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人民网】【每经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人民网】【每经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浅浅
编辑|浅浅
2019年,足协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日后国内球员的薪资不超过税前1000万。
但如果入选国家队,可以上浮20%。
2020年,足协再次调整,国内超一线球员年薪不得超过税前500万。
即便是国脚,也没有特殊待遇。
虽然年薪骤降了一半,但500万依旧是普通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
然而不知道在心里憋了多久,近日一位前国脚忍不住大胆发言。
“真的别降了,不能太低啊!”
“让球员拿点高薪,我认为是对的。”
别人不敢说就他敢说,他不让降薪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运动员流的血受得累,你们键盘侠懂吗?”
前国脚徐亮一直都是“仗义执言”,李铁被抓时,他没有落井下石,一口一个“铁子哥”。
而如今,他又顶着巨大压力,为被降薪的足球队员发声。
在徐亮的描述中,足球运动员非常不容易。
不仅训练辛苦,还很少有时间能陪伴家人。
要是受伤严重,那可是一辈子的事。
他的第二点理由是,足球运动员吃得是青春饭。
球员职业生涯短,30多岁退役后“下半辈子咋整?”
“总得让他们在役时多赚点,才能保障后半生的生活。”
最后徐亮更是情绪激动地,列出薪资对比。
“现在中超球员薪水已经是日韩的三分之一了,还降什么?”
他称再降下去,足球运动员就没什么吸引力了,家长更不愿意送孩子踢球。
没有小孩愿意踢足球,那中国足球岂不是要断代了?
不过徐亮列出的“高薪理由”,简直就是漏洞百出,很快就被网友“以礼服人”了。
徐亮的“三分之一薪资论”看似吓人,但实际上是偷换概念的产物。
今年年初,韩国K1和日本J1联赛,都公布了2024年的球员薪资情况。
韩国K联赛门将赵贤祐薪资最高,为740万。
日本J联赛薪资最高的是神户胜利船的大迫勇也,足有1750万之多。
他们的薪资,均远超中超本土球员500万的税前上限。
但注意看,这可是日韩顶级球员的薪资。
事实上除了几位顶级球员和外援,日韩本土的国脚年薪都不高。
中超主力球员年薪普遍回落到百万区间,而日韩大部分本土球员年薪也在200万以下,部分甚至更低。
徐亮用日韩顶级球员的年薪和中超普通球员比,这不是偷换概念吗?
隔这田忌赛马呢?
再说徐亮的“球员辛苦”,试问哪个行业不辛苦呢?
农民累不累,工资多少?驻守边疆的士兵苦不苦,他们年薪多少?
真要“卖惨”,根本轮不到足球运动员。
日韩球员能去欧洲挣大钱,咱球员连东南亚联赛都混不上。
说到底菜是原罪,水平没人家的三分之一,薪水倒是想对标。
至于徐亮“足球是青春饭”,要让球员赚够钱的言论,更是站不住脚。
有水平的,即便是退役了也不愁找不到工作。
商业合作打球、当教练、开店,亦或是深造一下去读书,都是选择。
实在不行,还可以像徐亮一样做自媒体,直播带货,讲讲足球那些事。
普通人都会面临失业危机,足球咋就那么特殊,非得在打球时把后半辈子的钱都挣到?
不过徐亮不让降薪,有一个理由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职业足球投入大、淘汰率高,薪资若跌破生存线,青训更会无人问津。
没有小孩踢足球,确实不利于未来足球的长远发展。
可如今的薪资有没有跌破生存底线,却是有待商榷。
金元时代球员豪车豪宅晒不停,“高薪低能”可不像是过得辛苦的样子。
相信大部分球迷都认可降薪的决定,甚至认为这是个好机会。
“现在踢球的都是图钱,降薪筛掉混子,真爱足球的才留得住。”
当初范志毅他们那一代打球时,没有那么高的薪资,照样打出成绩。
徐亮一番不让降薪的言论,自然也是被嘲了。
“别说500万,降到5000元都有人去踢。”
“反正踢不进去,我可以不要钱免费踢。”
“拿着高薪,换来了一场又一场地愤怒。”
其实大家不是不能接受高薪,而是无法接受拿钱不干事。
球迷要的是成绩配得上薪水,而徐亮强调的是“苦劳值高价”。
如果500万的年薪都算低,那是不是有点“何不食肉糜”呢?
徐亮替同行叫屈可以理解,但国足成绩常年摆烂,这让网友真的很难共情。
降薪到底是打击泡沫,还是逼退人才,我不知道。
但从降薪前后的成绩来看,似乎没什么差别,大家觉得呢?
来源:娱情予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