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红火蚁监测防控技术方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3 16:02 2

摘要: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5年红火蚁在广东大部、海南大部、广西中东部、福建中南部、江西南部、云南东部和南部、四川西南部等区域总体偏轻发生,局部点片偏重发生;在重庆大部、湖南南部、贵州南部、浙江中部和南部、湖北中部等区域零星点状发生。全国发生面积在580万亩左右

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5年红火蚁在广东大部、海南大部、广西中东部、福建中南部、江西南部、云南东部和南部、四川西南部等区域总体偏轻发生,局部点片偏重发生;在重庆大部、湖南南部、贵州南部、浙江中部和南部、湖北中部等区域零星点状发生。全国发生面积在580万亩左右。为做好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防控策略

坚持“源头控制、协同联防、检防结合”,重点抓住春秋两季关键防控期,在疫情发生区推进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在零星发生区开展应急防控和疫点铲除,在传入风险区强化监测预警。

二、监测防控重点

根据红火蚁发生分布情况,将全国划分为以下三个区域,实施分区治理、分类指导。

(一)主要发生区。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大部,江西南部、云南东部和南部、四川南部等发生疫情的县(市、区)。

(二)零星发生区。重庆大部、湖南南部、贵州南部、浙江中部和南部、湖北中部、上海等发生疫情的县(市、区)。

(三)传入风险区。江苏、安徽、河南和陕西南部等潜在发生区域。

三、监测防控措施

(一)检疫监管。动态更新红火蚁发生地区名录,重点加强从疫情发生区调运的带土农作物苗木、带土绿化苗木和草坪草等检疫。如发现调出或调入的苗木、花卉、草皮、生产用土壤或介质等物品携带红火蚁时,应当督促指导调出单位或施工单位进行检疫处理。大型苗木可使用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5%吡虫·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将稀释好的药液沿苗木茎部环绕浇灌,使根部完全浸湿或将根部完全浸泡在药液中;盆栽小型苗木、花卉可使用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按1000倍液,45%吡虫·毒死蜱乳油500倍液,按常规进行灌溉;草坪草可使用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5%吡虫·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泼浇或者喷洒于草皮上,至草皮下部有药液流出时止。检疫处理后,经当地植物检疫机构检查合格后方可调离或调入。

(二)监测预警传入风险区,重点监测调查从红火蚁疫情发生区调入的绿化植被(带土苗木、花卉、草坪等),密切关注周边区域疫情发生动态,结合种苗引进情况和当地气候环境,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主要发生区和零星发生区。重点监测调查疫情发生区域及周边延伸地带,准确掌握红火蚁的分布范围、发生程度和扩散趋势。监测调查要严格按照《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GB/23626— 2009)有关要求,在气温15℃—34℃(最佳气温为20℃—32℃)时间段开展。

(三)化学防治。以杀灭蚁后为重点,药剂上可选择茚虫威、氟蚁腙为主要成分的饵剂和高效氯氰菊酯为主要成分的粉剂。开展防控时要穿着长袖衣服,戴上手套,穿上胶鞋或者雨靴,并在手套或者鞋上撒上一层滑石粉或者痱子粉,具体操作方法参照《红火蚁化学防控技术规程》(NY/T 2415—2013)。对蚁巢密度较低且分布较分散的,可采用饵剂点施法进行单个蚁巢处理;对蚁巢密度较大、分布普遍,或诱集到工蚁数量较多、分布较普遍的地区,可利用撒播器、无人机等撒施饵剂法开展大面积防治,并及时跟踪、补防。主要发生区重点组织实施春秋两季统一防控,选择防控技术成熟的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条件适宜的地区推广“群防群治”等模式。零星发生区精准划定疫点范围,根据区域气候特点探索冬季灌巢等不同铲除方式,达到根除标准的及时验收。传入风险区做好药剂储备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编辑:段伊鸣

监审:郭平稳、徐锋

投稿邮箱:wgsntg@126.com

来源:微观三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