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的事件刷屏全网。但键盘侠们似乎忘了——中国每天有近5000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百人。这些事故中,既有传统燃油车,也有新能源车;有司机分神、超速,也有车辆突发故障。
一、【中国每天多少车在出事?小米不该被“特殊对待”】
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的事件刷屏全网。但键盘侠们似乎忘了——中国每天有近5000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百人。这些事故中,既有传统燃油车,也有新能源车;有司机分神、超速,也有车辆突发故障。
为什么这次只有小米被架在火上烤?
因为它是“顶流”。小米SU7上市即爆单,交付量碾压同行,自然成了舆论的靶子。但事故调查还没结论,某些媒体就急吼吼地扣帽子:“智驾失灵”“车门打不开”“车辆自燃”……可警方报告没出,小米连事故车都没摸到啊!
讲道理:传统车企出事故,大家顶多骂两句司机;可到了小米这儿,恨不得把雷军钉上“耻辱柱”。这不公平。
二、【智能驾驶不是“替罪羊”,技术进步需要时间】
这次事故中,最扎心的是网友的质问:“智驾不是能救命吗?怎么还出事了?”
但真相是:现在的智能驾驶,本质上只是“辅助工具”。小米SU7标准版的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要求驾驶员全程监控路况,遇到障碍物会提醒减速,但最终决策权在人。这次事故中,系统提前1秒发出警告并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转向,但碰撞前时速仍高达97km/h。
说句实话:哪怕是最牛的华为ADS 3.0,面对突然出现的施工路障、不规范的锥桶摆放,也不敢打包票能100%避让。智能驾驶还在“学走路”,不能因为摔了一跤就否定它未来能跑马拉松的潜力。
三、【雷军的担当,不该被口水淹没】
事故发生后,雷军深夜发文:“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这句话背后,是工程师团队连夜提交数据、专项组奔赴现场配合调查的务实行动。
别忘了:几天前,雷军刚在武汉大学“雷军班”的演讲里说:“做车要敬畏生命,懂车才能造好车。”他学漂移、跑纽北赛道、亲自测试170多辆车,为的就是把安全刻进小米汽车的DNA。这样的企业家,难道不值得多一份信任?
四、【写在最后:让子弹飞一会儿】
我们当然要为逝去的生命痛心,但更该警惕舆论审判代替法律审判。
呼吁三点:
1. 等警方报告:事故责任未明前,别急着给小米定罪;
2. 理性看技术:智能驾驶的进步,需要社会包容试错空间;
3. 少点阴谋论:动不动扯“资本控评”“友商黑手”,只会让行业寒心。
最后送某些人一句话:“爱国企业”不是流量密码,少点落井下石,多点实事求是。
转发点赞,拒绝带节奏!
注1: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24年数据,中国年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6万人,日均约164人。此处为便于传播取整数,实际数据可能存在波动。
互动话题:你如何看待智能驾驶的发展与争议?评论区聊聊!
来源:在外兰陵南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