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事西畴”,源自陶公的《归去来兮辞》,诉说着辞官归农的恬淡。仰望着这块历经岁月的匾额,仿佛穿越千年,随陶公一同站在西畴的田埂上。清晨,踏着朝阳,扛着农具走向希望的田野;傍晚,披着余晖,牵着老牛悠然踏上归途。远离官场纷争的漩涡,在自然的怀抱里,每一寸土地都承载
西畴之悟
几天前,老宁来到山西稷山的阳城村,这座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名村,处处弥漫着古朴的韵味。漫步其间,不经意间,一块木质门匾映入眼帘——“有事西畴”。
老宁的心瞬间被触动。退休后,远离了工作的忙碌,却在城市的喧嚣和生活的变幻中时有迷茫和恐慌。此刻,这四个字宛如一道光照进心间。
“有事西畴”,源自陶公的《归去来兮辞》,诉说着辞官归农的恬淡。仰望着这块历经岁月的匾额,仿佛穿越千年,随陶公一同站在西畴的田埂上。清晨,踏着朝阳,扛着农具走向希望的田野;傍晚,披着余晖,牵着老牛悠然踏上归途。远离官场纷争的漩涡,在自然的怀抱里,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生活最本真的向往。
“有事西畴”,不只是对田园劳作的描绘,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块匾额提醒人们,要学会在忙碌中寻得宁静,于繁华处坚守内心的美好。
如今,人过六十进入日暮之年,羡慕陶公般的消遣,渴望开辟一片属于自己“西畴”。或许没有真正的田园可耕,但可以在精神的土地上播种、耕耘,收获内心的平和。这块在阳城村邂逅的匾额,将成为老宁余生的指引。
来源:老宁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