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少人清明前后急着下种,结果不是种子烂地里,就是苗长得跟豆芽菜似的,好不容易结几个茄子还又小又硬。
种茄子这事看着简单,其实门道多着呢!
多少人清明前后急着下种,结果不是种子烂地里,就是苗长得跟豆芽菜似的,好不容易结几个茄子还又小又硬。
作为一个种了十几年茄子的老农民,下面我给大家说道说道。
茄子种子的萌发像在走台阶,每个温度段都有讲究。
25℃是启动线,这时候种子开始吸水膨胀,种皮逐渐软化。
最适合出芽的温度带在28-32℃之间,胚根能在36小时内破壳而出。
当温度超过35℃,种子呼吸作用过旺,储存的养分消耗太快,容易形成弱苗。
有个老法子很实用——用温度计插进苗床五厘米深,早晚各测一次,取平均值最准。
北方春播常见地温不够,可以在地面铺层松针,既能保温又能防杂草。
种子处理时,用粗布包着在井水里浸两小时,再转到温水里泡八小时,中间换三次水。
南方潮湿地区要防霉变,拌种时用灶膛灰混细沙,比例按三比一调配。播种后盖层竹炭粉,既能吸水又能调节酸碱度。
黄河流域要看桃树落花,当最后一批花瓣掉光时,土温正好稳定在15℃以上。
播种前用土法测温:埋个土豆在播种深度,三天后挖出来看发芽情况。
长江中下游阴雨多,重点做排水。垄沟要挖成交叉网格状,沟深超过三十厘米。
播种时每穴放三粒种子,呈三角形排列,覆土厚度不超过两指宽。
云贵高原昼夜温差大,播种要选连续晴天。
看山脚的野油菜开花程度,当花朵开到七成时最保险。
播种后搭简易遮阳棚,早晚各揭开两小时通风。
东北地区得等榆钱长到指甲盖大,这时候霜冻风险基本解除。
播种前翻地晒土,用铁耙把土块敲碎成黄豆大小,有利保墒升温。
移栽定植讲究方位:
苗坨要斜着放坑里,茎秆朝南歪15度,这样下午的太阳正好晒到根部。
培土时要分三次压实,每填层土就轻轻拍三下,既保墒又透气。
追肥要看叶片变化:追肥要看叶子长势,等第五片真叶完全展开时,在东侧挖个月牙沟,埋上腐熟的羊粪拌谷壳。这个位置施肥能让根往深处扎,夏天抗旱能力特别强。
整枝打杈有讲究:门茄坐住后,留两个最壮的侧枝,其他小芽趁早抹掉。结果期每周摘次老叶,从下往上留六片好叶子就行。
防虫用土法最安全:看见红蜘蛛就煮锅辣椒水晾凉了喷叶背,连喷三天准见效。雨季前撒层麦麸,既能防蜗牛又能补钾肥。
结尾:
按这个方子种茄子,保准结得茄子紫得发亮!
如果你也有种植茄子的经验,可以分享一下,让更多人种出好茄子。
来源:益谈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