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侠授徒要求严格,数名弟子被逐出师门——简说赵派传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3 11:07 2

摘要:梨园界内外对于赵燕侠的表演艺术是否能够成立“赵派”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虽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国总理曾当着赵燕侠的面肯定地说,你可以成为“赵派”,但这并未得到梨园权威群体及专业机构的响应。截至今日,“赵派”一说,在权威性的出版物中似乎还从未出现过。

#春日生活打卡季#注:文中插图素材源自网络,侵删。​

梨园界内外对于赵燕侠的表演艺术是否能够成立“赵派”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虽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国总理曾当着赵燕侠的面肯定地说,你可以成为“赵派”,但这并未得到梨园权威群体及专业机构的响应。截至今日,“赵派”一说,在权威性的出版物中似乎还从未出现过。

赵燕侠 杜鹃山饰贺湘

当年有这样一个说法,即:“有流才有派”,也就是说,一个流派艺术须有众多的传人才能成立,其中,马连良便持这种观点。董维贤在《京剧流派》一书中也将其作为流派成立的四个要件之一。这种观点也就成为了否认“赵派”的主要理由。

不过,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实则站不住脚。到底是先立“派”才有“流”,还是有了“流”才能立“派”这个问题绝非像“鸡生蛋,蛋生鸡”这个生物进化方面的问题掰扯不清。

赵燕侠 白蛇传饰白素贞

以程砚秋的“程派”为例。程派艺术成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若一定要选择一个具体的节点的话,《青霜剑》一剧首演的年份最为合适,这一年是1924年。新艳秋正是被程砚秋在这出戏中在唱念做表各方面的精彩表演所吸引,从而立志研习程派艺术。可见,“程派”诞生的时候,程砚秋没有任何传人,即无徒弟也无私淑者。

1927年,《顺天时报》举办“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活动,程砚秋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徐碧云入选。几年后,梅尚程荀被公认为“四大名旦”。1932年1月1日,程砚秋首开山门,收下第一个弟子——荀慧生的公子荀令香。但荀令香依然演荀派戏不演程派戏。而此时,程派只有一个私淑者——新艳秋。

因此,如果按照有“流”才算有“派”的观点,此时岂不是还没有“程派”吗?!

赵燕侠 春香传饰春香

赵燕侠在谢幕中

纵观京剧艺术史,侯喜瑞先生创立的“侯派”与黄桂秋先生奠基的“黄派”,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弟子传人屈指可数,但这无损于这两大流派在戏曲界确立的典范地位。这昭示着一个深刻的艺术规律:一个艺术流派的形成本质在于其独特的美学体系与艺术本体价值的完成度,而非以是传人的多寡作为必要条件

赵道英 宝烛记

“赵派”的传人不多,当初最能传赵派衣钵的,当属原江苏省京剧院的赵道英,人称“小赵燕侠”,她于1982年拜赵燕侠为师。谁知天妒英才,她于1996年英不幸病逝,年仅54岁。否则,“赵派”一脉今天有可能会在南方散叶开花。

闫桂祥 大登殿饰王宝钏

北京京剧院的闫桂祥算是弟子中条件非常出色的,她对赵派的继承并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而有所变化。像她演出的《白蛇传》《盘夫索夫》等剧便是如此,我记得她演唱的“小乖乖”最后一句的拖腔就与原版的旋律不同。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赵燕侠终止了二人的师徒关系。

吴昊颐演唱“小乖乖”选段

晚近这二十年,“赵派”受到了应有的重视,赵燕侠也陆续收了几个弟子,演员中有北京京剧院的吴昊颐、朱虹,上海京剧院的熊明霞等。吴昊颐拜师比较早,但其天资有些不足,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而熊明霞并不以赵派为圭臬。最有灵性的当属朱虹,她先拜俞素秋、刘长瑜,后拜赵燕侠,最终以赵派为宗,算是找准了戏路子。

朱虹 白蛇传饰白素贞

朱虹学谁像谁,她演赵派戏不仅音色酷似,表演也颇具几分神韵,戏曲频道《空中剧院》曾播出她主演的《白蛇传》《碧波仙子》《花田八错》《乌豆》(原名《杜鹃山》)等剧可为证。刘长瑜对自己的这位弟子也是大加赞赏。

赵燕侠、张雏燕母女曾携朱虹参加北京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在访谈中,赵燕侠流露出对朱虹等青年演员在学艺过程中表现出的刻苦程度不是很满意,我当时看了顿有一种不妙之感。果不其然,以后在网上看到了赵燕侠关于解除与朱虹师徒关系的一纸声明。

不久前,孙元喜在一条回忆赵燕侠的视频中说他曾就师徒关系这种事情劝说过赵燕侠,赵燕侠的回答是:我不管,凡是顶嘴不听话的,就叫她“滚蛋”。

于月芝演唱“小乖乖”选段

赵燕侠还另一个弟子于月芝‌,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她和赵雏燕在前两年共同向湖北省京剧院的青年演员陆艺君传授了一出赵派剧目《盘夫索夫》。在演出结束后,于月芝登台演唱了经典唱段“小乖乖”,虽气力已衰,但颇具赵派唱腔特点的个中三味。

赵燕侠 大英杰烈

赵燕侠 辛安驿

目前的能见到的几出赵派都是赵燕侠中晚期的剧目,以唱做为主,而当初《大英杰烈》、《十三妹》(该戏“四大名旦”都演过)等这些文武、念做并重的戏也都是赵燕侠的招牌戏。而如今,这都成了横亘在花旦演员面前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了。

来源:倚竹听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