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是全区2街13镇中的一个镇,是一个行政区域,包括丰台东、西、南、北四个行政村,还包括小李、大李、后棘坨、前棘坨等很多村庄。
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的分治史、“丰”“玉”史和“东”字头
王 保 胜
现在的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是全区2街13镇中的一个镇,是一个行政区域,包括丰台东、西、南、北四个行政村,还包括小李、大李、后棘坨、前棘坨等很多村庄。
本文所说的丰台镇是指丰台东、西、南、北四个行政村,老话叫“丰台街上”“丰台街里”,是集市和行政中心所在地,实际上是个集镇,有明确的地理边界。
丰台历史悠久,丰台古城内有还乡河穿境,秦代以来以还乡河为界东西分置,元明清至民国时期河东属丰润县,河西属宝坻县。
丰台小学校本教材《丰台 我可爱的家乡》扉页图
民国初期,因地处宁河、宝坻、玉田、丰润、丰南五县交界,商贾云集、贸易兴盛、税收丰盈,丰台东、南、西、北四村分属丰润、宁河、宝坻、玉田四县,形成“一镇分四村,四村属四县”的独特现象。
明隆庆四年(1570年)版《丰润县志·县境图》中之丰台
丰台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自古为漕运要津与北方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及手工艺中心,是古代连通关内外的重要通衢。早在唐代即有“草市”民间贸易活动,宋辽时期固定为逢五排十的“镇市”贸易日,并延续至今。清康熙年间功德碑记“丰台镇京东首镇也”。数百年来,民间流传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卫)、三丰台”之说。
康熙年间功德碑(今藏于天尊阁碑廊)
清雍正九年(1731年),上谕“将宝坻县之江洼口起至西头庄止,路南一带割归梁城,并改所为县”“曰宁河”。宁河县疆域“北至埋珠庄八里接丰润县界”,域内无丰台。丰台仍属丰润县。
《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二(雍正九年二月)》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宁河县志》载宁河疆域图(上南下北)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宁河县志》载宁河疆域
乾隆二十年(1755年)《丰润县志·图考·疆域》中之丰台
光绪十七年(1891年)《丰润县志·图考》中之丰台
民国大部分时期,丰台仍属丰润县。
民国十年(1921年)《丰润县志·图考》中之丰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版《丰润县志》载1939年丰台属丰润县
1991版《宁河县志》所载“1942年丰台等村划属丰润县”不实,因为其云“丰台等村”此前一直属丰润县。
丰台划属宁河县的时间,有两个说法。一说为1948年12月。1991版《宁河县志》云:“1948年12月,原属丰润县的东丰台……又划归宁河县第8区。”
1991版《宁河县志》
一说为1946年。丰台小学校史记:1946年丰台镇划属宁河县,丰台小学转隶宁河县教育科。1993版《丰润县志》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建立(中共)丰润县(委)、(县政府),全县共有14个区……”并一一列举了14个区的位置、所辖乡村。其中有“九区碑子院一带(现属唐山市开平区)”“十四区唐坊一带(现属丰南县)”写法,如此时丰台还属丰润县,应按此例列出并注“现属宁河县”。但,未列丰台。由此可见,就是这次行政区域调整,丰台由丰润县划属宁河县。
1993版《丰润县志》
为何1946年丰润县调整行政区划呢?1941年10月,中共丰(润)玉(田)宁(河)联合县委、县政府组建成立。前述1942年把丰台等村划属丰润之说或源于此。但当时联合县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伪势力,尚不具备条件在行政区划上做正式调整。而1946年,已经是抗战胜利的转年,党的地方组织建设、领导的人民武装斗争和群众民主革命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1月,丰玉宁联合县撤销,恢复单一县制,中共宁河县委、县政府成立;2月,中共玉田县委、县政府成立;3月,中共丰润县委、县政府成立,对全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明确14个区划分,把丰台镇划属宁河县,只剩城关镇还被国民党政权控制。
1948年10月,丰润县城关镇解放,建城关区,全县15个区。12月,宁河县全境解放,《宁河县志》是将此定为丰台划属宁河县的时间了。
在没有找到原始资料证明的前提下,结合两县《县志》记载,揣摩:1948年12月宁河刚刚解放,马上调整行政区划、丰台划属宁河县;1946年1月丰玉宁联合县撤销,中共宁河县委、县政府和中共丰润县委、县政府分别成立,把此前隶属丰润县的、1941年以来实际联合控制的丰台划属宁河县。对此两说,我们觉得1946年划属宁河县更合乎现实也更符合逻辑。
宁河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天津市地名志(14)宁河县》记载“丰台镇……1946年划归宁河县,1948年属宁河县第八区”,此可视为对1991版《宁河县志》丰台划属宁河时间的官方修正。
1998年版《天津市地名志(14)宁河县》之丰台隶属
以上是丰台镇的“丰(润)”史,很长,从明朝直到1946年3月,六百年左右。
而丰台的“玉(田)”史则很短,不足两年(不计丰润置县之前属玉田史)。1958年底,丰台镇(时称“红旗人民公社”)划属玉田县。1959年1月,宁河县建制撤销,原宁河县区域并入汉沽区。1960年2月,丰台划属汉沽区(此时原宁河县区域亦属汉沽区,后称汉沽市)。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玉田县志》
1961年6月,原宁河县从汉沽市析出,恢复宁河县建制,全县辖24个公社,丰台是其中之一,直至今天一直属宁河区(2015年前为宁河县)。
地方文化学者齐志乐先生提供的《玉田县丰台中学1959年毕业照》是很珍贵的文物资料。因为丰台1946~1958年底属宁河县,1960年2月属汉沽区,1961年复归宁河县,只有1959年属玉田县,这张照片真是为历史存照啊。
“丰台”之名缘何而得?现见三说。
一为王桂义先生著述中云:西汉时期丰台始为乡级建制,并沿袭至唐。至五代十国,后周柴荣于显德六年(959),收复包括丰台在内的部分失地,并册封四子柴宗训为梁王,以丰台为封地,始筑丰台城。但彼时此地是叫丰台,还是另有其名,暂无从查考。
二为1998版《天津市地名志(14)宁河县》“丰台”条目载:据传六百年前,此处有一条南北向大道,道旁有一家小客店,名赵家店。明永乐年间,随燕王扫北来此的山东、河南移民张、赵、齐、胡四户在此定居成庄,称四家村。清康熙年间,百姓陆续迁入,人口增多,村庄规模扩大。因位于高台之上,取丰衣足食之意,改称“丰台”。
三为百度百科言: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当地流传凤凰降落之说,传曾有一彩凤落于此镇十字街心,加之此处地势高耸,始称“凤台”,后演为“丰台”。
我不是丰台人,我老家离丰台15华里(7.5公里)。但小时候就知道这丰台叫“东丰台”。小时候,爷爷告诉我,谁问你爸在哪儿上班啊,你就说“西丰台”。并解释说你要是说在丰台上班,人家会认为是离咱家15里地的丰台,这个丰台叫“东丰台”,你爸是在北京那个丰台上班,叫“西丰台”。这东、西丰台之别,我印象很深。家父1952年高小(“高小”即小学六年级,彼时农家子弟高小毕业就已不错,如上中学,就已非常不错)毕业后,去哈尔滨族亲店铺学买卖,路上遇到铁路招工,报考,考中,在铁路天津南仓站工作。1956年铁道部建丰台保温段,抽调至北京丰台,一直工作到1988年退休。现在我家客厅博古架上还摆着北京丰台保温段建段三十周年纪念盘,那是1986年他们单位发的,他带回家的。还有一个盖碗茶杯,有松鹤图案,我参加工作之初就用这只水杯。可是不久,他竟突然辞世,这是我永远的痛;不久,那水杯不小心打碎了。这已是三十二年前的事了。
北京丰台名源也有三个之多,认同较多的是“风台”谐音说。说:元大都风沙多,元初官员韩氏兄弟在城南郊丰宜门外西南花木繁盛处建造别墅,远离风沙之害,故名“远风台”。明代简为“风台”,清代演为“丰台”,有期盼丰盈、丰收或货物满盈之意。后来,丰台成为一个镇。再后来,丰台成为北京的一个区。
当年丰台最有名的是火车站,始建于1895年,是北京第一座火车站。现在北京铁路局几个工段还都在丰台。198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我跟爸爸去北京玩。在丰台保温段,听他和同事说起那年接通知车站及附近居民全部静止,屋子窗帘全部拉上不让往外看,后来才知道是毛主席南巡回京专列停丰台站。现在通过看资料知这是1971年9月12日的事,转天,林彪乘机北逃,折戟沉沙,“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
2022年,新建的丰台站投入运营,从“北京最早”变身为“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客站”,建筑面积比故宫大两倍,每小时最高容纳14000人同时候车。
现在思考,宁河的丰台为有别于北京的丰台称“东丰台”,大约源于丰台的丰润时代,也就是流传“一京(北京)、二卫(天津卫)、三丰台”之说的时代。清末民初,城内计有商号三百余家,每年一度的铁器会吸引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客商云集于此,开展盛大贸易活动。丰台必声名远播,因北京也有丰台,为区别之,故称“东丰台”。北京丰台人,除了家父这种来自丰润丰台周边者,可知此东丰台?未作调研,不得而知。但东丰台人皆知“西丰台”。近二十年,本县东丰台周边人,一般不说东丰台。但几年前我有位玉田朋友,常说东丰台。
在民国时期的文献和史料照片中,有的写“丰台”。如民国十八年(1929年)丰润县教育局编印《丰润县的教育》中写“丰台镇立高级小学校”,1942年丰台小学毕业照。
也有些文物写“东丰台”。比如1914年东丰台乡防团徽章,1930年代东丰台小学职员徽章。
现在,宁河区丰台镇的文化学者依然钟情并坚守“东丰台”称谓。义盛做画铺第五代传人董静先生创作的年画一直铭印“东丰台木版年画”。
地方文化学者王桂义先生2019年出版著述名为《东丰台旧闻轶事》,2021年自建开馆的博物馆名为“东丰台历史博物馆”。
虽然宁河区丰台镇的公章和铭牌不写“东丰台”,但是,2013年,丰台镇政府在丰台南口立铭石,刻“东丰台”。而邮局的邮戳一直到今天都印“东丰台”。
纵览全国,还有几个名曰“丰台”之地: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泊里镇丰台村。村碑记载: 丰台村位于六汪南3.1公里的峰台顶东北麓,地处丘陵。明末,陈朝福兄弟二人从今泊里镇迁来立村,因靠近峰台顶,取名“峰台”。清初,以吉祥字改为“丰台”。
山东省安丘市刘家尧镇丰台村。《安丘县地名志》记载:明永乐末年,刘氏由潍县司马庄迁此,因立村于古代烽火台附近,遂取村名“烽台”,1948年后演变为“丰台”。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丰台镇。因境内有丰台墩而得名。墩台就是古代报警用的烽火台,丰台墩的“丰台”应该是“烽台”谐音演化而来。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木港镇丰台村。村名来源尚失考。
列位看官,你道怎的,有分教:
风台烽台峰台凤台,
今日皆丰台。
历史一路走来,
美好寄寓满怀。
丰收丰盈,
高瞻高台。
来源:儒侠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