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角膜盲患者的希望,藏在那些“无言良师”的故事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3 14:38 2

摘要:张玉清,一位98岁的高龄老党员、图书馆学专家,生前毅然决定逝世后捐赠遗体,书写了奉献与大爱的一生。在她的感染下,女儿与女婿纷纷加入这场生命的接力中。张玉清的女儿感慨地说:“我们相信,这份爱会感染更多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张玉清,一位98岁的高龄老党员、图书馆学专家,生前毅然决定逝世后捐赠遗体,书写了奉献与大爱的一生。在她的感染下,女儿与女婿纷纷加入这场生命的接力中。张玉清的女儿感慨地说:“我们相信,这份爱会感染更多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捐献者张玉清的家属分享捐献故事及心路历程

近日,成都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月活动上,捐献者家属讲述了捐献者生前的捐献故事与心路历程。

我国有400万角膜盲症患者【1】,因为有了像张玉清这样的捐献者的无私大爱,他们得以重见光明。

清明节将至,全国各地爱尔眼库的工作人员参加感恩和缅怀人体器官捐献者的纪念活动

清明节将至,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感恩和缅怀人体器官捐献者的纪念活动。

从湖北武汉到四川成都,从河南郑州到湖南长沙,再到甘肃兰州和重庆,爱尔眼库的工作人员在各地红十字会及相关部门的组织下,积极参与了追思活动。这些活动旨在缅怀那些“无言良师”,赞美他们的“永恒生命”,并通过传递人间大爱,让光明得以在更多人心中延续。

以无私大爱点亮生命之光

在生命的舞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无私的奉献诠释着大爱无疆。四川德阳59岁男子曹先生(化名),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捐献者。

2020年,曹先生确诊肝硬化、肝腹水,病情多次反复。在生命垂危之际,他萌生了捐献遗体的念头:“这平凡的一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身体虽然不再能够为自己服务,但或许可以为医学研究和他人带来希望。”2023年,他正式签署捐献志愿书,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去年,曹先生安详离世。家属强忍悲痛,将他的遗体捐献给成都医学院,用于医学教学研究;一对珍贵的眼角膜则通过成都东区爱尔眼库,跨越2000公里送往乌鲁木齐,爱尔眼科四川省区角膜移植专家鲁静主任特地前往爱尔阿迪娅眼科医院手术为两名20多岁的角膜盲症患者带去光明。

角膜病是我国第二大致盲眼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我国每年有约10万新的角膜盲症患者出现。然而,能够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每年不足1万人【2】。

一枚清亮的角膜

成都东区爱尔眼库冉茹秋介绍,在眼库刚成立之时,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基本上需要等待半年甚至更久,而如今这一时间已经大为缩短。基本上有需要的角膜盲症患者,在1个月以内都能接受角膜移植手术。这一巨大改变的背后,是像曾辉这样无数捐献者及家属的无私奉献,是他们用爱点亮了希望之光,让更多角膜盲症患者能够重见光明。

春节前后完成16例角膜移植手术,爱尔眼科实现“光明接力”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及眼表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四川省区角膜移植专家鲁静主任给患者检查

为扩大眼角膜捐献服务覆盖面,爱尔眼科四川省区已在达州、广元、绵阳等城市建立标准化角膜接收站,构建起辐射全川的角膜捐献服务网络。春节前后,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通过角膜移植手术重获光明的患者有16位,其中不乏来自雅安、宜宾、南充、阿坝等多地驱车求诊的角膜感染和穿孔患者……就诊频频发生在深夜,病情复杂且严重,最终实现“光明接力”。

“我们能如此高效完成手术离不开集团眼库资源的支持。”据爱尔眼科四川省区角膜移植专家鲁静主任介绍,爱尔眼科目前在全国16省70余城市建立了9家眼库和62个角膜捐献接收登记站。可针对全国各地的角膜盲症患者,随时调配合适的角膜供体资源。正是得益于这一资源体系优势,能确保患者无需漫长等待。

这16例手术中,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内皮移植、板层移植等多种不同术式,部分患者视力从仅存光感恢复至看清家人的模样。正是由于先进的医疗技术与眼库资源的双驱动,让越来越多在黑暗中等待光明的患者重获新生。

爱尔眼科和爱眼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了“瞳聚”角膜捐献及移植预约系统

据介绍,为向角膜盲患者提供及时、专业的医疗帮助及资金支持,爱尔眼科和爱眼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了“瞳聚”角膜捐献及移植预约系统。“瞳聚”系统为有意愿捐献角膜的人士提供登记协助服务,通过信息化平台提升角膜材料的分配与使用效率,帮助更多患者重见光明。

据了解,爱尔眼库已经有8000多人填写了自愿无偿捐献角膜的志愿书,3000多位志愿者在去世后捐献了角膜、遗爱人间。爱尔眼科平均每年为千余名患者实施角膜移植手术。

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爱尔眼科将“光明火种”播撒至祖国大地

“由于供体材料不足,技术难度大,医生培养周期长。我国有4.48万名眼科医生【3】,目前可稳定开展角膜移植手术的医生不到200人,且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全国角膜及眼表专家较为集中的城市。”中国医师协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及眼表学组组长李绍伟教授指出。

缓解供体不足只是一方面,提升基层医生诊断、治疗能力也是行业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中国医师协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及眼表学组组长李绍伟教授为患者做检查,同时对当地眼科医生进行现场培训、指导、手术带教

基于此,自2016年3月起,爱尔眼科联合爱眼公益基金会发起了“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公益项目,旨在为角膜盲患者提供及时和专业的医疗援助,并培养当地的手术医生及技术人才,提升角膜眼表疾病的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公益项目,资深专家深入一线,带教、帮扶当地青年医生,手把手带教、促进临床技术发展。截至2024年,共培训超120人次,并持续提升医生深板层及内皮手术能力,提高角膜材料利用率。

截至目前,爱尔眼科共有39位医生可开展角膜移植,是目前全国角膜移植手术医生人数最多的医疗机构,全面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爱尔眼科在角膜移植技术领域一直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完成国内首批EndoArt®人工角膜内皮移植术,国内第一例飞秒激光表层镜片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及角膜内皮移植术。

“遗体器官角膜捐献是一种意义深远的行为,它不仅延续了生命,还能帮助他人重获光明。我们鼓励更多人了解并参与这一崇高事业,对所有捐献者表达最深的敬意和感谢。”鲁静主任如是说。

数据来源:

①②南方都市报:《角膜移植助85岁老人重见光明贫困患者移植手术还能享资助》https://www.163.com/dy/article/FUD20IMB05129QAF.html

③中国青年报:《缺口较大,我国每5万人仅有1.6位眼科医生》

https://so.html5.qq.com/page/real/search_news?docid=70000021_4335fc4856a63352&faker=1

来源:消费质量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