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仅有24岁的埃里克却坐了14年的牢,曾因与同伴菲利普杀害了一个小女孩入狱,今天是他出狱的第一天。
毫不夸张的说,电影中我最不愿看到的就是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因为大多数这种类型的电影让人看过后都会让人很压抑、很难受。
毕竟电影都让人这么不舒服了,取材的真实事件可能更加绝望与魔幻。
今天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便无比的刺痛人心——
《男孩A》
仅有24岁的埃里克却坐了14年的牢,曾因与同伴菲利普杀害了一个小女孩入狱,今天是他出狱的第一天。
狱中给他做心理辅导的社工特里人很好,为了方便他再次融入社会给他安排了新的身份,从此改名为杰克,开始崭新的生活。
但是曾经的回忆却卷土重来,让他想起了他的过去。
在他年幼时期便因为性格孤僻遭到同学的欺辱霸凌,少年的心不愿被教室束缚,埃里克渴望自由所以经常逃课。
某次逃课时埃里克结识了问题少年菲利普,与埃里克不通,菲利普擅长惹祸,甚至打架都很厉害。
在菲利普帮埃里克打败曾霸凌埃里克的同学后,二人彻底交心成了朋友。
如今杰克出狱,菲利普竟然已经死了。只是不知是因为羞愧而死抑或其他原因,社工特里没有告诉菲利普死亡的原因,只告诉杰克,曾经那个有罪的他也已死了,他现在是个“全新的人”。
日子总是要过的,杰克努力开始适应监狱外的生活。在物流公司找了一个搬运工人的工作,笨拙的尝试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外人看来,杰克无论是相貌还是性格来说都很不错,所以很顺利的和公司里的女职员米歇尔谈起了恋爱。
某天杰克与同事开车送货时,发现路边出了车祸,杰克与同事急忙上前帮助,救下了被困后座的小女孩。
杰克的善举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从未有过这种感觉的杰克在这一刻一定无比满足,他一个曾坐过牢的人,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肯定与认可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
如果一切都如人愿该多好,但往往事与愿违。
杰克的杀人犯身份被曝光了,所有人都知道了杰克就是十几年前两名儿童虐杀小女孩的其中一个凶手——男孩A(因为未成年人身份敏感,为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所以只能以字母替代)。
一时之间,同事的非议、女友的嫌弃、大众的议论,似乎整个世界再也容不下杰克。
大概,犯下的过错很多时候真的无法弥补。杰克只能逃离这里,他将何去何从……
这是一部改编自乔纳森·特里盖尔获奖小说的电影,真实原型是震惊英国的“詹姆斯·巴杰尔案”。
这桩案件中的凶手是英国史上年龄最小的杀人犯,也是最著名的未成年杀人案例。
1993年2月12日,两名10岁男孩罗伯特·汤普森(Robert Thompson)和乔恩·维纳布尔斯(Jon Venables)在利物浦布特尔镇购物中心诱拐了2岁男童詹姆斯·巴尔杰(James Bulger)。
他们将受害者带到废弃铁轨区域,进行殴打、凌虐、性侵,最终更是将半死的詹姆斯置于铁轨上,任其被呼啸而过的火车轧死。
单从真实事件来看,两个凶手是毫无疑问的坏种,自然该受到法律的惩罚。
而这桩案件只所以出名是因为在当时的英国法律中,因为两个凶手均未成年,所以只能适用于英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最高刑罚——8年监禁。
但两个凶手年龄之小、手段之残暴绝对不像是两个10岁大的孩子能做出来的,所以对于量刑过轻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直到多年后,受害者母亲丹妮丝·巴尔杰成立的基金会,已推动英国修订《未成年人犯罪法》,将刑事责任年龄从10岁降至8岁。
而今天这部电影虽然取材于真实事件,但其实和真实事件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电影并没有将视角放在埃里克成长历程或者杀害无辜之上,而是巧妙的关注杰克出狱后的新生活。
电影中故意省略掉了埃里克和菲利普杀害女孩的事,只是为了得到一个答案:一个有罪之人在真正的重新做人后是否值得被原谅?
值得玩味的是,现实中“巴杰尔案”凶手之一的乔恩·维纳布尔斯,曾因在狱中表现良好于2001年获得假释,却又在2010年因私藏涉及儿童**视频再度入狱。
电影中来看杰克无疑是值得原谅的,可现实中发生的一切反而是不可饶恕的。
其实我们也都明白,只要心有善念、真诚悔过,哪怕刑满释放了,也只是将监禁的地点从监狱高墙扩散到整个社会空间。他曾犯下的罪过会一直惩戒他的良心,至死方休。
而那些执迷不悟、死不悔改的,哪怕狱中表现良好可以提前出狱,但那也不是法律开出的无罪证书,而是为时永不晚的一张催命符。
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电影,千万不要错过。
来源:曾闻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