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午,在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楼“体重代谢多学科协作(MDT)门诊”内,内分泌科医生正在对市民白小姐(化名)进行病史采集。
“国家喊你减肥啦!”
今年3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
面向公众发布的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
有研究预测,
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
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
将达到70.5%,
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为了响应这一政策
上海这个区出招了~
把“减重门诊”开进了社区!
目前,
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体重代谢多学科协作(MDT)门诊”
已正式开诊
门诊能提供哪些服务?
如何开展体重管理?
跟着小侬一起看看
“体重持续增长有多久了?之前有没有服用过减肥药物……”
下午,在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楼“体重代谢多学科协作(MDT)门诊”内,内分泌科医生正在对市民白小姐(化名)进行病史采集。
今年27岁的白小姐,这几年体重一直不断增长,为了减肥,她节过食、吃过减肥药,但都无法得到很好的减重效果。“节食最厉害的时候,只吃早饭,中午用水果代替,晚上就不吃了。那段时间,人是瘦了,但身体有点吃不消,走路都觉得脚在打飘。”
听说家门口开了减重门诊,白小姐决定来试一试。
白小姐在接受体质测试评估
通过病史采集、体质测试评估、膳食调查以及代谢指标检查,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医生对白小姐的身体状况有了初步了解:身高164.5公分、体重90.9公斤、体脂率43.1%,虽然暂时还没出现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但BMI指数提示其已达到了肥胖程度。
医生为白小姐解读评估结果
结合评估结果,医生随即从营养、运动、中医、心理四个方面,开始为白小姐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
“运动方面,考虑到她的体重基数较大,建议每天要坚持20至40分钟的运动,力量运动和有氧运动一天隔一天。力量运动包括哑铃、深蹲等,有氧运动推荐游泳、快走、骑行等。中医方面,建议她可采用穴位埋线进行减重治疗。同时,我们也对这位市民进行了营养指导和心理咨询,帮她塑造健康的饮食心理,引导她不要产生体重焦虑等情绪。”
康复运动科医生现场进行运动指导
最后,根据白小姐的减重方案,医生提醒她4周后来进行首次复诊,评估减重进展,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据了解,该门诊汇聚了
中医学、营养学、运动学、心理学
以及内分泌学等多个领域专家,
以团体合作的方式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减重方案,
包括多种生活方式干预策略、
饮食管理、体育锻炼和行为干预,
为患者提供减重服务。
医生指出,
“体重异常是不少慢病问题的‘元凶’之一。”
在日常门诊中,
就有不少患者因体重异常
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还有一些患者由于没有科学进行体重管理,
导致病情加重,
因此,体重管理已经成为
慢病管理的重要一环。
太棒了!
这样的社区减重门诊
如果能开遍全上海就好啦~
来源:丽姐聊情感健康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