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日晚,中超联赛第4轮“京津德比”,天津津门虎主场2-2战平北京国安。天津广播电视台报道,津门虎队主帅于根伟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离强队还很远,我的执教理念就是——手里有什么材料做什么饭。”
4月2日晚,中超联赛第4轮“京津德比”,天津津门虎主场2-2战平北京国安。天津广播电视台报道,津门虎队主帅于根伟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离强队还很远,我的执教理念就是——手里有什么材料做什么饭。”
于根伟说道:“我觉得,我们离强队还很远,因为我们的(人员)配置支撑不了我们成为强队。”
“其实,我的执教理念就是——我手里有什么材料,我做什么饭。我还是会根据我手下这些球员的特点(进行排兵布阵),因为我们没有底气去‘拿来主义’,可能要按照我心里的阵型、阵容去完善。”
“所以呢,我们只能说是内部挖潜,根据我们球队自身的人员配置,来合理地安排一些技战术打法。”
下轮联赛,4月6日18:30,天津津门虎将客场挑战青岛西海岸。
于根伟的“务实主义”哲学在京津德比后再次成为焦点。面对2-2的平局,他直言“离强队很远”并非谦辞,而是对津门虎现状的清醒认知——这支球队正经历着阵容迭代与战术重构的双重阵痛。
“材料论”背后的战术困境
“手里有什么材料做什么饭”的比喻,暴露出津门虎的硬伤:外援依赖症未解(基莱斯13射仅2球转化率15%),而本土球员如巴顿改踢边后卫、王秋明场均12公里跑动的“代偿式”补位,折射出阵容结构性失衡。于根伟的“内部挖潜”实则是资源受限下的无奈之举——对比国安可换国脚的板凳深度,津门虎的“田忌赛马”战术本质是资源错配的妥协。
强队试金石的失效
上赛季对阵前五球队2平8负的惨淡战绩,在本轮德比中延续:国安中路渗透撕开防线,暴露萨尔瓦多缺阵后的防守真空。更值得警惕的是,球队“西班牙化”改造尚未成型——新援罗斯与杨帆仅合练两个半场,所谓“3秒攻入禁区”的反击理论,在实战中仍受制于磨合生涩。
前瞻青岛之战的隐忧
4月6日客战青岛西海岸,将是检验于根伟“务实哲学”的又一考场。若无法解决哈达斯30次传中仅6次成功的低效问题,或继续依赖石炎等年轻球员“交学费”式成长,津门虎恐难摆脱“遇弱不强”的中游魔咒。这支球队需要的不仅是“做什么饭”的智慧,更需在转会市场上找到真正的“优质食材”。
来源:薇薇婆评球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