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数字人,玩的还是坑老套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3 05:18 3

摘要:网红“秀才”退网了,数字人“建国”登场了。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前,短视频平台上充斥大量低质数字人内容。在某平台搜索,共有18个“建国”,其中10个账号开通了橱窗。尽管数字人“建国”语调生硬、表情统一、有时口型对不上台词,人物边缘也有明显的抠图痕迹,但仍挡不住中老

本报评论员 彭臻玉

网红“秀才”退网了,数字人“建国”登场了。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前,短视频平台上充斥大量低质数字人内容。在某平台搜索,共有18个“建国”,其中10个账号开通了橱窗。尽管数字人“建国”语调生硬、表情统一、有时口型对不上台词,人物边缘也有明显的抠图痕迹,但仍挡不住中老年人的关注热情。据一名“建国”账号持有人介绍,依靠批量起号的数字人,他几个月赚了5万元。

从本质上来说,看似充满高级感的数字人,与那些忽悠老年人购买低价劣质商品的主播没什么两样,与那些在线下推销保健品的热心销售员也没什么两样,“贴心关怀”的背后,乃是对银发群体的新型围猎。不同的是,数字人播报的内容涵盖了情感交流、国学文化、中医养生等方方面面,总有一款能切中老年人的痛点,从而吸引大量关注。他们更精明的地方则在于,深谙平台规则和行业监管的边界。比如一名“建国”数字人账号持有人就直言“内容是打擦边”,主要目的就是引流到微信端卖货,并明确“决不能收大额红包”,“一旦违规直接换号”。这样的套路无疑更为隐蔽,老年人更难发觉,监管也更难发现。

当下,数字人的批量制作成本已非常低,可以预见的是,此类新型引流、带货模式也很容易被复制,这将成为AI(人工智能)普及后监管必须面对的新挑战。数字人带货的规范边界到底在哪?批量上线的数字人带货模式是否应加以限制?AI合成内容的相关标识如何做到更醒目?跨平台引流诱导购买商品的行为能否被技术手段规制?这些问题都应有更明确的答案。

总之,数字人不能沦为诱老坑老的道具,网络也不应成为“建国”们狂魔乱舞之地。对于不断涌现的“建国”,平台治理规则、数字人应用规范等都应进一步完善,这既涉及商业营销的伦理问题,也关乎老年群体的上网权益。只有拆穿这些数字画皮,让诱老坑老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让智能时代的老龄关怀真正回归本真。

来源:快乐老人报官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