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榜样说 | 全国三八红旗手何英:用心用情 当好社区女“管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3 11:04 2

摘要:她紧扣岗位职责使命,和同志们创新搬迁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代理儿女”敬老孝老,推行“代理家长”尽心尽责,推行“代理导师”释惑解困,她是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何英。

在贵州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女性。

她们是乡村振兴的领路人,是科技创新的探索者,是教育战线的守望者,是基层治理的耕耘者,也是新时代的追梦者。

她们以柔肩扛起责任,以坚韧书写担当,在时代浪潮中绽放出铿锵玫瑰的夺目光彩。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诠释着“半边天”的力量与温度。

让我们走进贵州的山川阡陌、城市街巷,聆听那些平凡而闪耀的故事,致敬每一个闪闪发光的她!

她紧扣岗位职责使命,和同志们创新搬迁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代理儿女”敬老孝老,推行“代理家长”尽心尽责,推行“代理导师”释惑解困,她是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何英。

2018年,何英跟随搬迁队伍来到旺家社区,开启了新的生活。旺家社区作为万山区规模最大的跨区县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共有来自印江、思南、石阡3个县的4000余户近18000名搬迁群众,脱贫户与少数民族占比颇高。在这里,何英从一名普通的搬迁群众,成长为了社区的“大管家”。

旺家社区是全市规模最大的跨区域易地搬迁安置点,总占地面积663亩,总建筑面积109.7万平方米,居民楼62栋,共安置思南、印江、石阡三个县的困难群众4029户17963人。作为人大代表,何英针对群众反映出行不便的问题,提交了《关于在搬迁安置点增设公交车线路的建议》,随后旺家、龙生安置社区迎来了首辆公交车。

何英组织引导搬迁群众“搬人搬文化”,把思南花灯、金钱杆和印江书法等传统文化带到社区,组建了12支文艺队每天晚上开展表演,将党的政策融入节目中,让搬迁群众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成立“英姐来帮忙”工作室,探索“三个代理”志愿服务项目,让搬迁群众对社区的工作真正满意、真心认可,真正实现“身安”。推行“代理儿女”敬老孝老。为做好空巢老人服务保障工作,成立由社区工作者、社区医生、年轻党员、社区儿童共21人担任的“代理儿女”服务队,负责为老人们提供送报读报、送餐送医、精神关爱等一系列服务,定期组织老人们开展各类文娱活动。推行“代理家长”尽心尽责。成立由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共17人组成的“陪伴型代理家长”服务队,每周让孩子和父母视频通话1次,随时掌握孩子的身体情况和思想动态,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共50余人组成“教育型代理家长”服务队,给孩子们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课外学习辅导和内容丰富的书法、音乐、美术等兴趣培养。推行“代理导师”释惑解困。为让妇女在社区治理中也能发挥“半边天”的作用,推行“心灵导师”和“生活导师”,成立由74名姐妹组成的“心灵导师”服务队,开办“悄悄话聊天室”,为姐妹们打造了一个专属的“心语小屋”。

工作室创立“老妈妈防火团”,吸纳62名老妈妈成为“生活导师”。通过排查消防安全隐患、向群众宣传安全用电、防火灭火等生活知识。2022年11月,社区被国家应急管理部评为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

“英姐来帮忙”工作室围绕搬迁群众就业难问题,专门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创业就业中遇到的办证慢、适岗能力差、找就业岗位难等问题,并成立乡愁旺家手工文创公司,吸纳 78 名社区留守妇女利用闲暇时间织毛线花,人均月增收 2200 元,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还组织开展短视频制作和培训,开设直播间。目前开发了50多种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年创收30余万元。

获奖感言: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所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者,更是属于我们旺家社区1.7万余名搬迁群众。我是2018年8月,从思南县大河坝镇勤俭村搬迁到旺家社区的,搬迁前,我是一名农村妇女,长期在外打工,搬来后,在各级组织的培养下,从一名脱贫群众成为了“社区管家”。七年来,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享受了易地搬迁政策的福泽,也深刻感受到妇女同志生活在这个美好时代下的幸福。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群众服务好、把社区治理好、把产业发展好,为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再接再厉、不懈奋斗!

三审:柯大芳

二审:姚 怡

一审:刘骞谣

编辑:刘骞谣

来源:寓言里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