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小到大,父皇母后便告诉我:“公主的路,需要我自己走,我要为自己而活。”
我本是任性公主,不想嫁去楚国和亲,拐带我的青梅竹马跑路。
楚王一气之下攻打赵国,战争四起,百姓流离失所。
噩梦初醒,我重生回到逃婚当天。
本公主身着红嫁衣,踏上和亲之路。
只不过,这一世我可没嫁给楚国那个一身老人味的皇帝。
1
我是赵国公主,出生起便锦衣玉食。
从小到大,父皇母后便告诉我:“公主的路,需要我自己走,我要为自己而活。”
于是在楚国派遣使者到赵国联姻,提出要作为嫡长公主的我嫁过去时。
我遵从内心的选择。
月黑风高夜,趁着皇宫接待楚国使者,人手不足,管理混乱时,我拉着我的青梅竹马,私奔了。
我们来到江南小镇,成亲生子。
本以为就这样平平凡凡度过此生。
却不想,楚国隐忍多年,以元启十八年赵国公主拒绝和亲为由,攻打赵国。
赵国恰逢天灾,一时之间战乱四起,百姓流离失所。
阿易不忍国破家亡,与我辞行,前往边境。
送他离开那天,缺儿哭闹着,怎么哄都哄不好。
战火弥漫多年,阿易的家书也多年未寄来。
缺儿长大成人,战争都还未结束。
没等到胜利的消息,却等到楚国大军攻占江南,烧杀抢掠。
看到他们奸淫妇孺,虐杀孩童。
我站出来,告诉楚国将军,我就是曾经逃婚的赵国公主,我愿以死谢罪,求放过无辜百姓。
在一片嬉笑声中,楚国将军将我来抓住,用来威胁我的父皇母后。
缺儿为救我,被他们砍掉双腿,用一根绳子系在战马后,拖拽着游街。
等我看到他时,早已不成人样。
我哭喊打骂着楚国士兵,却救不了他。
一口血水哽咽在喉咙,心中悔恨不止,最后我死在我最向往的江南。
2
一朝醒来,我回到和王芝易私奔当天。
上一世的记忆在我脑海中久久无法抹去。
这个梦境真实地让我心惊,我害怕重蹈覆辙,害怕王芝易死去,害怕战乱四起,百姓流离失所。
这次我不敢再那么任性。
梦中的一切皆因我而起,我赌不起,那般真实的疼痛,我不想再经历一次。
我要阻止这一切。
3
顺着以往的回忆,我来到和王芝易约定好的地点。
远远望见,王芝易在石山旁静静地站着。
和记忆中一样,他身姿挺拔,站在那里,仿佛一棵青翠的翠竹,风度翩然,温润如玉。
一时之间,只感觉到我的鼻子充斥着一股酸痛。
在我踏入花园中,王芝易就朝我看过来。
他眉宇间透露出一丝温柔的光芒,嘴角的笑容暖融融,如春日暖阳,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压制住内心想拥抱他的冲动,我缓慢地走到他面前。
“宁宁,你来了。”他理了理浅蓝色的衣服上沾上了露水,一脸笑意地站在我面前。
我没有隐瞒,直接告诉他自己在梦中的经过。
“阿易,父皇母后总是叫我无忧无虑、开心快乐,但是一国公主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责任要承担。”
“我之前说的话,就不作数了,阿易,对不起。”
“我可能以后都不能当你的娘子了”
话音一落,泪水止不住地从我眼角流下来。
曾经的委屈和恐惧在这一刻发泄出来。
阿易将我抱住,轻轻拍打着我的后背,像记忆里那样哄着我。
他听完我的话有一刹那的恍惚,但是一瞬间便消失。
他温柔地笑着说:“我没有想到,我的小公主长大了。如果我现在强迫你和我一起离开,那你注定是和我不幸福的,我想守着你,希望你开心幸福,你做什么事情我都支持你,就像小时候。 ”
说完,他的吻轻轻落在我的额头,眼眸中带着不舍。
“小公主,我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既然你都那么努力,那我怎么能甘居人后,我过段时间便去禀告父亲,前往边塞入伍,我要在你需要我的时候给你坚强的后盾。”
我忍住快要掉下眼睛的泪水,带着哭腔道,“王易之,你也要好好地,好好地照顾自己”。
天边的阴霾化作雨水,自上而下倾落。
了擦脸上的雨水,“王易之,我还靠着你给我做后盾,愿君此去平安遂顺。”
我依依不舍地和他告别,再次相见不知道是何年月了。
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相见了。
4
我伸手抹掉脸上的眼泪,起身回到公主殿。
不想却在门口看到父皇在我的寝殿中抱着流泪的母后,一脸愁容。
他们看到推门而入的我,一脸的震惊。
“囡囡,你这么回来了?你不是...你不是...”,意识到说漏嘴的母后,赶紧把嘴巴闭上,惊惶失措地看了看父皇。
在这一刻,我好像知道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上一世我和阿易私奔能一路毫无阻碍地到江南,应该都是父母安排好的。
父皇和母后不想让我摊上这个祸事,不愿我远嫁他国,便私下找到爱慕我的王芝易,叫他带我离开皇城。
难怪我上一世那么快地就离开京都,难怪王易之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拐敢带公主逃婚。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走到父皇母后面前,向他们行了一场大礼。
“谢父皇母后多年来的养育之恩,作为女儿,本就亏欠你们,怎么还敢让父皇母后如此操心。如今赵国内忧外患,外有狼子野心的楚国试图吞并赵国,儿臣岂敢一人独自逃走。”
母后赶紧将我扶起来,“儿啊,你投身到我肚子里,也不知是福是祸啊,你不离开,为娘护不住你啊,那楚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和你父皇怎敢把你嫁过去。”
“母后,女儿既然享受了赵国臣民的供奉,自然要做好公主本分,天灾无法避免,但是人祸能用我来逃掉,便用我来吧。”
“我不入地域,谁入地狱 ”。
父皇用慈爱又夹杂着不舍的目光看向我。
明白我心意已决,“囡囡,以后的路很难走,既然你今日已经下定决心要去与楚国和亲,父皇和你母后便尊重你的意见。”
我站起身,整理好因激动有些凌乱的衣衫。
“父皇,我赵国公主要和亲,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把握好机会,也不是非和楚国联姻不可。”
我深知,楚国断不会因为和亲,就会放弃侵占楚国的野心。
赵王看着似乎长大的女儿,眉宇轻轻皱起,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深刻的问题,很快便放松,眼底闪烁着坚定的信念。
5
我并没有嫁给楚王,相反我准备嫁去苦寒之地的景国。
景国地处西北内陆,崇尚武力,民风彪悍,自上一代老秦王治国严谨,奉行以法治国后,实力极大增强,颇有进入强国的风范。
现在的秦王接手朝政之后,励精图治,治理下的景国也是一片繁荣景色。
我想过不了多久,国富民强不在话下。
和景国联姻,确实是不二之选。
父皇以半个江山为嫁妆,送我去景国,两国之间的纽带便建立起来。
两国联姻,虽不足以打消楚国攻打我国的野心,但是也给楚国示威,在攻打楚国之前要掂量掂量,是否有能力一举拿下两国。
楚国地处中原大地,赵国居于其东南方,邻近海域,而景国,刚好在楚国西北方,楚国居中而立。
楚国、赵国和景国和平相处,格局稳定。
但是一旦发起战火,楚国便处于被掣肘之势。
6
天边朝霞染红了长云,太阳冉冉升起,想要破开云层。
出嫁的队伍在城门口等着吉时,城墙内外无数赵国的百姓笑着欢送着公主出嫁。
我站在城门口,向着皇宫的方向跪拜。
唢呐响起,吉时已到,和亲队伍朝着西北方缓缓前行。
万簇金剑似的霞光,从云层中迸射出来,洒在城门口人群中。
在角落里那一抹浅蓝,在晨风轻轻地吹送下,逐渐飘散了。
和亲的仪架势必要经过楚国之地,为了躲避楚国的报复,父皇和我经过几日的商议,选择了绕道而行。
先绕过与楚国相接的云岭山脉,再乘船横渡过清水湖,到达关南山后进入北方草原,从景泰进入景国。
计划得很完美,实际到真正上路,一路的颠簸让我想一度放弃。
只不过每一次怯懦之时,上一世生离死别的苦楚,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挺过来。
心里有声音告诉我,不能害怕,不能放弃。
进入北地草原时,已是十月。
北方的十月和南方不同,草原开始变黄,天空开始下雪,寒冷的寒风如刀,刺骨的寒气让宫人们瑟瑟发抖。
我派丫鬟将提前准备好的厚实衣服发给将士和宫人,每晚熬煮好热汤分发出去,让大家在寒冰中不至于那么难熬。
7
平静的日子突然有一天被打破,一直利箭穿破长空,向婚车方向驶去。
瞬时间,寒冰覆盖的草原之上,箭矢如雨,破空之声仿佛撕裂空气,划出一道道刺耳的痕迹。
鲜红的血液格外的醒目,洒在草原上。宫人的尖叫震耳欲聋,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
我被大将军保护在身后,惊惶失措地看着面前的人一个一个倒下去,恐怖弥漫在我心里每个角落。
身旁的小丫鬟趁着我迷离时,将我衣服趴下,胡乱套在身上。
“奴婢月荷今日向公主请辞,多谢公主当年将我从老太监手里救出,如今我已陪伴公主多年,早已报恩,现请辞去。”她跪在我面前,眼神坚毅地看向我。
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止。
大将军如同猎鹰般锐利的眼神,扫过我们众人。
“玄甲军骑兵队,保护公主逃出,誓死护送公主到景国。”
话一落,大将军带着数十名骑兵将月荷扶起带上马车,冲出重围,向西边而去。
那群刺杀的黑衣人看着“公主”快要冲出包围,骑着铁骑挥舞着大刀,砍杀着马下的人。
而我被老将军套上太监的衣服,随着一列骑兵向其他方向离开。
8
逃亡路上,我多次从尸横遍野的梦中惊醒,不知道多少次梦见这些血腥的场景了。
可恨的楚国,想撕掉他们的肉,饮他们的血。
几个月的颠沛流离,在护卫的拼死保护下,我最终抵达景国。
我派人去打听月荷和老将军的消息,至今毫无音讯。
9
我以赵国嫡长公主身份嫁入景国,入主后宫,成为景国皇后,执掌后印,管理后宫。
澹台明是景国国君,年满二十五岁,第一眼看到他时就觉得他朝气蓬勃,和他的国家一样充满生机 。
在我看来,我没选错,他是个很有野心也很正直的人。
景国没有后宫不得干预朝政的规矩,至少在澹台月这里是没有的。
作为赵国公主以半个江山嫁入景国,带来的不止荣誉,还有背后整个赵国的支持。
10
草原遇刺后,很多贵重物品尽数丢失在荒野,父皇重新给我送了一份嫁妆过来。
这次送嫁妆的队伍没有我这个赵国公主,没有遇到刺客,很快就运送到景国。
赵国地势开阔,相对于景国,物产丰富。
我带来了很多适合于寒冷天气种植的粮食种子还有各种农耕用具。
跟着队伍一路而来的还有经验丰富的务农官,他们将身上所学的务农知识传授给景国,因地制宜,帮助景国开垦土地。
景国冬日异常寒冷,以往种植的很多粮食因为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枯死在地里,粮食短缺一直是困扰景国的大难题。
务农官见识广阔,将在极寒之地带回来的青麦献给了景王。
青麦在赵国产量不高,而且食用起来也不似细米白面精细,因此也没有大量生产。
这些种子在暖和的赵国生育率极低,没想到在常年冰雪覆盖的景国生机勃勃,长得十分茂盛。
务农官告诉景国民众,别看景国土地在冬日被雪覆盖后变得硬实,但数百年来树木残枝掉入土地,经过寒冬的密封,底下的土壤早已变得黝黑松软,异常肥沃。
他们告诉我,只要利用好春夏季节,粮食产量提高也不是什么难事。
我一手操持粮食业务,还不忘在景国开设学堂。
11
景国本就是边陲小国,只是近半载从上一代老景王励精图治才开始慢慢崛起,在诸国中崭露头角。
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根基不稳。
而且由于国家面积小,物产各种不丰富,一直也被楚国和其他国家虎视眈眈地盯着。
我作为赵国公主和亲嫁到这里后,便是架起一座赵国和景国之间沟通的桥梁。
澹台明月和我保持相敬如宾,互相尊重,一直以来和谐共处 。
我试着和他商议两国互通商贸之事,他虽然有些犹豫,但我对比两国通商后能带来的各种好处和缺点,证实到商贸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后,总归是利大于弊,便答应与我结盟。
他是个有野心也聪明的人。
国与国之间大型通商千古未有,朝堂上很多守旧派多次上奏表明该事前所未闻,认为澹台明月被妖后蛊惑,才失了心智,居然做出荒唐之事,置国家和黎民百姓于不顾。
澹台明月力排众议,推行与赵国通商的政策。
时间一晃过去五年,赵国和景国商贸政策也已取得很大成功。
12
景国以法立国是其国本,自从通商政策列入法典中,上行下效,朝廷又重金聘请能人志士出谋划策,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通商政策算是取得初步成效。
景国人民和赵国人民之间通商的思维崛起,民间涌出一批商人游走于两国之间,赚得盆满钵满。
通商之策刚出之时,也遇到过很多问题。
赵国和景国之间度量衡不统一,中途语言、文字沟通也存在极大困难,导致货物价格高低差价过大,而有些狡诈之人趁机从中获取利益。
最初这一情况传回景国时,澹台明月也有些头大,每日在香榭苑中踱步、叹息。
楚清被他烦得受不了,便来找我商议。
“这有什么的,我嫁过来是不是带了很多精通两国语言的先生吗?叫他们一部分人先去顶着,剩下一部分人,我看他们天天在皇都也没什么事做,不如给他们开个语言学堂,传授两国语言。”
楚清佩服地看着我,连着点了好几次头,表示对我的赞同。
这件事情澹台明月办得很快,边境那边的情况也很快得到解决。
不仅如此,我主动和澹台明月商议,两国之间度量衡不统一,其实在交易上存在很大的麻烦。
我主动牵绳,在澹台明月和我父皇从中斡旋,综合考量两国的工具,折中选取一个数字,定下标准,使得度量衡达到统一。
两国一起颁布诏令,统一度量衡标准,并纳入律法中。
年复一年,两国之间互通言语,往来更加密切,
赵国的丝绸、茶叶等等通过贸易之路运送过来,景国盛产的香料,矿石等等也卖到赵国,互利共惠,共同变得繁荣昌盛。
百姓安居乐业,生育率极大提高,学堂中坐满了孩童。
我在景国办理教化学堂,每年督促着户部提高划拨教育金额的比例。
我在景国也从妖后变成一代贤后,深受百姓爱戴。
13
赵国和景国的成功,使楚国看到了眼红,想来分一杯羹。
两国贸易必经过楚国,在楚王没有看到的地方,很多楚国人,上至天潢贵胄,下至黎民百姓,在贸易之路上都是获利颇丰,甚至楚国王都中也有很多达官显贵也进入到这门生意中来。
多年来的苦心经营筹谋,我本来就知晓。
事情按照我的心中的计划发展,只有楚国王都的贵族获利颇丰,他们才不愿意楚王摧毁掉这条路。
而我将水搅浑之后,才好摸鱼。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楚王如果想毁掉他们的饭碗,他们必然会对楚王心生不满。
我要在楚王和王都贵族之间埋下一颗种子,那种子是否会茁壮成长,便是看楚王如何抉择。
楚国虽说是老牌强国,但是世间事物发展的规律便是物极必反。
看似强大的楚国其实内部党派争斗不断,楚王只有匹夫之勇,只想攻他国,以武力来战胜,空虚的国库早已不能支撑他的野心。
多年来官员贪污腐败,冗兵冗官,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上一世的楚国和赵国之战打了很多年,楚国看似强盛,其实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4
楚国有消息传来,渔民在打捞上一条巨大的鱼,剖开鱼腹中发现一张轶卷,上刻有楚王雄霸天下的文字 。
很快这件事情便上报到楚国宫中,恰好那段时间,楚皇宫的天上出现一群雄鹰,围着承乾殿盘旋。
楚国历来崇尚雄鹰,这似乎在预示着什么,一时之间楚国上下热闹起来。
钦天监告知楚国,这是上天给予的暗示,是楚王实现心中所想的吉兆。
楚王一统天下之心,世人皆知。
楚国和赵国的战争开始了,楚王御驾亲征,连着攻破几道城门关口。
这一切都很顺利,似乎在顺应着天意。
15
我和景帝辞行,跨过山河,一路顺着风,走过曾经血流成河的路,成功到达赵国境内。
在赵国军营里,我见到王芝易,他的身影和记忆中的模糊的样子慢慢重合。
他现在已经是一名军功赫赫的将军,身穿着灰黑色的盔甲。
我一改往日成熟稳重的模样,向他奔去,多年来的思念化作一股冲劲,推着我向前。
他冰冷的眼眸看到我时,有一瞬间的呆滞,转瞬间,便恢复清明,温柔的目光将我紧紧包围。
我抱着他,将头埋到他的肩膀里。
“王芝易,我好想你”。
粗糙还布满伤痕的手环绕在我身上,有力的臂膀将我紧紧抱住。
一道低沉的声音顺着空气传到我的耳朵里,“我也想你,宁宁,你总算回来了”。
“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嗯,这一次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个结局。”
16
我回赵国前,便将计划飞鸽传书,告知父皇母后。
王芝易应是知道我会到这里来,才向父皇请令镇守雁门关。
在离开景国时,我暗地里偷偷放楚然逃回了楚国。
在我得知楚然身世时,他便已经存在于我计划中。
本来楚然回国争夺皇位是筹划中的重要一环,但澹台明月以不能让楚然只身犯险为由拒绝了。
为此我还和澹台明月大吵一架,骂他只顾私情,不顾家国大业。
却没想到楚然私底下找到我,告知我他愿意回去。
在离开前夜,我在酒中下了蒙汗药,将澹台明月灌醉,放他偷偷潜逃回楚国。
我也趁着澹台明月没醒,驾着马车一路不停赶回赵国。
17
楚然告诉我他是楚国三皇子。
楚王狩猎回宫途中遇到一个貌美的宫女,当天就临幸了她。
而他就是那个宫女所生,楚王并不喜欢他,所以被流放到景国当质子。
我原本只知道景国有皇子在楚国当质子,是澹台明月的弟弟。
澹台明月同意我、支持我联手攻打楚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想要接回他弟弟。
景国的皇子到异国做质子,还有自己父兄牵挂,而楚然,却只能孤独一人,在异国他乡。
似乎看出我眼中的怜悯,楚然轻笑道,“赵宁,不用可怜我,我在景国也过得挺好的。”说完,他眼眸朝着已经沉睡的澹台明月看去。
好似诀别,他说故事的兴致很高。
凉风裹挟着蝉鸣,我边喝酒边听他讲着属于他的故事。
楚然刚来景国时,澹台明月和他很不对付。
因为澹台明月小时候被迫失去弟弟,他一直以为是楚国三皇子的到来才让他失去弟弟的,刚刚开始便欺负他,找他的狐朋狗友欺负楚然。
楚然对这其实并没有感觉到多冒犯,因为他作为宫女所生,母亲早死,父亲不管,不受宠的孩子在楚国皇宫里面日子过比景国惨多了,这些“欺负”对他来讲不过是小打小闹。
在景国能吃饱穿暖,还不用天天挨打,只是偶尔被那个太子揍两顿发泄一下,对于年幼的楚然来讲,很划算。
澹台明月虽然是太子,被老景王保护得再好,也有发生意外的时候。
一个冬天,澹台明月被后宫中的人推进水池中,周围没人,澹台明月不会游泳,在水中挣扎,厚重的衣服将他往水中拉扯,眼看整个身体就要沉入湖底。
楚然看见后,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跳入冰冷的湖中,将澹台明月救出来。
冰冷刺骨的湖水让本就身体不好的楚然感染伤寒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醒来后楚然就看到澹台明月守在他床边,楚楚可怜地看着他,边哭边说,不要他死。
楚然说,那是他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在他记忆里,从来没有人会守护他,眼神中热切地希望他活着。
他在床上躺了很久才恢复。在这期间,他和澹台明月的关系也越来越近。
后来楚然和澹台明月联手一起查找凶手,并且由楚然来指证楚那个暗地里的推手,查出原来是景国四皇子的生母姚贵妃派人暗杀太子,想推他的儿子上位。
老景王生气了,派人将贵妃刺死,四皇子派遣到封地,贵妃家族相关人等落罪入狱,发配到严寒地带挖矿。
再后来,他便和澹台明月成为好兄弟,他们一起进学堂,一起学习,一起闯祸。
老景王将这些看在眼里,也没有过多言语。
后来,老景王驾崩,澹台明月继位,楚然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的谋士,帮他排忧解难。
18
楚王兵至雁门关,大军压境,近几个月来接连的胜利让楚国大军的内心早已燃起熊熊烈火,想一鼓作气攻下雁门关,直达赵国国都。
那我不妨在他们最兴奋的时候,将他们的火熄灭。
雁门关坐拥天险,关门楼两翼有自然屏障,自古以来便是易守难攻之地。
我和王芝易联手作战,死守雁门关,挨过两月,景国的援军便会来。
到时利用地形,赵国大军和景国援军形成包抄之势,将楚国大军困在险地,瓮中捉鳖。
楚国大军攻打城门一个多月都没有攻下来,还损伤惨重,军队中早已开始有异言。
暗探传来密报,楚军粮草开始供应不上,最多能坚持半月。
看来楚然已经暗地里把握楚国朝政,断了楚军粮草供给。
楚王发现自己在外拼死拼活地打仗,结果老巢却被突然冒出来的三皇子端了,自己的太子也失踪,目前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气急败坏。
现在进也进不了,退也无路退。
隔天便对着城墙喊话,要我们决死一战。
我和王芝易站在城墙上,看着恼怒的楚王,心中快意十足。
“等你攻破城墙再说吧。”
只有短期内强攻下雁门关才能取得粮食补给,楚王知道,拖得越久,必败无疑。
楚王开始下令士兵白天黑夜不间断强攻。但是无奈雁门关早已加强防护,多日来的攻击只是脱落了一些墙皮。
楚军中不是所有的兵将都是好战者,也有很多是为楚王一己私利从乡间抓过来的壮丁。
楚王出征,地方官员四处召集楚人,很多人是被迫拉到战场,如今身陷囹圄,食不果腹,早已心生不满。
我将派往楚国军队中暗探运作起来,让人在暗地里宣传这场仗必败,搞得楚军人心惶惶,军心不稳。
楚王败象已漏。
19
景国援军按时抵达,将楚国军队团团围住,来的一并还有三皇子楚然。
楚王看到楚原来是,最初高兴自以为是来救援的,结果没想到楚然是来杀他的。
楚王已知无力回天,便朝着我高呼,“如今我知我必败,可惜跟随我出生入死的战士,可否请求赵国公主饶过他们,将他们遣送回楚国,我在此投降,自戕以谢罪。”
我看着楚王,想起上一世他的残忍,赵国百姓何其无辜,楚国百姓又何其无辜,却因为他的一己私心,便使得两国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王芝易上前和我站在一起,朝着楚王看去,又转过头看着我,眼神告诉我他支持我做的一切决定。
我扫过楚国士兵,又看着赵国士兵,我能感觉到赵国士兵眼中的仇恨以及城楼下士兵眼中的祈求。
我闭上眼睛,“赵国将士听令,楚王已战败投降,以死谢罪。自古以来两国战起便有不杀降的规定,如今赵国已胜,楚国也已投降,便不可杀降者。”
我话音一落,楚王抽出自己身佩的长剑,朝着脖子一抹,鲜血四溅。
赵景两国大军中对我的决策不服者众多,心声不满。
“如今胜局已定,公主殿下,为何我们不一举杀入楚国,由赵国和景国平分楚国。”
“难不成赵国公主想要等到景国大军撤出赵国后,率领赵国大军攻占楚国?”
一时之间,城楼下议论纷纷。
“各位将士,我知道各位饱受战乱之苦,想想我们远在家乡的亲人,想想曾经没有战乱的日子,这真的是我们希望的吗?”
“就算今日我们不杀他们,难道等他们以后回到楚国强大之后来杀我们的后人吗?!”一位将军睁着充满血色的双眼看着我。
“战士们,我们打仗是为了什么?”
“自始至终目的都是想要家国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而无休止的战乱只会两败俱伤,如今楚王已死,战争结束,我们将迎来和平。”
看到不远处浑身是血的将士,心中对战争越发憎恨。
“我知道你们担心楚国会卷土重来,我在此向各位保证,只要我活着一天,这件事情就不会发生。我和景王多年筹谋,构建起赵国和景国商贸,如今有所成效,两国百姓能吃上饭,过上好日子了。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我相信,我们三国之间可以用贸易取代战争,用三国百姓的安居乐业、共同发展取代国与国之间资源的烧杀抢虐!”
从此楚国和赵国的战争落下帷幕。
20
大战之后,楚国、景国和赵国由我牵头,三国达成百年和平协议。
澹台明月和楚然感受过战乱带来的苦痛,心中也祈求着和平。
楚国多年来的战争,让底层百姓苦不堪言,遇到灾年,只有将孩子卖出去。
楚然的娘亲便是如此被卖到宫中。
如果没有战乱,世界和平,便是所有孩子都能快乐地长大,大家都能生活在幸福之中。
近几十年都没有了战争,王芝易从前线退了下来。
我以赵国公主之礼嫁给了他,他终究是成了我的驸马。
初入景国时,我便和澹台明月达成相敬如宾的协议,如今天下已定,我也和他和离。
我留在赵国,父皇赐予我一座公主府,我和王芝易相亲相爱地生活在里面。
澹台明月的弟弟被楚然送回楚国,据说澹台明光回景国后经常闹着要去找楚然玩,被他哥暴揍了好几顿才消停。
时间一晃而过,父皇母后已老,父皇没有其他的子嗣,我接手赵国管理,成为赵国新一代女皇。
重生这一次,没有辜负所有人。
21
据民间八卦,澹台明月和楚然自小一起长大,二人感情十分要好。
如今两人都为一国之主,本以为两人会生分。
却没想到,在景国和楚国边境之地,百姓经常能遇到两个穿着繁华的帅气公子,在街头巷尾并排走。
一路上吟诗作对,欢笑声穿满整个巷子。
又过去数年,三国之间贸易加深,百姓都变得富足,能吃饱穿暖,不再需要利用战争来掠夺资源。
澹台明月和楚然将国家休养生息了几年,便各自退下来,将国事交给近几年设立起来的内阁。
我起初听到这时便觉得不可思议,后面他们告诉我。
他们小时候便发过誓,一个接回弟弟,一个给娘亲报仇后,便要寻一鸟语花香的地方定居下来,每日品茶读书,不再去过那种胆战心惊的日子。
如今,各自愿景已经实现,毕生不再有所求,三国之间也和谐共处。不如将时间花在自己身上,和知己游山玩水。
22
“哇哇哇”公主殿中传出来婴儿出生时的哭声。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是个康健的小男孩。”接生婆喜悦地大声说着。
“快给我看看,我要看看。”我不顾身体的疲惫,起身就想抱过孩子。
王芝易眼疾手快地将我从床上扶起,才将孩子抱到我的怀里。
“宁宁,这是我们的孩子”
我看到襁褓里面那张和上一世宝儿一模一样的脸,眼中充满了慈爱。
“阿易,他就叫宝儿吧,是我们的宝儿。”
王芝易温柔地看着我,回答了声好。
完
来源:牛奶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