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打造干事创业多元生态,让每一个梦想都能绽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3 15:15 2

摘要:这是创新奔涌的时代,这是机遇绽放的时代。在光明科学城这片热土,你无须在理想与现实间左右徘徊,不必在事业与生活间艰难取舍。这里有事业的舞台、乐享的生活,也有安居的底气。当创新创业的激情与人间烟火的温暖跨越时空交织,这座城已为奋斗者准备好了梦想之帆。即日起,南方日

这是创新奔涌的时代,这是机遇绽放的时代。在光明科学城这片热土,你无须在理想与现实间左右徘徊,不必在事业与生活间艰难取舍。这里有事业的舞台、乐享的生活,也有安居的底气。当创新创业的激情与人间烟火的温暖跨越时空交织,这座城已为奋斗者准备好了梦想之帆。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光明值得”系列报道,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读者沉浸式体验“光明值得”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的一间排练厅,青年舞蹈艺术家胡沈员与深圳当代舞团的伙伴们在这里从早泡到晚。他们在为今年开启巡演的舞剧《敦煌归来》以及现代舞作品《流浪》不断打磨、排练。能与伙伴们并肩同行,追逐更广阔的舞台梦想,让胡沈员感到幸运和幸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下称“中山七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汤地忙着干临床、带团队、做研究、搞教学。“能参与到深圳北部医疗高地建设,机会难得,大家都很努力。这里的天空是敞开的,只要努力,发展高度没有天花板。”汤地感慨道。

光明区深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孵化三年后,深圳极智超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极智”)今年就要顺利“毕业”了。创始人乔家平希望在光明为公司找到一个“新家”:“把研发、生产环节都打通。”

从生产线到舞台

从实验室到手术室……

光明区努力打造干事创业的多元生态

这里不仅是尖端技术的策源地

更是志同道合者的集结场

每个追梦人都能在纵横交错的机遇网格中

找到与自己同频共振的坐标点

寻梦

找到广阔人生舞台

个人机遇总是伴随着时代浪潮不期而至。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开启了深圳一段新的传奇。

汤地就是光明科学城新传奇的见证者和参与者。2015年,彼时还在中山一院工作的汤地,获得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诊所肝胆胃肠科开展博士后研究的机会。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汤地学到了很多先进理念和技术。

在此期间,又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机遇来了。太平洋彼岸的故乡,由何裕隆院长率领的团队,来到深圳筹建中山七院。2016年获悉此消息后,汤地十分振奋,很快给何裕隆发去了一封言辞恳切的E-mail,表达了希望到深圳服务的想法。

2017年5月回国后,汤地来到深圳光明区参与创院筹备。2018年5月11日,中山七院正式运营。如今,中山七院医教研齐头并进,服务力、影响力与日俱增。

汤地希望在自己和团队的奋斗下,中山七院的普通外科既有中大传统,又有深圳特色:“我们一直在探索学科之间的紧密合作,运用多种微创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一站式’医疗服务。”

自称喜欢折腾的乔家平,则在创业道路上,探索着人生无限可能。2022年,博士毕业的乔家平,将极智落户光明区深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下称“基地”)。

“光明区的整体创业氛围很好。基地场地三年免租,还提供创业补贴和贴心创业服务,解决了我们初创公司的大问题。”乔家平说。

极智所在的基地,可以为港澳台高科技企业提供最多3年免费场地优惠、最高50万元启动资金,以及政策宣讲、资源对接等创业服务。一批像极智这样的初创企业,从这里扬起创业梦想之帆。

某种程度而言,青年舞蹈艺术家胡沈员也一直在创业路上。

这位2019年因《舞蹈风暴》节目而走红的灵魂舞者,放弃了一战成名之后接踵而至的商业流量,2020年将工作室落户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由此开始了新征程。他也是光明区引进的第三位文化顾问。2023年,胡沈员带领团队成立了深圳当代舞团。

数年时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独舞到大型舞剧,从舞者到舞团创业者,胡沈员一直在探索自己的人生舞台。“刚开始当舞蹈演员时,对舞台的向往是跳一支舞;自己编舞,是希望与观众产生更多交流;成立深圳当代舞团,是想探索更多可能。”胡沈员说。

从创新到创业

从临床专家到企业家、艺术家

……

光明区这片包容开放的热土

用丰富多元的干事创业舞台

奋力托举起一个个闪耀梦想

追梦

打破惯性追求卓越

在中山七院,汤地带领着科室一群平均年龄35岁上下的热血青年一路披荆斩棘,完成了多台区内开创性的疑难重症手术:比如堪称 “胰腺微创技术珠穆朗玛峰”的机器人及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针对多灶性胰腺癌病人实施的联合多器官切除的全胰腺切除术等。

2023年,汤地带领的团队还与中山一院何晓顺教授团队一起,为一例晚期肝癌患者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肝癌定向治疗术”。手术运用了器官医学理念与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联合ALPPS及无缺血隔离灌注化疗的新方案,减少第一次和第二次手术期间肿瘤播散与转移的机会。如今这位病人仍健在,定期随访结果一切正常。

正是靠着这种创新精神,2022年,中山七院肝胆胰外科与胃肠外科、甲乳外科一道,成功获批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获批速度在业界少有。

创新,也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命根”。极智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高端超声装备和提供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面向消费电子、半导体、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制造领域。

“现在不少高端设备都需要国产替代,涉及到很多关键零部件,硬度高、加工难。用特种加工方案可以大幅降本增效。”乔家平说。

2023年,团队专心搞研发,解决了从“0—1”的问题。现在,极智开始从小批量量产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要实现从“1—10—N”的跨越。“创业难,变量多。实干是解决焦虑的最好办法。”乔家平有一种执着的韧劲。

精益求精,同样是艺术家的不懈追求。

今年1月3日晚,深圳保利剧院,《敦煌归来》曲终落幕时,现场响起持久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是《敦煌归来》2025年全国巡演的首场演出。

《敦煌归来》是光明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4年8月在光明区首演后,这部原创舞剧就热度不断。故事的背景为唐朝。收复沙州(今敦煌)后,归义军派出高进达等人组成“信使团”,历经四年艰险,最终将沙州舆图送达长安,演绎了一段关于家国与信念的传奇。与首演1.0版相比,2.0版改动达80%,几乎是推翻了之前的所有编排。

“2.0之后还要不断调整,我们希望打破惯性,不断找到新的呈现方式。”胡沈员说。

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火种在光明科学城渐成燎原之势,并结出累累果实。

光明科学城的头戴式荧光显微镜等创新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神经疾病等研究领域领跑全球。2024年全年认定“小巨人”、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近500家。中山七院入选全市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原创舞剧《敦煌归来》入选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目录项目、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项目。

圆梦

携手同行共赴光明

今年5月,胡沈员于2017年编导的《流浪》,将登上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舞台。与此同时,《名字》——深圳当代舞团年度考核暨演员原创小作品展示也将向公众开放。

从独行到共舞,《流浪》的路上,有了全新的定义: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是自由,是无所畏惧。

胡沈员透露,今年舞剧《敦煌归来》和现代舞作品《流浪》将同时开启全国巡演。未来,他和团队将制作更多大型作品和实验性作品,大型作品面向市场,更加先锋、实验性的作品则是为了给予更多年轻人成长机会。

携手同行的伙伴,让前行的道路不再孤独。

与乔家平携手创业的,还有曾经的同事和同学。创业团队成员之一的公司技术合伙人程龙,是香港理工大学硕士,曾就职于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负责智能工厂项目。

“创始人之间不仅有信任基础,而且技术互补。我们掌握了超声、算法、整机的全链条核心技术,有先天技术优势。”乔家平很庆幸有志同道合的创业搭子。

同样感到欣慰的还有汤地。团队一路成长,不少伙伴已经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越来越多的病人慕名前来,找到新希望。不到30张病床的肝胆胰外科,每年实施手术超过1000例,大部分是三四级手术。病床使用率时常超过100%。

在中山七院一期的右侧,是医院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增加3200张病床。附近,还密集布局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创新载体。

风向光明,才聚光明。如今的光明区,正在以海纳百川之态,广聚各方英才。

光明区亮出三招引才秘籍:

组建“追梦光明”招才特遣队,携手深圳湾实验室等313家科研机构、重点企业,走进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学府。截至目前,31场活动已吸引5.46万青年才俊共赴科学城之约。

形成“14+13”区校联动合作清单,与中山大学、深圳理工大学高频互动,吸引人才留在光明。借力“2024创新香港—国际人才嘉年华”等平台,构筑深港人才“连心桥”。

此外,还编制了深圳市首个区级人才规划,出台“人才高地计划”系列政策累计55项细则,形成支持和吸引青年人才的特色政策体系。

来源:深圳光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