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日,歌手黄霄雲翻唱华晨宇代表作《烟火里的尘埃》引发轩然大波。尽管已获翻唱授权,但华晨宇粉丝质疑歌曲尾声“吟唱”部分涉嫌侵权,版权方称“未被告知细节”。这场争议瞬间点燃全网,音乐改编的版权边界再成焦点。
导语
4月1日,歌手黄霄雲翻唱华晨宇代表作《烟火里的尘埃》引发轩然大波。尽管已获翻唱授权,但华晨宇粉丝质疑歌曲尾声“吟唱”部分涉嫌侵权,版权方称“未被告知细节”。这场争议瞬间点燃全网,音乐改编的版权边界再成焦点。
正文
(1)详细报道:争议吟唱从何而来?粉丝、版权方各执一词
4月1日凌晨,黄霄雲在某音乐综艺中重新演绎《烟火里的尘埃》,其在高潮部分加入长达30秒的即兴吟唱,视频播放量迅速破千万。然而,华晨宇粉丝指出:原版尾声的“无词吟唱”是华晨宇2014年创作时的独创设计,且此次翻唱改编未在授权范围内。
时间线梳理:
3月28日:节目组官宣黄霄雲将翻唱该曲,称“已获版权方正规授权”;
3月30日:华晨宇工作室转发预告微博,未提及改编细节;
4月1日节目播出后:粉丝发现吟唱部分与原版高度相似,发起“尊重原创”话题,24小时内阅读量超2亿。
版权方回应:歌曲版权代理公司“火星音乐”向媒体表示:“授权范围仅限词曲使用,未涵盖华晨宇个人演绎的特定段落。”黄霄雲团队则回应称:“吟唱为即兴发挥,不存在抄袭意图。”
(2)背景信息:从“神曲”到“雷区”,音乐改编为何屡惹争议?
《烟火里的尘埃》的“灵魂印记”:
该曲由华晨宇与音乐人林夕合作,2014年发行后成为其标志性作品,尾声吟唱被乐评人称为“撕裂式情感表达”;
华晨宇曾在采访中透露,吟唱部分“完全即兴,录音时一气呵成”,未写入乐谱。
翻唱授权潜规则:
根据《著作权法》,翻唱需获得词曲版权方许可,但表演者的独创演绎(如编曲、即兴段落)可能涉及“邻接权”。2021年,李健翻唱《传奇》因保留王菲版本的转音被原唱方起诉,最终赔偿80万元。此次争议中,华晨宇粉丝主张:“吟唱属于表演者独创内容,应单独获得授权。”
黄霄雲的“改编争议史”:
2022年,其在综艺中改编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因加入歌剧唱腔被部分网友批评“破坏原曲意境”;
此次事件后,有业内人士爆料:“节目组为制造话题,常刻意保留争议性改编。”
(3)官方回应:法律战一触即发?多方紧急发声
华晨宇工作室:4月2日发布声明,要求节目组“24小时内删除涉及争议片段”,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
节目组:回应称“尊重原创,正与版权方协商解决方案”;
法律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指出,“若吟唱被认定为华晨宇表演的独创性表达,黄霄雲团队可能构成侵权”。
结语
当情怀遇上版权,翻唱究竟是致敬还是越界?若“即兴创作”需为“历史版本”买单,音乐翻新的空间还剩多少?
【互动话题】
你认为黄霄雲的吟唱是否侵权?音乐改编的“致敬”与“抄袭”边界何在?欢迎在评论区理性讨论!
来源:爸爸的小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