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池安全事故无法避免,雷军要如何真诚?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3 09:20 2

摘要:2025年3月29日晚,一辆搭载三名女大学生的小米SU7在安徽德上高速失控撞击护栏,瞬间爆燃起火,车内三人最终被活活烧死。

O1

一场智驾引发的悲剧

2025年3月29日晚,一辆搭载三名女大学生的小米SU7在安徽德上高速失控撞击护栏,瞬间爆燃起火,车内三人最终被活活烧死。

据官方通报,事故前车辆以116km/h启用NOA智驾功能,仅提前2秒发出风险提示,驾驶员紧急接管后仍以97km/h撞向水泥桩。

这起事故不仅撕开了智能驾驶的“安全滤镜”,也让小米引以为傲的“五星安全”评分沦为舆论漩涡。

O2

销量与“真诚”的割裂

小米SU7自上市以来销量亮眼,3月逼近3万辆。雷军曾以“真诚是必杀技”打造品牌形象,直播中反复强调“手扶方向盘”的智驾安全准则。

然而,事故后小米的回应却显矛盾:一方面公布详细数据,称“反应迅速”;另一方面,家属称“三天未获慰问”,雷军更迟至4月1日才公开哀悼。销量神话与事故处理的温差,让“真诚”二字显得苍白。

O3

电池安全:一场无法回避的生死局

新能源车碰撞后爆燃的惨剧并非孤例。笔者认为,作为电车“心脏”的电池,其本质仍然是属于大的能量体,而其内部材料结构变化的微观复杂性,也决定了“零着火”不可避免。

另有专家指出,锂电池受撞击易引发“热失控”,电解液分解释放氧气,火势远超燃油车。更令人心惊的是,行业普遍将隐藏式门把手作为卖点,却屡次因断电锁死阻断逃生通道——特斯拉、问界均发生过类似悲剧。

O4

后记

当车企将“智驾”包装成科技信仰,事故责任却总归于“驾驶员未及时接管”。若安全注定是概率问题,企业该如何用“真诚”重建信任?这场悲剧拷问的不仅是小米,更是整个行业的伦理底线——当生命成为技术试错的代价,狂飙的造车新势力,是否该踩一脚刹车?

来源:带点文艺糟粕的理工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