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计4月份,我市气温较历史同期略高,易出现阶段性升降温天气;降水量略多于历史同期,预计将出现多次降水过程,且由于近地层冷暖气团交替控制,降水相态多样,可能出现道路积雪结冰、冻雨凝冻及输电线路覆冰等次生灾害,对交通出行、输电(通讯)线路有不利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气
近日,市防减救灾办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2025年4月份及清明节期间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形势书面分析研判,具体情况如下:
一、2025年4月份全市自然灾害风险趋势
预计4月份,我市气温较历史同期略高,易出现阶段性升降温天气;降水量略多于历史同期,预计将出现多次降水过程,且由于近地层冷暖气团交替控制,降水相态多样,可能出现道路积雪结冰、冻雨凝冻及输电线路覆冰等次生灾害,对交通出行、输电(通讯)线路有不利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增强,易发大风天气,对农业棚室及户外设施有不利影响。
(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一是空气污染风险。我市4月份整体扩散条件较好,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部分时段可能会有污染现象,影响空气质量。二是森林草原火险。4月份我市气温逐渐升高,大风天气易发,林下可燃物含水量下降,森林火险等级较高。特别是在4月20日进入高火险期后,春耕农事活动全面展开,农事用火行为增多,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与大量可燃物相互作用,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急剧上升。同时,林区内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各类工程建设陆续复工,在林区内野炊、吸烟、生活用火、动火作业等行为时有发生,若缺乏有效监管,极易引发火灾。需重点关注林农交错地带、林区墓地等地。三是春汛灾害风险。2021年底我市开展过凌汛调研,我市仅有中小河流,历史上未发生过凌汛。但春季“桃花水”有造成河流水位升高,导致农田进水的风险。四是农业生产风险。种植业方面,4月份是春季大棚定植、水稻育苗和大田播种初期,大风天气易造成大风掀棚现象,影响大田墒情,从而影响播种质量;春季冷热交替频繁,易导致棚室苗木病害发生;降温天气可能致棚室作物产生冻伤与冷害。畜牧业方面,受春季大风天气以及冷暖交替影响,存在畜禽整体体质下降的风险,以及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管护、饲料企业生产区粉尘防爆、用电、防火等风险。渔业方面,气温缓慢回升,冰面渐融,存在越冬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过高,易使越冬鱼类患气泡病的风险。五是地质灾害风险。我市地质灾害以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规模较小,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4月份受冻融期和极端天气影响,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二)次生灾害风险。一是交通运输风险。公路方面,大风天气增多,易造成公路两侧标志标识牌坠落,给车辆和行人带来风险,运输安全隐患增大;冰雪融化致路面湿滑,加之公路交叉路口、长陡下坡、急弯险坡等路段路况复杂,国道G229 K323+400——K324+000向阳陡坡处易发生交通事故,国道G229 K348-K349、G229 K350+800m-K351+600m急坡弯道路段易发生刮擦追尾等交通事故。铁路方面,春融季节站内、专用线、道岔易产生积水,水漫线路造成红光带,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烧荒增多,易产生荒火上线路影响列车运行,造成列车退行避险;春季风力较大,防溜不彻底或大风天气未采取防溜补强措施,易造成车辆溜逸风险。二是消防风险。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不确定、不托底因素依然较多,商场、市场、物流仓储、劳动密集型企业等生产经营繁忙,“三合一”“多合一”等小单位小场所动态隐患时有发生,加之风大物燥、群众外出游玩活动频繁,居民用火、用电、用气量较大,各类火灾风险交织上升,发生火灾几率增大。三是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供热供水供气方面,冻雨天气可能致电线积冰导致城市供电线路故障,影响城市正常供水、供热;寒潮、冻融交替等天气可能造成城市供热、供气、供水管网发生爆裂,易出现停热、停气、停水风险,加之冻土施工影响抢修进度,恢复时间长,影响城市生命线正常运行。供电方面,大风天气存在超设计风速引发输配电线路跳闸风险;森林草原防火期易发生因森林火灾造成输配电线路停电情况。四是公共安全风险。建筑施工方面,春季风力较大,会对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脚手架工程等部位造成较大的风险,易造成施工现场高处坠落及起重机械设备、脚手架工程坍塌等事故。城市管理方面,大风天气可能导致广告牌匾等倾倒、脱落及城市树木倒伏,影响市民出行安全。文旅方面,随着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带有林区的A级旅游景区可燃物干燥易燃,加之春季风力较大,森林草原火灾风险等级较高;春季局部瞬时风速较大,易造成文旅场馆外墙附着物、牌匾灯箱及屋顶附着物掉落,从而对过往行人及车辆造成安全隐患。行人落水风险方面,天气回暖,气温升高,河流和水库冰面融化,存在行人落水风险。校园安全方面,4月份大风天气较多,极易诱发火灾且火势易随风扩大蔓延,存在校园火灾隐患;部分校园内个别建筑物老化,可能造成保温层等附着物脱落伤人。体育场馆方面,强风可能导致金属屋顶板掀翻、防水层撕裂,或轻型结构(如膜结构)坍塌、玻璃幕墙破裂、广告牌或装饰物脱落,引发高空坠物风险。五是矿山及危化工贸领域风险。煤矿方面,受春季降水增多与积雪融化影响,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引发矿井透水事故;若发生雷电活动,可能导致矿区供电线路跳闸、通信中断,甚至引发电气设备短路或火灾,威胁井下通风、排水等系统安全运行;气温回升后冻土层融化,矿区地表及边坡稳定性降低,可能诱发局部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矿区道路运输及设备安全。非煤矿山方面,部分室外设备和金属构件易发生变形、破裂,可能导致泄漏、火灾、中毒和设备生产事故;工作场所封闭保温造成通风不畅,易引发火灾、中毒、烫伤、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危化行业方面,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致动火、高处作业等特殊作业风险显著增高,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人身伤害和高处坠落等事故;气候干燥,人体和设备设施易产生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春季是设备检修集中期,检修过程中涉及的交叉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月份正值春耕时节,成品油需求量大幅增加,可能出现非法储存、运输、销售成品油等违法违规经营现象,易产生安全事故。工贸行业方面,大风天气易发生宣传牌板、高空建筑附着物等坠落、砸伤事故;低气温导致作业场所通风不畅、有毒有害气体积聚等问题,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
二、清明节期间自然灾害风险趋势
预计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略有回升,最高气温8~12℃左右,最低气温-5~2℃;4~5日风力较大,阵风6~8级。一是森林草原火险。清明节是传统祭祀节日,市民集中前往林区墓地祭扫,林区内人员密度大幅增加,人员活动范围扩大,祭祀用火需求大增,进一步加大了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二是交通运输风险。群众祭祖扫墓、探亲访友、旅游踏青等出行活动增加,冻融交替易造成路面湿滑,个别司机违规操作抢道冒进、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弱,发生道路运输事故风险增大。佳七线葫芦头沟、G229K271+600M、G229K269+300M路段易发生泥石流,G229K265+400M易发生坍塌坠落,危及车辆行人安全。三是消防风险。清明节期间历来是火灾防控重点时段,气温回升、风大物燥,加之扫墓祭祖、焚香烧纸活动频繁,致灾因素交织,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四是文旅风险。自驾游车辆和客运车辆流叠加将形成客运高峰,易造成交通拥堵,人员及车辆如超出景区承载能力,易造成安全风险。
三、防范工作建议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深入研判风险、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抓紧抓实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一)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实时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发布大风、道路冰雪、大雾、寒潮等预报预警和风险提示;乡镇、村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派人值班监测,落实好排水等疏导措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警报,迅速转移,避免人员伤亡;严格落实“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入户到人。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信息报送的及时与准确,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处置方案,加强实战训练演练,必要时前置应急力量和物资,做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准备,确保第一时间处置救援。
(二)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紧盯重点领域,持续深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密巡查检查频次,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森林草原火险方面,按照《黑龙江省2025年春季秸秆禁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的政策调整方向,积极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风险隐患台账,逐一落地上图,跟踪整改,形成闭环。地质灾害方面,县区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按照附件1《七台河市本级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附件2《勃利县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做好巡查排查工作,尤其是要加强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排查。公路方面,加强道路巡查和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加强所辖公路桥梁隐患排查,特别是山区道路,及时发现并处理因降水引起的滑坡、落石、泥石流等灾害风险,增加警示标识提醒。铁路方面,加强日常巡视检查,遇水漫线路、火上路肩等及时启动“双段长”工作机制,做好工作对接和信息通告,及时整治隐患。消防方面,各县区要加强乡镇、村屯及其属地企业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大力整治消防安全隐患,构成重大隐患、严重隐患的要组织相关行业部门统一解决。供热供水供气方面,密切监测供热、供水、供气等设施运行状况,加强各类管线设施安全隐患排查,重点部位增加巡查频次,加强应急抢修队伍人员、物资配备,出现故障第一时间组织抢修,切实保障市政基础设施运行安全。供电方面,加强输配电线路巡视,及时砍剪通道内超高树木;做好供电设施隐患排查工作,严防设备设施带病运行。建筑施工方面,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减少次生灾害损失,加强日常巡视监测,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和部署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并落实到位。城市管理方面,市园林中心要加强对城市公园、广场、行道树的排查,增加排查频次,及时做好树木断枝清理工作,确保各项防范措施到位,保障游园市民安全;各区执法大队要加强户外广告招牌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招牌设施要限期整改,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文旅方面,要对文旅场馆外墙附着物、牌匾灯箱及屋顶附着物进行详细检查,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维修加固,降低掉落风险。校园安全方面,学校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巡查,防范校园内建筑附着物坠落伤人及校园火灾等风险,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问题建筑周围使用警戒线和挡板进行物理隔离,保障校内的各种灭火设施良好,并做好检查与整改记录。体育场馆方面,要加强排查、维护设备和结构,对存在松动隐患的部位进行修复。煤矿方面,要强化地表稳定性巡查,对矿区边坡、道路、工业广场等区域开展定期巡查,利用监测设备实时掌握地质变化,及时加固隐患区域。非煤矿山方面,对安全风险和问题隐患进行系统性研判和排查治理,做好供电线路、监控线路和信号传输线路巡查检查,防止因供电线路故障发生直接或间接安全事故。危化行业方面,做好生产现场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三)加强灾害风险防范。空气污染方面,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变化,当大气扩散条件不利时,生态环境部门及时同气象部门会商研判;发生污染天气时,第一时间组织开展现场排查,加大对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和在线监控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及企业煤、渣、焦、砂石等各类物料堆覆盖情况的执法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防污染等级升级。森林草原火险方面,层层压实责任,全面落实“三清单一承诺”工作机制和“网格化”管理制度,签订森林草原防火目标责任状与市县级联防协议,层层压实落靠森防责任,细化到山头、地块、人头;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和法律法规,在林区入口、墓地周边、景区等重点区域设置宣传标语、横幅、宣传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活动,提高公众防火意识;严格火源管控,在林区入口、主要道路、墓地周边等重点部位设置检查站,对进山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检查,严禁携带火种进山;加大巡查巡护力度,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对林区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加大对农事用火、祭祀用火、施工用火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批制度,对违规用火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做好应急准备,及时完善各类预案、方案,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做好各项扑救准备工作;严格落实指挥、力量、装备“三靠前”,优化扑火指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处置。春汛灾害方面,加强对水库、河流、堤防等险工弱段的巡查力度;水务部门督促各水库编制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并进行批复;加快水毁修复工程进度,力争在汛期前结束;做好汛前检查工作。种植业方面,采取棚室加固措施,防止大风掀棚;为避免冷热交替危害,棚室要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作物长势,提高作物抗逆能力,促进定植后作物缓苗;水稻育苗要提早扣棚、高台育苗,有效提高苗床温度,降低苗床湿度,使秧苗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利于水稻快速出苗,减少后期病害的发生;有育秧小区或苗床处于低洼地势的大棚,在土壤解冻后,四周要挖排水沟,以防止外水进入、降低苗床湿度,保证旱育苗标准;及时修补薄膜漏洞,做好棚室保暖。畜牧业方面,落实主体责任,加固安全警示标识,加强督导,强化防范措施;加强畜禽饲养管理,做好疫病防控和保暖工作;加强防灾宣传和信息服务。渔业方面,做好日常管理,注意水质调控及鱼病防控。对已经发生病害的水体,应在化冰后及时采取用药对症治疗,确保鱼类安全出池。地质灾害方面,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落实《七台河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七台河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中的相关职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区县政府主体防治单位应在隐患点附近醒目位置设立警示牌。
(四)强化公共安全风险管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有力举措全面筑牢公共安全防线。公路方面,加大公路治超治限工作力度,确保公路通行安全;强化源头管控,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特别是刹车系统、轮胎、灯光等关键部件;严格道路运输企业运营车辆技术状况检修检查;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应急处置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铁路方面,加强作业人员荒火、红光带应急处置流程培训,确保应急有备;做好车辆防溜、复检工作,大风天气及时对停留车辆采取补强措施,严防车辆溜逸。消防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强大风天火灾预防,凡遇高火险天气等级以上的,要以风为令,启动和执行大风天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升挂禁火旗,播放防火警报,并及时组织各监管部门、各公安派出所民警、农民防火巡逻队等力量,开展包点包片的督查、巡查和看护,督促各村屯及居民落实大风天禁火限电等防范措施,并制订相应扑救大面积火灾方案,防止家火上山、山火进村、火烧连营事故的发生;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对进入村屯的柴草垛的搬迁治理,组织农户把柴草垛独立设置在远离村屯以外,并位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各县区要加强火电源管理,组织对农村电气线路、炉灶进行改造和规范,并重点加强对简易炉灶、简易天棚、老式烟囱、老旧电线等火灾隐患的治理;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监护人要加强其用火用电行为管理;各县区、相关部门要加强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要明确农村危险化学物品的存放标准,家庭内禁止过量存放汽油、煤油、柴油等危险化学物品;要加强农村烟花爆竹经销、燃放的管理,严禁非法储存烟花爆竹,严禁在低耐火等级建筑以及粮、棉、麻等可燃物资仓库、堆场周围燃放烟花爆竹。供热供水供气方面,住建部门强化与供电部门信息互通,及时掌握受停电影响范围,督促供水、供热企业及时发布受影响信息,提示城市居民做好预防。供电方面,开展防山火宣传,确保供电安全可靠。建筑施工方面,严格检查核实项目复工复产条件,在施工现场危险部位要设置警示标志;针对六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文旅方面,要在景区入口处设置明显的防火警示标识,严禁游客携带火种进入林区。行人落水方面,做好防范人员落水工作,对水库、河流等水体进行有效安全管理,加强巡查监管,在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志标语,同时做好宣传教育,严防行人落水事件发生。校园安全方面,加强师生员工安全教育,教育师生员工提高安全意识,远离建筑附着物掉落区域;严禁师生在校内焚烧落叶、纸张等物品;学生宿舍内严禁使用明火,严禁点燃蜡烛、蚊香,严禁吸烟;加强学校安全用电管理,谨防电器火灾;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学校定期在公安、消防等部门指导下开展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师生掌握预防火灾常识和扑救初起火灾技能。
(五)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煤矿方面,要强化水文地质监测预警,煤矿企业要加密井下涌水量观测,完善排水系统检修,确保排水能力满足极端降水需求;对老空区、断层带等高风险区域要实施动态监控;要加强防雷设施检查维护,全面排查矿区供电线路、变电设备及通信系统的防雷接地装置,确保设施完好。危化行业方面,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密切关注气象预警,提前制定极端天气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严禁五级风以上天气开展高处作业和露天动火作业;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防静电接地、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有效运行;强化人员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落实静电消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区县相关部门需加大成品油违法违规销售排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为,确保危化行业安全稳定。工贸行业方面,加强大风天气安全管理,遇六级以上大风时,企业不得从事爆破、井架装卸、高处作业等活动;酒窖、腌菜池等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先通风、后作业,先检测、后作业;复工企业要按照相关规定开展隐患排查、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组织人员进行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
附件:七台河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