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摘要:企业战略决定了企业架构,同理,数据战略决定了数据架构,数据战略从全局的角度审视资源体系,从而形成全面、有效的数据管控体系,才能确保数据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企业战略决定了企业架构,同理,数据战略决定了数据架构,数据战略从全局的角度审视资源体系,从而形成全面、有效的数据管控体系,才能确保数据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什么是数据管控体系?数据管控体系是以数据治理为宗旨,形成的以组织框架和数据能力人员为核心的,为促进组织数据治理制度、流程、标准等协同发展和数据治理业务有序推进,通过有效绩效管理模式而实现数据运营的一套机制。其本质是组织架构设计、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制度支撑体系的确立,保障数据战略的实施。
因此,一般意义上,组织想要取得数据治理的成功,数据管控体系的建立是是必不可少,是根本中的根本。通过数据管控体系的确立,为数据治理活动提供人才团队、规范制度、流程与文化等基础保障。
数据战略决定了数据架构的目标,数据管控体系的设计为数据战略的实现提供组织保障。因此,通过数据管控体系的构建,相当于从企业管理的视角,分出一部分数据管理的权力,推动企业数据战略落地,进而支撑企业战略的实施。
此外。通过数据治理管控体系的构建,逐步落实数据治理中数据标准、元数据、数据建模、数据集成、数据生命周期、数据质量、数据开放、数据安全及数据应用等多个领域事项的开展,进而加强数据共享利用以及开放,促进数据资产要素市场化的进程,也有助于有效支撑组织业务规划和企业战略的实现。
一般来说,组织的数据管控体系包括数据治理的组织架构、制度规范、执行流程、人才培养、绩效体系、标准体系、数据文化、数据运营等内容。
1、组织架构
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是指组织中涉及数据治理各项职能活动人员的组织方式。治理工作的组织架构通常会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形成各司其职的专业化团队,并基于标准规范和执行流程等进行保障,推动有效沟通和协作。数据治理工作一般是跨部门、跨专业协作完成,在专职人员配备的基础上,通过虚拟团队达到执行目的,则组织架构设计和职责划分等就需要经过合理设计,这样才能为数据治理各项工作的落地实施夯实基础。
2、机制、制度与规范
管理机制是组织管理层为推动数据治理工作,形成的关于决策、监督、认责、沟通和激励机制等在内的一组保障措施,以推动组织制度和规范的有序执行,激发人员的主管能动性。
制度规范是组织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并能执行数据治理各项职能活动的一组机制政策、制度办法(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操作指南、工作手册(操作指南)等制度性文件。
机制、制度与规范共同构成了组织管理体系的规范框架。
通过制定全面并与工作深度结合的机制、制度和规范,有利于固化数据治理团队内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也有利于掌握组织内部工作关系,为数据认责机制的开展及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3、执行流程
执行流程是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实施流程,其目的是为了落实制度规范等相关管理要求。执行流程贯穿数据治理的全过程,包括数据治理具体职能场景活动的协作(如问题升级流程、数据认责流程等)、数据治理执行流程协作(数据服务申请审批流程、数据标准管理流程、数据质量核验流程等)等。通过这一套流程的确定,有助于明确分工、有效协作。
4、人才培养
人才是组织永续的生命力。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打造一批数据治理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数据治理环境从,持续有效推动组织进行数据治理的活动。
《从优秀到卓越》中谈到了卓越企业的三种力量:人、思想(企业文化)、行为(有效行动)。其中人的因素占到了首位,训练有素的管理者带动训练有素的一组人才能有效完成组织赋予的使命。
组织为了人才培养,要打造梯队型人才体系,满足管理、执行、监督多个岗位的工作要求,还要拓展内部数据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营造宽松积极的协作氛围。
5、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单独的课题。在组织整体绩效管控的基础上,设定可量化和评价的、针对数据治理业务的绩效评价能力,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事情。平衡记分卡作为战略级别的绩效管理工具目前被广泛的用于数据治理业务中。通过对团队和个人完成的数据治理工作及去的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未来的工作进行积极的引导。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数据管控体系构建完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数据管控体系形成闭环、常态化、可持续执行的基础。
注:什么是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是基于组织级战略,将战略目标分解,并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融合,形成的具体的、可执行、相互平衡的绩效指标体系,并实现绩效管理的一套方法、工具。
该方法的主要优势是,财务指标不是作为唯一衡量的指标,协同财务与非财务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外部与内部、结果与过程、管理业绩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平衡。关注KPI,也注重OKR。
6、数据文化培养
数据文化是提升组织成员数据知识认知水平、营造良好数据文化、打造数据思维、培养用数据说话和决策的一种软技能。通过数据文化的培育,组织各层级人员对数据治理工作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行动能力,从而推动组织发展的飞轮效应。
随着国数局在数据要素业务的推广力度、越来越多的组织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迈出数据文化培育的步骤。充分调动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去认识数据、了解数据、使用数据、分析数据,提升组织决策效率和能力、增强竞争力,实现数字化转型。
7、数据运营
数据治理运营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旨在确保数据的质量、安全、合规性和价值最大化。数据运营需要有组织、制度、流程、知识以及工具的支撑才能实现。其中组织、制度、流程等均通过管控体系的构建进行统一规划和落实。知识库的搭建需要有一个过程,初期可以引进成熟的知识来支撑运营,后续逐步迭代。数据运营工具的选择根据运营目的不同,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工具,可以涵盖需求管理、问题管理、流程优化、制度完善等方方面面。
我们需要充分的认识到,组织的数据管控体系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长期性的、持续性的工作,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通过平衡记分卡的引入,将运营体系全过程进行量化,并与组织级战略相结合,才能推动组织数字化决策和运行,保障数据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数据管控体系蓝图构建数据管控体系蓝图的建设,是保障宏观的数据管控路线建设的基础。放眼组织全局,兼顾不同业务条线、不同经营层面,使数据管控的步伐与数据战略和组织战略一致,又能满足最迫切的业务在数据规范上的需求,既能兼顾数据治理业务稳步推进,又能推动数据服务能力提升,让数据更好的为业务服务,数据管控体系蓝图的建设能够让组织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逐步推进,扎实落地,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
通过数据管控体系蓝图的建设,明确组织数据治理目标的基础上,将组织数据治理的战略、长短期目标充分融合与设计,确保数据管控体系与业务发展战略相匹配。
数据管控体系蓝图的建设,从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步骤以及监督与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通过科学、系统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步骤,才能构建一个高效、安全、可扩展的数据管控体系,为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小隐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