季生存率进行过评估,发现罗氏虾的存活率能达到17%

这说明罗氏虾在长江流域仍旧存在泛滥的可能,会对中华绒螯蟹等本土物种的生存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罗氏虾容易携带白斑病毒,且易感染滴星病、虹彩病毒病、甲壳溃疡等疾病。

其中虹彩病毒病传播速度极快,患病后可能导致虾群大规模死亡。

2021年江苏等罗氏虾养殖区就曾爆发过虹彩病毒,导致受影响养殖塘口超3000亩,造成了严重的水域污染及经济损失。

最后,我国拒绝进口越南罗氏虾的重要原因,便是工业污染

近年来越南一直在试图发展国家经济,但因为国家资源有限,没办法在保障企业发展的同时做好污染物处理工作。

湄公河沿岸工厂较为密集,且长期向河内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导致河内水质检测常年显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超且远超安全阈值。

湄公河的污染进一步影响水域内的生物健康,本土鱼类数量锐减,尤其是湄公河巨鲶等能够对罗氏虾造成干扰的鱼类数量减少。

罗氏虾体内的毒素也存在超标可能,对食物链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总结

湄公河流域生态危机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也需要多方协作才能够解决。

罗氏虾的泛滥只是越南生态问题经济发展等问题的缩影。

面对这样的挑战,或许越南可以参考中国发展时期的做法——引入天敌生态平衡‌

针对部分入侵物种(如小龙虾、福寿螺),通过投放本土天敌人工干预食物链,抑制其种群扩张。

同时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忽视环境问题

可以通过在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等区域建立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统一排放标准和应急响应流程以保障污水处理效果,为国家民众和中生物提供更为良好的生活环境。‌

来源:森罗万象原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