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瘦如柴、全身涂白、满嘴假牙,内娱畸形审美什么时候是个头?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3 09:18 2

摘要: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第一是剧情一坨、第二是毫无演技、第三是服化道烂、第四就是演员的造型。嘶,真的越来越“别致”了。虽然没有到欧美那种“ZZ正确”级别的惊心动魄感,但还是扑面而来一股让人绷不住的逆天感。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问个问题,大家有多久没在电视上看完一部完整的电视剧了,为什么变得不爱看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第一是剧情一坨、第二是毫无演技、第三是服化道烂、第四就是演员的造型。嘶,真的越来越“别致”了。虽然没有到欧美那种“ZZ正确”级别的惊心动魄感,但还是扑面而来一股让人绷不住的逆天感。

常见的有白幼瘦,看起来就营养不良,而孤拐脸更是在cosplay猴子,粘上毛能去峨眉山以假乱真。甚至,有些“古装”剧,专门搞一个野蛮人发型配大额头,不禁让人好奇,这还是人类审美吗?内娱什么时候变成这幅德行了?畸形审美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原因,一共有3个方面,下面就让我们来侃一侃。

第一方面:万年不变的极端流行

这一点,是根源。

什么叫流行?就是大家都在热衷于一件事,而你偏偏啥都不知道,落后了所有人。为了能保证自己合群,就得想办法跟着模仿,不然连别人说的话都听不懂,现在很多烂梗也是流行的一环。

最极端的例子,不就是皇帝的新衣吗?人人都说他穿的好看,偏偏小孩嘲讽皇帝光着腚,要是放现在的内娱,小孩得被极端人群喷到怀疑人生。因为大家都在追求这种流行,你非得说他不好看,那不就无形中挡了别人的财路?

比如白幼瘦,这玩意是谁宣传的?自然是日韩那股潮流风刮过来的,但当年的审美远没有这么抽象,好多婴儿肥的脸,也都被大家夸赞。可是,咋说呢,当审美可以赚钱的时候,那么很多人就要不可避免的被影响了。

洁白的肤色,很多人都追求,但白起来哪有那么容易?不仅要在吃上忌口,还要学会护肤,勤洗脸、勤洗手。只不过,由于体质原因,很多人白不起来,慢慢也就放弃了。可这么一块巨大的市场,商人会放弃吗?你们不美白,不购买产品,我们怎么赚钱?

于是,商人就要找人来宣传了,而最好的人选,自然是流量明星。甭管漂不漂亮,只要上镜,只要人的知名度够高,那就没什么问题。然后,等产品的“效果”打出去了,再继续营销白到什么程度算白,有多白,商人来为你定义。

所以啊,当一件事被曲解的时候,那么本质就变味了。白、幼、瘦仨加起来,都是同一种道理。他们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宣传什么叫做“流行”。而明星效应很管用,比如你在店里买东西,商家会说“要不要选这个,现在这款很流行的,XXX明星用的同款。”

如果别人买了,你却不买,是不是赶不上流行了?可你要是买了,又担心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关键是价格并不便宜。但是,为了追赶明星同款的流行,还是得咬咬牙。等到了真发现没有效果的时候,很少有人会站出来,一是怕丢脸,二是觉得麻烦。

因此,审美被别人定义和统一的时候,普通人是无力改变的。比如某款中分头,抗战时候的汉奸,就特别热衷,一战时候的英国人,也有追捧的。但是,扪心自问,这种真的好看吗?或许一千人一个人看法,但某些发型,真的能够给人带来猥琐的气质。

可是,这玩意是流行啊,你敢说它难看?内娱都有giegie代言,小心喷的你上不了网。因为,极端的流行,会让很多爱跟风的人模仿,你说不好看,他们自动代入,觉得你骂他们丑,能不急眼吗?

第二方面:学坏事没有门槛

孤拐脸的审美,是最让人看不懂的,你又不是要去演西游记,整这么幽默干什么?还有“古装”的发型,不是学野人披头散发,就是整几个非常难看的辫子绕起来,古人都没你们化妆师会玩,至于服化道,拿来和戏曲比,都是侮辱人家了。

翻看以前的剧,虽然也有难绷的发型,但很多是恰到好处用来遮瑕的,一些古装剧还流行飘逸感。靠着演员的颜值和演技,大家都能忽略这些小问题。而且以前的衣服,也都是有各种颜色的,现在整“古装”望过去一片白,你这是拍戏还是上坟呐?

鉴定为,学坏事学的,学好不容易,学坏是没有门槛的。特别是学这种极端的造型审美,而且加上全球化、多元化的效果之后,能给人看的吐血三升。

说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拿国外的明星举个例,反正这种蠢事,大多都是歪风吹来的。

例子是梅根,演变1和变2的。当年她有多么好看,相信各位男同胞,都没法将眼珠子移开。那健康的皮肤、漂亮的脸蛋,and盈盈一握的细腰,尤其是她一笑起来,瞬间觉得自己被治愈了。而且,梅根的演技很有代入感,抱着枪和铁皮壳子干架的美女,谁不爱看?

但是,你再看近几年的梅根,还会觉得她好看吗?原本多有特色的一张脸啊,非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产生容貌焦虑,去学卡戴珊……穿衣风格,更是无力吐槽了。

脸都能这样改,更何况是服装和化妆呢?特别是有了参考的情况下,学坏真的太容易了。可既然变丑了,为什么要学呢?因为丑也有流量,也有讨论度,而且讨论度可能会直线爆棚,一旦有更多的人争相学习,那么审美基本得完蛋。

比如XXX明星被说牙不好看,要照着XXX的整才完美,观众还在一旁拱火,你说她到底是整还是不整?如果不整,不就是和观众过不去,跟不上审美吗?但如果整了,就会被观众形容“听劝”,还能获得更高的人气,将来能赚更多的钱,所以肯定得选后者。

于是,不少人整牙,还去倒腾烤瓷版本的。少说都是几百万的生意,可能做出来效果好的,很少。而普遍现象,都给做出了孤拐脸的前兆,但这种会导致表情变得僵硬,就跟脸上贴了个面具一样。可惜啊,他们没有六老师那种出神入化的演技,光靠眼睛,做不到火眼金睛,最多做个沙眼子。

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跟着学坏,甚至不惜整容整残了的。为了达到标准,为了收获人气,他们都拼了,可观众看傻眼了啊。极端的人是一部分,大部分路人对饭圈不感兴趣,只想看电视时候赏心悦目,对奇葩不感兴趣,因为大家不瞎啊。

离谱的是,这种风气在蔓延,像是抗日剧里面都出现了整容脸了,而且他们的据点,都是在五星级酒店取材。不禁让人感叹,才多少年啊,都敢这么乱改?这不是坏又叫什么?国外的糟粕,学的真叫一个灵动,到头来真正倒霉的,还是观众,你们为什么要伤害大家的眼睛?

第三方面:双重标准的魔法对轰

人的审美不同,有人觉得好看,有人觉得难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因此吵起来。比方说,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看法,你反对我,那你就是双标!我反对你?你要是不瞎,我能反对你吗?

常见的魔法对轰方式有5个点:典、绷、乐、笑、急。

但是,当红的流量明星,反倒是不会被冲垮,因为背后有团队发力,他们会找来一群特别能吵架的选手,阴阳怪气的带偏审美。反倒是年龄变大,却没有什么代表作品镇得住场子,又决定继续混下去的那种,经常会闹出双标的魔法对轰。

比如,导演为了博眼球,让XXX女明星来剧里饰演一个少年公主,40岁演15岁。如果该演员的演技撑不住,会被观众喷死,而一部分粉丝则会和对方互骂,让这种畸形的审美,逐渐成为“主流”,其他的导演也会借鉴。原来,这种最有话题啊,整,狠狠的整!

再说个比较正面的例子,米雪很多人都认识,她也在一把年纪的时候演过少女,就是倚天的殷素素,但观众都没有拿年龄说事,因为演技太好了,真的像是少女谈恋爱一般。而她搭档的刘松仁,和他加一起都快赶上百岁老人了,依然被大家夸赞少年感的风度翩翩。

现在搞成对喷的局面,一是导演的恶趣味,二是化妆和服装的拉胯,三则是演员不中用,真能用演技征服观众,夸赞的声音绝对比骂声多。可是,他们不愿意努力,尤其是看到那么高的讨论热度,以及导演开出的票子后,就更没有其他想法了。

当强行夸赞的声音,盖过一般人的审美后,那不好看的也变成美若天仙了。当然,过度将一个演技好的人捧得太高,也不是好事,因为圈内人不会去思考如何提升演技,而是模仿XXX的妆容,觉得这人肯定是这么做才好看的,毕竟他们的粉丝也都是这么说的。

为了能达到一套他人定义的标准和审美,他们完全忘记了一个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将畸形的审美传播开来。许多人为了模仿,不惜过度节食减肥,让本就充满了压力的生活,额外增加了一丝焦虑,甚至是牺牲了健康。可人的身体,本来就不是铁打的,谁又能经得起这么折腾呢?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是见到了很多美女帅哥的,他们既有颜值,又能保证演技,所以才会对现在的圈子嗤之以鼻。尤其是这群人带偏了审美。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有主见,不要盲目的模仿。流行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也希望能够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形象监管,多给社会提供一些正能量,别整这些抽象的。

还是那句话,观众从来都不瞎,你再这么乱整下去,迟早有一天黄咯。到时候再想找观众买单?对不起,咱们真的不熟。

来源:流心影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