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基业长青》一书中,吉姆·柯林斯曾结合进化论提出上述观点。他认为,物种的进化过程和部分高瞻远瞩公司适应环境的过程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高瞻远瞩的公司会在核心理念的架构下刺激进化过程,朝着希望的目标前进,这一过程称为“有目的进化”。
文丨壹观察 宿艺
“企业是逐渐演进的物种,进化式进步通常由渐进式的小步骤或突变开始,最后发展为经常是意料之外的战略性重大转变” 。
在《基业长青》一书中,吉姆·柯林斯曾结合进化论提出上述观点。他认为,物种的进化过程和部分高瞻远瞩公司适应环境的过程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高瞻远瞩的公司会在核心理念的架构下刺激进化过程,朝着希望的目标前进,这一过程称为“有目的进化”。
当前,席卷全球的AI浪潮正持续加速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为各大科技厂商带来了“适者生存”的考验,也让那些“预先进化”的企业如获新生。
作为当前业界极少数具备“2G+2B+2C能力”与全栈AI优势的企业,联想,显然属于后者。
2017年,联想中国区提出了“日出东方”战略,得益于战略本身的高度前瞻性与联想中国内部的战略定力,在坚定推进战略落地的过程中完成了一场“有目的进化”。
3月31日举办的联想中国区誓师大会上,通过全新升级“日出东方”战略,继续加码进化:
一是将联想中国区的使命更新为“混合式AI加速中国智能化转型”;二是强化AI对于两大转型的加持,其中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打造智能体军团,让一支“硅基战队”深化客户直达模式,3S转型会继续深化全栈AI,重装出击;三是练就“三大法宝”,提升联想在新时代中的核心竞争力。
此次战略升级,既是联想中国驶入自我变革深水区的标志、数智化服务能力内生外化的里程碑,同时也是AI普惠新时代背景下,联想引领全行业智能进化的又一重要范例。
比尔盖茨曾说:我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的变化,但低估未来十年的变革。
由于科技发展并非线性增长,而是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特性,人们往往会陷入短期高估和长期低估的矛盾之中。这也直接导致了,对科技企业而言,技术趋势的准确预判往往才是真正“难而正确的事”。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来,AI技术发展就经历了多次“繁荣与低谷”周期,业界始终存在“过度乐观”与“谨慎悲观”两种论调。直至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问世,以及今年DeepSeek 敲开普惠开源大模型时代的大门、人与智能的深度协同创新真正成为现实,人们对于AI 技术的普及和商业化落地能力才突然有了实感。
AI几乎是以一种无法预估的节奏迅速融入大众生活与千行百业,有不少厂商猝不及防,但也有像联想这样的老牌科技企业,早已抢先多年并坚定地投入这场军备竞赛。
2017年,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就已提出“日出东方”战略,其中包括“以客户为中心转型”和“智能产品和智慧服务转型(后演变为3S转型)”。站在今天再回看,这两大战略转型不仅被验证是正确的,而且具备极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首先,DeepSeek自身低成本、高性能和开源模式,使其能够迅速被汽车、医疗、教育等各行各业接入并实现广泛应用,这种趋势反映了AI技术正在从“算力竞赛”转向“算法优化”,并走向垂直行业的深度赋能。
相同的,联想的3S转型正是旨在以智能设备、智能基础设施、智能方案和服务三大领域为核心,推动联想自身从“传统硬件制造商”转型为“能够提供全栈全周期服务的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而助力企业和社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因此,当前DeepSeek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趋势,可以说与联想主张的智能化转型和普惠化目标相得益彰。
其次,DeepSeek的低使用门槛、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验证了AI技术无法脱离大众用户实际需求独立成长,只有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落地路径,才能实现高速发展与生态爆发。
而联想中国之所以发起“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产业和服务变革,正是洞察到客户需求快速变化,对个性化、服务化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意识到不应该继续以“产品公司的姿态”发展,于是通过细分不同类型的客户、创新直达客户的业务模式,与客户建立直接联络,以最短路径掌握与响应客户需求。
DeepSeek的火热揭示了AI产业加速的一个关键逻辑:技术爆发必须与行业场景、用户需求同频共振。而早在七年多前,联想中国就以“日出东方”战略的“两大转型”为基因,展开“有目的的进化”,这种业界难得一见的前瞻性,不仅让联想及时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时刻,也让联想能够以先发优势,带领全行业进化发展。
正如刘军在演讲中表示:“DeepSeek已经开启了中国AI普惠新时代的大门,联想中国将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领跑新时代。”
过去十年,全球诸多科技和互联网巨头都提出了各种转型战略,但能够真正长期坚定执行并实际落地的并不多见。
此次联想中国区誓师大会期间,以及刘军等联想中国高管与《壹观察》对话中,“战略定力”是出现最高频的关键词之一。这其实也是联想过去七年多从坚定推动自身转型到如今实现智能化行业领跑者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联想中国不仅精准锚定AI技术从蛰伏到爆发的演进节奏,而且还凭借强大的战略定力,一面沿袭“日出东方”战略保证自身在进化中的核心理念保持不变,一面又确保“日出东方”具备适当的环境适应性,可实现灵活敏捷的演进。
例如在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过程中,联想中国先设立了客户直达模式,又于2018年在内部提出客户旅程方法论,模拟和亲身体验客户的使用场景。2023年,联想继续沿这一路线行进,通过“3+3阵型”继续深化转型,持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此次大会上,联想中国宣布将继续强化AI对客户服务的加持,正式组建一支由联想超级智能体“乐享”,以及营销智能体、销售智能体、服务智能体等领域智能体构成的“硅基战队”,这支战队将作为联想的“智能体军团”,持续深化客户直达模式。其中,联想“乐享”将成为面向公众、客户、大联想伙伴的新一代官方入口,担纲意图理解和任务规划,同时调度指挥领域智能体,为用户提供全面、专业、数智化的服务。此外,整体“硅基战队”也将迅速升级到碳基和硅基协作自治的Level 3水平,全面提升联想中国的客户应对效率和服务能力。
3S转型方面,在经历2017年“All in AI”、2024年首次提出“一体多端”,并正式开启“全栈AI”后,此次大会再次深化“全栈AI重装出击”策略,表示在集团混合式AI战略指引下,联想中国区将与集团研究院、BG形成合力,围绕“个人智能+企业智能”,继续深化布局全栈AI服务。
个人智能方面,此次大会现场重磅发布了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据了解,该智能体由天禧AS升级而来,依托联想个人云升级至端云一体混合架构,可提供可信计算环境下的专属私有云,并且即将向Level 3智能体升级。不久后,伴随其全面嵌入联想AI PC、AI 手机、AI 平板等终端,同时配合加速开放构建的联想天禧生态,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必将为用户带来“一体多端”场景下更高效、便捷的智能体验。
企业智能方面,联想中国2024年提出的“一擎三箭”战略也在今年实现了全面落地。
具体而言,“一擎”即擎天智能IT引擎,今年将升级至具备Level 3能力、大模型和智能体驱动的擎天4.0;“三箭”指面向大型政企客户、中小企业及消费客户打造的方案服务,分别对应此次在大会上正式亮相的擎天、百应、想帮帮三大AI服务品牌。
刘军对此表示:2017年之前行业都是传统IT,联想与IBM并购之后延用的IT系统可以驾驭全球160个国家的合规、财税业务,系统非常稳定。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灵活”,甚至一个变动就会产生上千万美金的开发成本和18个月的开发周期。日出东方战略要推动“以客户为中心”并推动“智能化转型”,首先要做的就是推动传统IT转型。因此联想从2017年开始在传统IT上搭第一个云原生中台化的敏捷IT系统,就是擎天1.0,实现每两周迭代一次。之后2.0时加入了AI功能,3.0加入了大模型,4.0加入了智能体,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成为联想中国推动自身业务转型与服务外部客户的核心优势。比如无论是对大企业的擎天解决方案,还是百应的智能体,基础都是我们用擎天引擎为客户群定制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擎天解决方案与服务将主推四大板块AI offerings,帮助政企客户加速迈入AI大门;联想百应将围绕中小企业客户IT运维、AI办公、AI营销等场景,主打提供Agent as a Services的AI服务,此外,全新AI服务品牌想帮帮则能够为提供更具价值的客户服务,把联想服务的“长手指”升级为具备Level 3能力的“金手指”。
在《壹观察》看来,过去十年,跟风AI大潮入场的厂商数不胜数,但真正做到像联想中国这样,从未因外界质疑或业界降温而偏离战略主线的企业却少之又少。
正如刘军与《壹观察》对话时表示,越是对于大体量的企业而言,“顶层设计”和“方向一致”越重要,不能“这里打两枪,那里再打两枪”。然而,要在实际经营中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因为每家企业都必然要直面每个季度、每年的业绩报表压力,长期战略所带来的短期压力常常会使企业产生动摇,而联想能够给到长期战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长期主义心态推动技术与组织模式稳步成熟,进而产生可持续、高质量、有复利效应的优势积累。
这种兼具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的战略定力,也正是联想中国能够逆势上行,推动2024/25财年成为“历史最好年份之一”的根本原因。
2017年,在联想中国战略与文化全体管理干部沟通会上,刘军首次提出“双手沾泥”,号召联想中国内部所有人去一线、干实事,“真正捋起袖子做事”。
“日出东方”战略坚定前行的背后,同样得益于联想中国敢于“刀刃向内”,主动贴合业务方向和客户需求进行主动架构调整,通过“上下一条线、内外一盘棋”打造一支“双手沾泥”的“铁军战队”。
比如为切实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联想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以“直达客户”为核心目标展开了一系列架构调整与服务变革。
对内,联想中国将原本“以产品线划分”的组织结构调整为“以客户群划分”,设立分别服务于政企大客户、中小企业和消费客户的三大事业部,以此更好洞察与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对外,联想为不同客户群体定制打造了直达客户的业务模式,包括从产品研发、营销、销售到服务的全流程体系。当前,联想中国区政企业务群客户的覆盖已超过90%,直接触达的中小企业超700万家,同时拥有超过2亿规模的消费客户会员。
3S转型方面,联想则形成了“端-边-云-网-智”新IT全要素技术架构,在产品及服务的全价值链展开智能化再造,并结合实践不断打磨出能够承载上述全生产力要素能力的智能IT引擎:擎天。
擎天具备云原生、中台化、AI智能三大特征。在最初的1.0阶段,擎天还只是在传统IT系统上搭建了云原生、中台化的敏捷IT系统;2.0阶段开始嵌入AI;到2024年初,联想进一步将其升级为以大模型和智能体为核心的擎天3.0;再到今年,擎天将升级至基于多模态和推理大模型驱动的代理式AI,向具备Level 3能力的擎天4.0进发。依托其模块化设计和灵活部署优势,擎天不仅是联想内部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成为联想对外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重要抓手,目前已经在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商务等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
随着3S转型不断深化,联想在PC基本盘稳定增长基础上,顺势构建出第二增长曲线,即便在去年PC市场下滑近10%的消极态势中,联想三大业务板块依然做到重新恢复增长。
前三个财季数据显示,联想2024年4月到12月整体营收和贡献利润均获得超过20%的年比年增长,其中非PC业务收入年比年大增近60%,联想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近200%,在中国领导品牌中增速第一。
非PC业务如此高的占比,意味着联想已不再是一家传统的、单一的PC厂商,而是完全进化为一家全栈AI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
面向2025年新财年,联想中国也表示,将继续拿出脚踏实地的执行力,继续深化内部变革,以“三大法宝”深度推进战略转型:一是前文提到的智能IT引擎擎天4.0,二是打造敏捷、优质、高效的中国创造能力,重点从组织、流程、机制、标准来强化敏捷创新;三是构建人智共创的AI原生组织,既要引入AI专业人才,还要推动“碳硅团队分工协同”, 建立新时代的组织效率。
《壹观察》评论当全球AI产业的目光聚焦于大模型与智能体竞速时,中国科技企业的AI进化正在以另一种形态发生。
自2017年启动的“日出东方”战略,让联想这家拥有40余年发展史的科技企业展开了一场“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与“3S转型”的双螺旋式进化,有目的地实现了从“硬件大厂”到“AI大厂”的进阶,成功撕掉“传统PC制造商”的刻板标签。
更重要的是,这场进化,还让联想中国成为业内极其少见的,同时具备“2G+2B+2C”能力、同时拥有“AI终端+AI基础设施+AI解决方案与服务”全栈AI优势的“AI大厂”。
这意味着,联想能够为AI的大规模商业普及、AI产业化落地提供真正“系统化”的技术支撑,既可以将AI能力注入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也能作为AI产业化最稀缺的“连接器”,释放比单一大模型更高量级的AI应用势能。
正如刘军所说,“今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命题。”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数实融合、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之际,再重新审视“日出东方”战略的价值,会发现其不仅让联想穿越了PC行业的天花板,更验证了传统制造业向AI驱动型组织转型的可行性。
这场始于七年多前的自我革命,或许正在为中国科技与产业升级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在这里,AI不再是浮于云端的代码,而是深嵌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驱动力,是扎根于工厂车间、零售门店、家庭场景的真实生产力。
这或许才是中国AI产业最需要的“落地答案”与“更优选择”。
来源:宿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