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庙观一个封号:老赵闲聊二郎神真君真人之辨2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3 06:58 2

摘要:大家一定要注意,很多时候,神灵的封号,落实的未必是泛泛的神灵,而是具体发生灵验的地区寺观,因为神灵信仰的基础与核心就是灵验。而灵验,必然是具体的。《宋史》中所谓的诸州祠庙多有封爵未正之处,”如屈原庙,在归州者封清烈公,在潭州者封忠洁侯。永康军李冰庙,已封广济王


“二郎出相”榜题铜镜 李宇涛藏品

5、一个庙观一个封号

大家一定要注意,很多时候,神灵的封号,落实的未必是泛泛的神灵,而是具体发生灵验的地区寺观,因为神灵信仰的基础与核心就是灵验。而灵验,必然是具体的。《宋史》中所谓的诸州祠庙多有封爵未正之处,”如屈原庙,在归州者封清烈公,在潭州者封忠洁侯。永康军李冰庙,已封广济王,近乃封灵应公。“

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在归州的屈原庙,封了清烈公,而在潭州的屈原庙,则封了忠洁侯,造成神号混乱的另一个缘由就是号由庙出,各庙各号。

二郎花钱 陆昕藏品

我们来看下二郎神的神封的落实细节。

1、五代十国前后蜀时期,二郎神”川人号护国灵应王”。可见,这个护国灵应王爵是川人川地的专擅,别的地方未必如此。

2、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诏永康军广济王庙郎君神特封灵惠侯。《宋会要辑要》郎君神祠条载:“永康崇德庙广佑英惠王次子,仁宗嘉佑八年八月,诏永康军广济王庙郎君神特封灵惠侯,差官祭告”。可见,这个灵惠侯爵是对应永康军崇德庙的。因为其灵验事迹发生在该处。

3、北宋神宗朝,京城建有其庙,元丰时,“国城之西,民立灌口二郎神祠,云神永康导演江县广济王子,王即李冰也”。《會要》所謂冰次子郎君神也。哲宗元祐二年(1087) ,二郎神由“灵惠侯”被封“灵惠应感公”,起因乃因“近年京中人民,春夏间多疫疾,于灵惠侯请水,往往痊安,奉圣旨云云“。

开始的时候,内降劄子本拟封二郎神为“灵惠应感真君”(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三:封灵惠侯为灵惠应感公。(内降札子:「近年京中人民春夏闲多有疫疾,于灵惠侯庙请水,往往痊安。宜封灵惠侯为灵惠应感真君。」七月六日,三省同进呈奉圣旨灵惠侯特封为灵惠应感公“,

可见,这次二郎神被封灵惠应感公,还险些封真君,原因就是京城疫情,而产生灵验的地方就是京西的二郎神祠,灵惠侯庙。别的地方未必有疫情,也未必有灵验。

4、北宋徽宗时因护佑战胜西夏,二郎神被封昭惠灵显王。崇宁二年诏令陈述二郎神“能出云雨,遂殄丑类”,保佑了官军战胜西夏,以此功从“灵惠应感公”加封为“昭惠灵显王”。

这次襄助官军战胜西夏军的神灵,地里位置落实在嘉岭山。

5、南宋建炎四年(1130),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的张浚奏请將二郎神从真人改回“昭惠灵显王”。南宋李心传(1166年-1243年)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卷五十记载此事云:

宣抚处置使张浚言,巳封永康军普德庙神为昭惠灵显王,汉右将军张飞为忠显王,诏依巳行事理,普德神,秦蜀守李冰次子也,宣和间改封真人。”

可见,这次张浚奏请改封的二郎神,具体的落实处就是处在前线的永康军普德庙。

6、金泰和丁卯(南宋开禧三年1207)山西平定治西镇的《昭惠灵显王感应碑记》记载云:夫昭惠灵显王者,爰自蜀川,乃象帝之裔,先天之神也。......凡所典祀,必孪厥应矣。

金代的这次对二郎神的赞美,也是落实在山西平定治西镇上的二郎庙。其中大谈祈雨灵验,这与山西的水文地理特点相契合对应的。

二郎真武花钱 星星藏品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每一次具体的灵验,都出自某一地区特定的人间困境,而得封的,首先就是该地显灵的神祗。然后再由具体庙宇的灵验,大致去推及该神的普遍神封之上,所以,在官方的封神序列中,固然可以避免各地封号的错乱,但是一旦不是朝廷国家层面的太常寺神封,而是政出多头的地方封号,民间封号,宗教社团封号,那么客观上一定会存在不同庙不同封的状况。这也就是大观年间朝廷要整顿封号的缘故。

所以,朱熹嘴巴里所说的二郎真君,与洪迈、李心传笔下的二郎真人,固然后两人的称号更加严肃正式,但是真君的称呼有没有可能之前就已经广泛顽固地存在于民间观念与客观的朝廷并不去禁止,而处于默认的中间地带之中呢?何况,哲宗时期,还险些被封成过官方真君。

灵显真人花钱效果二 胡坚藏品

综上所述,加上生活在北宋南宋之交的王铚在倡导赵昱为二郎的《龙城集》并没有提及清源称号,而清源妙道真君的要素,在南宋文本中才逐渐频频呈现。那么,我们也大致可以认可:

1、既然清源妙道真君的称号,大致不会早于北宋末南宋初。那么会不会在大观神号大整顿前夕就有了萌芽而遭遇了某种整顿了呢?

2、二郎神在宋代大致有两种真君称号,一个是哲宗给的灵惠真君,发生在北宋,性质属于官方,但是没有公开发布与传播,属于胎死腹中。另一个是清源妙道真君,发端于两宋之间,盛行在南宋,并非官方敕封,属于道教神封,却流传甚广,后来居上。假设在大观之前就已经存在,那么大观整顿中或有收敛,朝廷随后用二郎的真人之封表示官方态度,会不会就是针对非官方乱封二郎真君现象的一种对策呢?

3、北宋末徽宗封二郎为昭惠灵显真人,给了此后二郎神升封为昭惠真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原始胚胎,但是可惜,没有孵化孕育出来,而胎死腹中了。也可见,请源妙道真君,并非官方敕封,如果是北宋末年有二郎神的真君官方称呼,按照从真人到真君的发展路径与法理逻辑,二郎神就算最后成了真君,也应该叫昭惠灵显真君才是。因为直到南宋,官方都还在沿用二郎神的北宋封号昭惠这个词根。何况,昭惠真人指的是李氏二郎,而妙道真君指的是赵氏二郎,而两宋政府所承认的只是李氏二郎。

4、两宋之间假托唐代柳宗元的鼓吹赵昱为二郎神的舆论也日益广播,而逐渐成为社会观念之一种。在赵昱二郎神的传播要素中,不仅有唐太宗赐神勇大将军,唐玄宗入蜀加封赤城王、显应侯。还有言之凿凿的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加封清源妙道真君。但是此类封号不见于官方诏令与正史记载。所以理应就是宗教社团的神封所谓神封,就是并非朝廷颁发,而是宗教社团所推广所传播者。到了后来,二郎神的神封中,更有”后期万天川主惠民大天尊(《太上说川主灵应真经》·见民国四年抄本);川主惠民大帝;万天川主左丞相、崇应惠民大帝、赤城文宣武烈,承积广惠,义勇显英王、清源妙道真君、北帝御前左丞相,统领三元九州兵马,节制城隍土地、赤县神州都城隍、九千世界总土地都辖龙神地脉等等。(参见《正一教清微风雷院·玄皇政正教经》)。

5、假设徽宗时代,大观整顿之前,道教社团就已经将二郎神按照宗教神封的级别,已经称为清源道德真君,而在官方的序列中,大观之后,二郎也才只是真人。由此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错乱。这两种局面并存而造成社会观念混乱的状态,会不会就导致了南宋的大儒朱熹,也脱口说出了二郎神的民间神封,而没有去甄别朝廷官诏的区别呢?值得继续思考。(未完待续)

原创版权,违者必究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欢迎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来源:乐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