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梓涵”已成过去式,老师们崩溃!新一批烂大街名字再次来袭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3 10:29 2

摘要:那会儿,“子涵”“梓涵”“子轩”“浩宇”这些名字满天飞,听着顺耳,写着也好看。

编辑:JJ

名字作为每个人独有的象征,不仅是父辈母辈对于其的美好祝愿,

从一定角度上还有一些特殊的时代意义。

就比如笔者父母那辈,男的可能就是“勇、君、伟、强、刚”,

女的就是“丽、艳、敏、芳、静”。

但是如今小孩的名字可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

比前几年“子轩、浩轩”之类的要怪得多。

前些年,街上随便喊一声“梓涵”,准有好几个小孩回头。

那会儿,“子涵”“梓涵”“子轩”“浩宇”这些名字满天飞,听着顺耳,写着也好看。

家长们都觉得这名字有文化,读起来带劲儿,孩子叫着也像回事儿。

学校里一查名册,十个里有三四个撞名,老师点名都得加个“男”或者“女”区分开。

那时候,名字还算正常,顶多重得让人头晕,可好歹不乱来。

可这两年,风向变了,“梓涵”这波热潮慢慢退下去,家长们开始不走寻常路。

有的往生僻字上钻,弄出“禤靐龘”“愔嫕”这种字典都翻不下的名字,笔画多得像画画。

有的直接拿网红热词开玩笑,“马上”“史珍香”“王者荣耀”都上了户口本。

还有家长干脆把俩姓拼一块儿,“王陈婷婷”“周魏俊杰”听着像报菜名。

这帮名字一出来,老师瞧着名册直挠头,孩子听着自己名字也皱眉。

名字这东西,从“梓涵”那拨齐刷刷的潮流,硬是拐到了奇葩满地的路子。

这变化来得快,学校里名册一翻,啥名都有。

以前是“梓涵”霸屏,现在是怪名扎堆。

家长们不满足于撞名,想让孩子独一份,可这独法,愣是把正常名字整没了。

这新风潮一刮,教室里热闹了,可苦日子也跟着来了。

这新名字一多,麻烦就大了。

拿“禤靐龘”来说,三个字加起来上百画,孩子拿笔写名字,胳膊都得酸。

考试发卷子,别人都开始答题了,这孩子还在第一行磨名字,

笔画一横一竖画半天,卷子发下来都凉了。

老师教他写名,翻字典翻得眼花,教一半还得喘口气。

学校填表更头疼,电脑打不出这字,老师得手写,

写错了还得重来,校长盯着表瞧半天,也不敢随便念。

热词名字也好不到哪儿去。叫“马上”的,

上课老师喊一句“马上站起来”,全班哄笑,孩子脸红得像番茄。

广播喊“马上到政教处”,教室里笑声能传到走廊。

这名字听着像命令,孩子听着却像笑话,心里那股别扭劲儿,估计藏都藏不住。

还有“史珍香”,女孩叫这名,老师点名都得憋着笑,

同学听着就捂嘴,课间一堆人围着起哄。

她站那儿,低着头,估计心里早就翻江倒海了。

老师也跟着遭殃,点名册一打开,碰上“愔嫕”“飒纚”,站讲台上愣是卡壳。

字典翻了半天,也不敢确定咋念,怕念错了丢面子。

有的家长还自己造字,老师盯着那字,

脑子一片空白,总不能当着全班说不认识吧。

学校开会念获奖名单,领导念到“王者荣耀”。

底下学生笑得桌子直晃,台上领导脸僵着,硬着头皮往下念。

这名字一多,课堂上点个名都像闯关,老师累得慌,孩子听着也难受。

这名字的麻烦,不光在学校里闹腾,长大了更跑不掉。

小时候,老师怕尴尬,点名老绕着走,上课提问不敢喊,活动名单也尽量避开。

孩子站讲台上回答问题,底下笑一声,老师赶紧岔开话题。

这么下去,孩子话都少了,站那儿老低头,慢慢就不爱凑热闹。

学校里机会少抓几回,胆子小几回,长大了心里那股子怯劲儿,估计就甩不掉。

等出了校门,找工作也悬。简历一递,

面试官瞧见“史珍香”“王者荣耀”,眉头一皱,嘴边憋着笑。

人家聊专业聊经验,轮到这名字,话题全歪到名上了。

面试完,人家记不住你说了啥,就记得你叫啥。

进了公司,同事聚一块儿聊天,喊一声“马上”,全屋子回头,笑声一浪接一浪。

开会点名,领导念到“禤靐龘”,卡了半天,底下人全盯着看,场面冷得像冰。

这名字一响,工作里那点正经劲儿,全被笑没了。

到了谈婚论嫁,更麻烦。俩人聊得挺好,互相瞧着也顺眼,可一报名字,

“周魏俊杰”一出口,对方愣了半秒,笑得差点呛水。

婚礼请柬一发,宾客瞧见“王陈婷婷”,

台下笑声盖过音乐,新人站台上,脸都挂不住。

名字这东西,带着一辈子,年轻时笑笑就算了,

老了还被人拿来开涮,心里那滋味,谁受得了。

这路走下来,名字不光是叫法,还是个坎。

这名字咋就这么怪了?还得从家长身上找根儿。

以前“建国”“复兴”那拨,图的是时代味儿,

后来“梓涵”“子轩”流行,求的是好听又有文化。

可现在,名字重得太多,家长不干了,非得让孩子独一份。

有的翻字典找怪字,“禤靐龘”这种一写,别人准记一辈子。

有的拿热词玩梗,“史珍香”“马上”听着乐呵,自己先笑开了。

他们图个新鲜,觉得自己孩子跟别人不一样,心里那股得意劲儿,挡都挡不住。

现在学校多,孩子多,家长都怕自己孩子淹在人堆里。

考个好学校,得有点特别的,名字一喊,得让人记住。

他们盯着屏幕翻热词,翻字典找怪字,

心里想着,这名一响,孩子准出挑。

可这出挑,愣是把孩子跟老师都折腾得够呛。

这风潮一刮,名字越玩越野,家长乐在其中,孩子却苦在后头。

这事儿闹得太大,民政局也坐不住了。

现在户口登记有新规矩,奇葩名字不让上了。

生僻字堆出来的,热词玩梗的,直接挡在门外。

学校老师松了口气,孩子写名字也不用画半天画了。

这规矩一出,怪名少了不少,家长想玩也得收着点。

可名字这东西,光靠堵不行,还得有点路子。

有家长开始往古诗里找灵感。

“江枫渔火对愁眠”里掏出“枫眠”,

“乱把白云揉碎”里弄出“醉云”,听着顺耳,写着也好看。

这名字不光好叫,还有点文化味儿,孩子背着也不掉面子。

星爷周星驰的名字来源也是古文

还有家长从自个儿经历里挖,

“鸣山”是自己的发家地,“思杭”是当年两人相遇的城市。

这方法听着简单,名字却不重,孩子叫着也像回事儿。

名字作为要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事情,

取名这件事情上确实要慎重一点。

尤其中国人对于取名这件事上还格外重视,

切勿为了一时新潮,给孩子取一个“奇葩”的名字。

这可能在孩子之后的人生中,给他造成困扰,给他年幼的内心造成阴影。

一个与众不同且有特别意义的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确实是一件不错的幸事。

您对孩子起名字这件事上,又有什么特殊的妙招么?

欢迎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分享!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光明时评:名字扎堆,谁限制了父母的想象力》

环球网:《中国人不同年代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你身边有哪个?》

来源:奇观历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