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三十,过好这辈子,只需做好三个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2 20:35 2

摘要:我着实羡慕学生们,他们只需依照学校精心排定的课表,按部就班地上学、放学。他们的学习轨迹清晰而明确,无需操心其他杂事,只需专注于知识的汲取,其余诸如生活起居、学业指导等事宜,皆有家长、教师和学校妥善安排。

倘若时光能够倒流,我最渴望回到的,便是学生时代,这曾是我无数次在心底畅想的事。

01

人生下半场,最优抉择:滋养自我

古往今来,每当谈及人生中最幸福的阶段,想必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会是学生时代,我亦不例外。

我着实羡慕学生们,他们只需依照学校精心排定的课表,按部就班地上学、放学。他们的学习轨迹清晰而明确,无需操心其他杂事,只需专注于知识的汲取,其余诸如生活起居、学业指导等事宜,皆有家长、教师和学校妥善安排。

工作后,每当看到那些对学习缺乏热情与目标的学生,我总会涌起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情,忍不住严格督促他们。我心想,他们当下所拥有的时光,正是我梦寐以求、无比向往的,怎能如此不珍惜呢?那一刻,我仿佛理解了当年我的老师看着我们那一届学生时,眼中流露出的复杂神情。

纪伯伦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成为你自己。”

今日早读时分,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温柔地洒在每一个端坐在座位上、朗朗读书的学生身上,同时也照亮了我。不经意间的一次侧目,我发现此刻的我与他们一样,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辉。

就在那一瞬间,我不再对他们心生羡慕,而是恍然大悟:人生的下半场,最为关键的功课并非幻想回到过去,而是学会“养自己”,如同精心养育孩子一般,将自己重新培育一次。

02

生活维度:以学生之态重启生活

我将自己与学生相比较,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新奇的念头:我当下的生活,可不就像是换了一间教室继续求学吗?

每日清晨,我如同学生一样,在 6:30 的闹钟声中准时苏醒,接着开始洗漱、享用早餐。7:30 分,我会准时抵达单位打卡上班。工作间隙,若是感到疲惫,我便起身做一套广播体操,或是来一组眼保健操,悉心呵护自己的身体。下班后,我便开启“写作业”模式:阅读一本书籍,用文字滋养心灵;画上一幅画,借色彩抒发情感;出门散散步,于自然中放松身心;学习几节提升写作技能的课程,不断充实自我。

就如同我在教室里为学生们制定的积分兑换规则一样,我也会定期对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进行反思。倘若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标准,我便会好好犒劳自己一顿美食,以作奖励;若是未能达标,我也会忍痛给自己一点小惩罚,然后认真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瞧,这可不就是“学生”的生活写照嘛!

把自己当作学生,将上班视作上学。明确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想清楚自己“上学”的目的。制定清晰的目标,工作的时候全力以赴,下班后便认真享受生活,从各个方面磨炼并提升自己。

正如《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所讲:“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对事物的看法困扰。”

当我以学生的心态重新审视生活,就连偶尔的加班也仿佛变成了查漏补缺的随堂测验。朋友笑称我活得如同一个终身学习的 APP,而我却想起教学楼后那棵每年都会绽放新花的玉兰树。它从不计较岁月的更迭,只是心无旁骛地生长,年年奉献出一片皎白。

03

心理层面:如育孩童般重塑内心

曾经,我对自己严苛到近乎偏执。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我无法容忍任何自己看不惯的事情。过去,有时哪怕只是犯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错,我都恨不得时光倒流,重新来过,只为能时刻保持完美,不出现任何差错。

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学生们正是在不断犯错与纠正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变得优秀。我能够包容学生和孩子的错误,为何却不能对自己多一些宽容呢?其实,允许犯错,不正是通往更好自己的必经之路吗?

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们,他们脑袋里总是装满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想法,这些想法构成了他们无比珍贵的想象力,让他们始终对世界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

而我们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似乎在逐渐消逝,对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失去了感知,变得麻木不仁。这种状态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生活变得无趣,不仅觉得周遭的世界毫无趣味,甚至连自己都觉得索然无味。长此以往,我们只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生活的困境。

课间休息时,我收到了孩子们亲手折叠的星星。他们小心翼翼又满怀骄傲地将星星放在我的手心。望着这几颗闪烁着童真光芒的星星,我不禁想起《小王子》里的那句话:“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只是多数人都忘了。”晚上回到家,我郑重地把装有星星的玻璃罐放在床头,决定每天拆开一颗星星,将其当作睡前故事来聆听。

我想,我们的内心应当留一扇旋转门,让身着职业装、成熟稳重的自己,与那个满怀童真、喜欢折星星的小孩能够时常往来,相互交融。

写在最后:

如今,我站在 30 岁的人生节点上,忽然领悟了杨绛先生所说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滋养自己并非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而是如同对待珍贵的盆栽一般,给予它阳光雨露的滋润,适时修剪枝叶,但绝不扭曲其本真的天性。当我们在生活的课堂里持续进修,在心灵的花园中播撒自爱的种子,终有一天会明白:人生并非一场短暂的冲刺,而是一场贯穿终身的浪漫自我养育之旅。

三十岁,对于有些人而言,或许意味着人生陷入低谷,仿佛一片废墟。但对我来说,它却是全新的开始,我仿佛获得了重新活一次的机会,决心在这片看似荒芜的“废墟”之上,努力绽放出鲜艳夺目的花朵。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像养育孩子一样悉心滋养自己,将自己培育成那个我们内心深处所喜爱的模样。

无论前方会遇到怎样的风浪,我们都能凭借着对自我的关爱与培育,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在人生的旅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深刻印记,为这个世界增添一抹独特而美好的色彩。

来源:抱着幸福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