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电动剃须刀产品,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品牌都是飞利浦、飞科等。尽管整个市场早已被传统巨头抢占了大部分的份额,有色剃须刀仍然实现了异军突起。
撰文|H.H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提起电动剃须刀产品,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品牌都是飞利浦、飞科等。尽管整个市场早已被传统巨头抢占了大部分的份额,有色剃须刀仍然实现了异军突起。
作为一家专注于设计和生产迷你剃须刀的新品牌,有色从推出首款电动剃须刀产品开始,就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成立第二年营收超过3.5亿,入驻线下门店6000多家,时至今日有色剃须刀已经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注重差异化设计的有色无疑给早就固化的电动剃须刀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只是当飞科等传统剃须刀品牌回过神来,再加上行业内新选手的入局,有色剃须刀在未来又能达到什么高度呢?
剃须刀界走出的潮流单品
作为男性个人护理市场中的必备产品,没想到从早已被各大巨头牢牢把持的剃须刀圈跑出了一款潮流单品。
公开资料显示,有色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设计生产剃须刀等个人护理产品的本土品牌。要知道,在当时国内的剃须刀市场早已被飞科、松下等品牌垄断,巨头们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70%。
不过和市面上大多数看起来像上世纪产物的产品不同,有色所推出的迷你剃须刀产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创新,包括表面材质,机身线条和色彩搭配等,材质方面采用全金属机身,外观设计上也相当小巧,和传统剃须刀产品相比让不少消费者眼前一亮。
图源:有色官方微博
据有色创始人经超此前接受采访时的表述,“在做迷你剃须刀时连市场调研都没有做完,根据结果反馈,无论如何压缩有色剃须刀的成本都要比传统品牌定价高很多,没想到推向市场后反响远超预期”。
数据显示,有色剃须刀的首款迷你系列一上线就卖出了500万件,2020年时GMV达到了3.5亿元。同时在海外市场,有色通过亚马逊大客户计划将产品推向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年营收已经超过5亿元,拥有600万用户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出众设计,有色剃须刀还获得了德国红点奖、iF奖等多个国际设计大奖。
把一个大多数人只追求其功能属性、看起来千篇一律的剃须刀产品能够顺利卖爆,体现出了有色对设计和潮流的把控。
事实上,设计师出身的创始人经超从一开始就立志绝对不走传统品牌的老路,如飞利浦和飞科等巨头往往凭借自身技术实力在材料和防水性能方面下功夫,有色剃须刀避开正面竞争主打精致外观,将其产品作为朋友之间相互的礼物赠送。
不仅如此,在追求年轻化方面,有色剃须刀还和包括宝可梦、赏金猎人等在内的各大IP进行联名合作、签约当红流量明星王一博作为品牌代言人。
图源:有色官方微博
渠道方面,目前有色入驻精品店、机场店和潮玩店等线下终端已经超过6000家。对此,创始人经超表示,“传统的陈列方式成本过高,效果也不见得有多理想,放在精品店等渠道反而更加匹配有色的目标消费群体,毕竟迷你剃须刀产品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兴趣消费”。
足够吸引消费者的产品、更具针对性的营销,如果再加上迷你剃须刀原本就自带的便携属性,有色能够从巨头林立的剃须刀市场突出重围也就不足为奇了。
时至今日,有色剃须刀已经成为男性个人护理市场不容忽视的一匹黑马,接下来的目标是将其做成更为大众所熟知的品牌,同时还要更多的走向海外市场。
所有产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有色剃须刀能够逆势突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认真做产品的初心。毕竟在早已被各大巨头瓜分的成熟市场,很少有品牌敢再去做一个颠覆者。
以曾经的“电动剃须刀一哥”飞科为例,1999年飞科电器正式成立并成功研发国内第1款双头螺旋式剃须刀。凭借着入局早和铺天盖地的营销推广,飞科一路攻城掠地并在2007年通过疯狂的并购实现实力壮大,2009~2012年飞科剃须刀已经成为国内行业中的领军者,也是唯一能够和飞利浦一较高下的本土品牌。
图源:飞科官方微博
2016年4月飞科电器成功登陆上海交易所,成为国内首个小家电上市公司。只可惜好景不长,2018年时飞科还能够以超过6500万台的销量占据着45%的市场份额,到2019年销量明显下滑,2020年市场份额占比已不足35%。
据此前飞科电器所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全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64亿,同比下滑54.45%,这也是飞科自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表现。
在这之中,重营销、轻研发的经营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飞科进一步向上突破。毕竟当品牌大到一定规模,又有谁会想着主动走出舒适圈呢?也正是行业巨头们的“不思进取”,给了有色等新品牌的机会,最终凭借着重新做产品的差异化路线顺利突出重围。
无独有偶,立志要重新做基础产品的品牌之中绕不过去的还有徕芬。徕芬创始人叶洪新此前曾多次表示,“所有产品都值得重新做10遍”。
事实上,在整个吹风机市场,戴森早年前凭借对高速吹风机这一品类的开创,一度拿下了大部分的高端吹风机市场份额,彼时街边理发店中用戴森吹风机都能让消费者高看不少。徕芬作为平替产品的出现,给了戴森当头一棒。
2021年初,徕芬推出了首款高速吹风机,在当年底销售额便成功破亿,2023年莱芬高速吹风机的累计销售额更是超过32亿。就在2024年双11期间,徕芬的总销量突破90万台,销售额超过5亿元。
在这之外,徕芬还重做了电动牙刷产品。从2023年10月发布首款电动牙刷产品后到现在,相关产品的累计销量超过240万支。
不可否认,徕芬的成功离不开对行业巨头戴森的模仿,时至今日徕芬吹风机仍然被不少消费者称为“戴森平替”。不过当消费者日趋理性、不再愿意为品牌溢价支付成本,若能以更具性价比的价格买到在功能属性方面和高端品牌大差不差的产品,何乐而不为呢?
有着类似举动的,还包括主打服装品类的蕉内等品牌。
从这个角度出发,有色剃须刀同样主打重做基本款,虽说售价和行业巨头们相比并不算便宜,不过同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上升路线。
能否抓住崛起的男性个护市场?
某种程度上,有色剃须刀能够大卖,和逐步崛起的男性个人护理市场也有着较大关系。
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男性个护市场规模约为124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7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6%。同时在消费种类方面,男性个人护理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开始的剃须逐步扩张至包括美妆、护肤等在内的多个方面。
据魔镜洞察所给出的数据,2024年,我国男士护肤类目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中的销售额超过90亿,其中需求日益多样且专业的90后和00后成为消费主力。
当然,在这之中便携式电动剃须刀的增长同样不容忽视。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便携式电动剃须刀刚刚打入剃须刀市场,全年市场份额只有2.3%。随着产品不断更新迭代,以及消费者对电动剃须刀逐渐赋予的送礼物等社交属性,便携式电动剃须刀的热度水涨船高,这也给了有色等剃须刀品牌机会。
图源:有色官方微博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便携式电动剃须刀已经连续4年实现正增长,2024年线上零售额占比达25.3%。
不过虽然有色剃须刀凭借独具一格的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的营销定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就能够一片坦途,毕竟在剃须刀这个市场各大品牌之间本身也没有太多秘密可言。
首先来看老牌剃须刀巨头飞科,此前飞科就推出了一款迷你型的“小飞碟”剃须刀产品,该产品主要以可随身携带的小巧设计、高转速马达及增加剃须面积的弧面双环刀网出圈,全身可水洗。更惊喜的是其产品售价,普通款只需要199元即可买到,如果叠加大促优惠和国补价格只会更低。
3月20日,在AWE2025博览会上飞科又推出了全新产品“F001机甲酷酷剃须刀”。将机身和二次元融合在一起,全身合金材质,超薄机身同样主打便携特性。除此之外,还有开启双电直驱时代的“U1剃须刀”,宣称4000转高频转速每分钟可切割胡须14万次。
图源:飞科官方微博
后起之秀徕芬在高速吹风机和电动牙刷市场取得成功后,也开始涉足电动剃须刀市场。早在去年夏天,徕芬创始人叶洪新就表示公司将会推出一款全新的电动剃须刀产品,新产品采用了和磁悬浮列车、航母弹射装置同款的电机技术。
当新品成功推向市场,徕芬也就完成了在个人护理领域吹风机、电动牙刷和剃须刀等三大品类的布局。
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涌入,卷核心技术、卷产品设计、卷联名营销等状况只会愈演愈烈。虽然男性个人护理市场的发展仍然处在上升通道,但当有色剃须刀的优势逐步被抹平,想要抓住机会并不容易。
对品牌自身而言,能做的便是在紧跟消费市场趋势的前提下,不断在研发端进行投入并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被竞争对手们挤下牌桌。接下来,就看有色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了。
来源:D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