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去年12月1日进入防期以来,全省大部地区以晴朗、大风天气为主,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昆明、玉溪、大理、楚雄、丽江等地持续达到4级以上高火险等级,加之受丰富森林资源、野外用火活动、境外山火频繁烧入等因素影响,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
4月2日下午, 云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起来看
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开展情况
👇👇👇
自去年12月1日进入防期以来,全省大部地区以晴朗、大风天气为主,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昆明、玉溪、大理、楚雄、丽江等地持续达到4级以上高火险等级,加之受丰富森林资源、野外用火活动、境外山火频繁烧入等因素影响,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省委书记王宁在省委常委会上多次强调并继续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要抓实抓好的十件事之一。省长王予波2次在全省安全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会议上全面安排部署,并于2月26日签发(以下简称《防火命令》),高位推动。
《防火命令》确定本轮全省森林草原防火期为2024年12月1日—2025年6月15日,其中3月1日—5月31日为森林草原高火险期。森林草原防火区、森林草原高火险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封山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防火命令》要求严格火源管控,提出防火期内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对违反规定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防火命令》强调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五进”活动,强化以案释法、以案示警;要做好应急准备,严格执行24小时联合值班值守制度,做好火险预警与联动响应。火情报送严格执行“有火必报、报扑同步、归口上报”制度,各级各类专业队伍要靠前驻防,实化装备物资准备,坚决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底线。
《防火命令》还对属地领导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单位(个人)主体责任做了明确要求。
进入新一轮防期以来
省森防指办公室紧紧围绕《防火命令》要求
持续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
省森防指指挥长、副省长郭大进先后3次召开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调度会,全面安排部署防期工作,对防火紧要期特别是清明节期间工作进行再安排再督促再落实。省森防指办公室组织召开专题会、防灭一体化工作会议、派出督导检查组,并下发有关通知,对元旦、春节、清明等高火险时段工作进行强调安排,要求各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扛牢扛实防灭火责任。
二是强化协同配合
省森防指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春节前组织27家成员单位到挂联州(市)开展指导服务,帮助发现问题。公安部门发挥多警种优势,处置有关森林草原火情火警106起,处置网络舆情68起。云南电网公司积极参与联合值班值守,防期以来监测火情2106处,排查输配电线路26.6万余公里,发现隐患871处,整改861处,广电部门运用应急广播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省森防指各成员单位共同构建起了“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工作格局。
三是强化源头管控
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紧盯“三山一线一城”(即玉龙雪山、苍山、高黎贡山、中缅边境一线以及昆明城市面山)等重点区域和春节、清明等重点时段、“一老一少”等重点人群,严格野外火源管控,严格排查火灾隐患。坚持宣传引导与警示教育双管齐下,邀请森林草原防灭火领域专家向社会公众介绍森林草原火灾的形势、危害、防控措施、避险自救要点。牵头制作下发《典型案例敲警钟 森林防火莫大意》警示教育片,在全省开展《最美的你》先进典型宣传,大力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防灭火工作氛围,不断筑牢防火人民防线。
四是强化应急准备
联合省应急管理厅、省林草局、省森林消防总队等单位,对各州(市)应急管理局、林草局分管领导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开展指挥员业务培训,累计举办5期825人的扑火专业队骨干集训。积极推动各级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并于2025年1月23日会同林草、森林消防、消防救援、航空消防等部门在安宁市组织全省2025年度森林草原火灾综合应急处置实战演练,不断提升多方向应对大火巨灾的综合能力。在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的支持下,租赁11架大中型森林草原航空消防飞机驻防大理、丽江、保山、普洱等重点林区,请示应急管理部在昆明驻防1架直-8A直升机,执行日常巡护、防火宣传、火灾扑救等任务。强化扑救物资储备、以水灭火装备配备,先后采购2批价值约1000万元的灭火物资并配发州(市),不断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五是强化值班值守
省应急管理厅、省林草局、省公安厅、省森林消防总队坚持24小时联合值班值守,强化滚动会商研判和精准监测预警。针对4级以上高火险等级地区、重点敏感地区、边境沿线地区,开展视频调度和明察暗访,通过省级“森林草原防火短信服务平台”向各州(市)、县(市、区)相关人员下发预警短信13万余条,累计下发高火险天气警报42期,督促各级严格落实火险预警与响应联动措施。
下一步
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如何开展
👇👇👇
截至4月1日,全省共接报处置森林火灾2起,接收反馈卫星热点957个。从发生的火情火灾、卫星热点类型及各成员单位指导服务、督查检查情况来看,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火源管控不严格、应急处置不规范、火情信息报送不及时等问题短板。据气象部门预测:4—5月,丽江市、大理州、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等地局部地区将达到5级极高危森林火险等级,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已经进入火险等级最高、火灾隐患最大、防控任务最重的攻坚阶段。
下一步,省森防指办公室将继续协同省应急管理厅、省林草局、省公安厅、省森林消防总队、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等各级各有关部门,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防范化解火灾风险隐患,全力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攻坚战。
一是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
对面临的严峻形势、持续潜在风险保持清醒认识,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多举措及时掌握林区火险变化,敏锐调整防范应对措施,坚决扛牢生态保护政治责任。
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防范
扎实推进“五进”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火意识。督促各级森防指办公室联合公安、林草、森林消防等部门开展“无火清明”专项行动,组织27家挂联成员单位在清明、五一前对挂联州(市)开展一次督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三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
扎实推进大理州、怒江州等地森林航空救援能力建设。发挥专业队骨干集训作用,加快推动地方专业队规范化建设。督促各地迅速组织开展全流程扑火安全培训,提升安全处置能力。
四是进一步做好应急准备
坚持24小时联合值班、联合办公,加强对高火险地区、重点敏感地区、边境沿线地区调度,安排12架大中型森林草原航空消防飞机驻防重点林区,强化扑救物资储备、以水灭火装备配备。督促各地扑火力量因险布防、靠前驻防。
五是进一步守牢安全底线
联合省森林消防总队、省林草局,加大与地方专业队联防联训联战,向各级干部群众、护林员、林农等强化专业救火、安全避险理念。发生火灾后,坚持小火大打,突出人机配合、空地协同、以水灭火等战术战法运用。加强专业指挥、现场指挥,严防发生人员、航空救援飞机、车辆等安全事故,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记者:2025年度防期以来,森林消防队伍针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一是坚持内外联动,精准预警研判。坚持与应急管理、林草等职能部门互通有无、相互协作,着眼有效应对极端天候,健全气象预警服务和火灾联动机制,派出18名干部骨干与省、州(市)两级森防指联合值班,积极协调将全省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应急指挥“一张图”接入本级指挥中心,及时准确获取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实现一体响应、一体报送、一体处置。同时,在驻地原始森林、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重点林区,开展可燃物踏查工作,收集汇总植被、林草资源分布和可燃物载量等数据,摸清风险底数、气象趋势和薄弱环节,精准研判分析形势,提出防范措施。
二是坚持以战领训,夯实灭火能力支撑。根据新一轮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3月24日至30日,总队以多地同步发生较大森林火灾为背景,组织1500余名指战员异地同步开展为期7天的野外驻训暨森林火灾实战化演练活动。演练以革新灭火手段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无人机、全地形车、越野摩托车等新特装备人装结合灭火训练,不断深挖装备潜能,探索装备应用场景,提升风水化联合灭火效能;以创新灭火战法为增长极,探索研究班组中型水泵联合灭火、分队远程输水灭火、高山林区以火攻火和悬崖火等特殊火情处置演练,深化地空灭火战法研究,提升灭火攻坚致胜能力;以融合多方力量为倍增器,积极协调消防救援队伍和地方专业队伍开展联合实兵实装实火演练,磨合“联动、联训、联战、联保”机制,最大限度整合全省森林草原火灾处置力量,为全面打赢防灭火攻坚战提供能力支撑。
三是坚持关口前移,积极主动作为。始终坚持把排查风险隐患、防控火灾作为首要任务,在春节等重要时段,累计动用4800余人次,深入7个州(市)27个县(区)70余处重点火险区域开展防火执勤126次,落细落实野外火源管控各项措施,切实“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有序推进防火工作多元化发展,加强对地方森林消防力量建设的业务指导,采取线下培训、网上授课等方法手段,防期以来,先后派出5批次“教官团”为825名防灭火专业骨干进行集中培训,成立7个“教官团”,分片划区包点,对省内16个州(市)专业扑火队员进行覆盖式培训,截至3月底,共培训地方扑火队员9200余名,有效夯实了地方灭火队伍能力基础。同时,稳步推进省内靠前驻防任务,目前,总队396人已进驻昆明安宁、保山善洲林场、普洱景迈山、丽江玉龙雪山、楚雄观音山等8处重点火险区域,构建形成“保住重点、辐射周边、相互策应、全域救援”的力量布防格局。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