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工作部署,内蒙古将于4月中下旬正式启动2025年首批1+N补充招聘工作。此次补充招聘面向参加2024年11月2日事业单位分类笔试联考且笔试成绩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的人员。符合岗位招聘要求的人员,将通过重新选岗、资格复审、面试等环节选拔出优秀人才。请广大应聘人
今日热点
内蒙古2025年首批
1+N补充招聘工作即将启动
根据工作部署,内蒙古将于4月中下旬正式启动2025年首批1+N补充招聘工作。此次补充招聘面向参加2024年11月2日事业单位分类笔试联考且笔试成绩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的人员。符合岗位招聘要求的人员,将通过重新选岗、资格复审、面试等环节选拔出优秀人才。请广大应聘人员密切关注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内蒙古人事考试网等渠道发布的招聘信息。
制图:王娜
巴彦淖尔新闻
4月2日,“金融赋能 助企行动”2025年巴彦淖尔市政金企对接会在临河举行。农业发展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工商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农业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中国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等16家金融机构以及市属5家国有企业、市内17家企业代表参会。
截至3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83亿元,同比增加1.77亿元、增长7.7 %,高于全区平均增速10.5个百分点。
4月2日,内蒙古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发布《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公示》,确定520名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和280名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巴彦淖尔多人上榜。
4月2日,巴彦淖尔首部本土儿童科普广播剧《弥弥旅行记》在磴口县实验中学首发。该剧由市委宣传部出品,市融媒体中心和磴口县民委联合录制完成。
4月2日,“弘扬传统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 唱树文明新风”清明节面塑和剪纸非遗民俗体验活动在临河区举行。活动通过文化讲解、趣味互动向群众传授捏面塑和剪纸技艺,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艺术中感受清明文化的深厚内涵。
内蒙古新闻
4月1日,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内蒙古一季度高标准农田新开工建设356万亩,完成投资26.55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遗址点21099处,截至3月28日,全区已复核“三普”文物遗址点21042处,完成率99.72%,调查新发现文物遗址点1397处,10个盟市91个旗县区完成复核任务。55个旗县(市区)开展长城专题文物调查,其中34个旗县(市区)完成调查任务,共调查长城1849个点段、2170公里。
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清明节主场文化活动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体育场举行。
4月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内蒙古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暨“税联”助企行动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税收·法治·公平”,助企行动包括“税企面对面”专题座谈会、重点行业惠企政策宣讲、“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等内容。
呼和浩特市体育局4月1日消息,2025年中国足协女子五人制足球国际邀请赛将于4月9日在呼和浩特体育中心激情开赛,目前赛程已经正式出炉。
国内新闻
为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治理机制,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4月1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已安排超23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重”建设,涉及生态保护、交通物流、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截至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两重”项目已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约2.1万亿元。
4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引导保险公司提供覆盖科技创新活动全流程的保险产品、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20条措施,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4月1日12时,我国黄河宁夏段以下水域进入为期4个月的休禁渔期。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在宁夏启动“中国渔政亮剑2025”黄河休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将强化监管力度,密切部门间联勤联动,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4月1日,由国家航天局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展览以“科技加科普、成就加文化”为主线,系统展示了中国探月工程所走过的月球探测之路。全球首次同时展出月球正面和背面样品,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
健康养生
春季阳气渐升,但阴寒未散尽,风邪易侵入人体,引发感冒、咳嗽、皮肤瘙痒等不适。因此,春天要注意避风邪,防寒保暖,进食葱姜、菠菜等滋补食物,以提升阳气,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
映像河套
播音:石乐
剪辑:乔鸿
编辑:马彦
校对:屈加曼
初审:石政勇
审核:吕园
监审:王剑
终审:韦嘉
来源:巴彦淖尔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