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价值审视与实践路径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诉求,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颇具挑战。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以语块为基本语言学习单位,可以提高语言交流的流畅性,降低语言学习的难度,提供评价语言水平的工具,奠定终身语言学习的基础。研究认为,小学英语语块教学可以通过梳理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王彩云 龚亚夫 胡卫平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诉求,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颇具挑战。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以语块为基本语言学习单位,可以提高语言交流的流畅性,降低语言学习的难度,提供评价语言水平的工具,奠定终身语言学习的基础。研究认为,小学英语语块教学可以通过梳理语块、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组合语块选择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与应用迁移的教学策略,评价语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深化作业育人功能和提升单元学习整体效果的实践路径,以促进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价值审视;实践路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目标为“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1]5-6。这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将英语学科教学提升到“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高度[1]4。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颇具挑战。语块是准确理解与流利表达语言的关键因素,在口语和书面语语篇中的占比均超过50%,而且执行许多语用功能[2]。实践教学是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重要载体,本文即探究了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在语言学习中的价值以及全面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一、语块与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界定

(一)语块内涵与分类

澄清语块内涵,是准确使用语块的前提。语块(chunks)的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不同学者给出了多种界定。纳廷格(Nattinger)和迪卡里科(Decarrico)认为,语块是一种多词词汇(multiword)现象,这种现象存在于传统词极(poles of lexicon)之间的某个场域,是根据句法自然形成的词汇组合,这种组合会频繁发生,而且在使用时通常有较多的习语性语义[3]。雷(Wray)认为语块是整体储存在记忆中的、一连串的预制的词语程式,可以是连贯的,也可以是不连贯的,或其他意义单位,使用时可直接提取,无需语法分析和生成[4]。无论语块概念如何呈现,其共同特征为:大于一个单独词汇,固定的或半固定的短语。

明晰语块分类是灵活应用语块的基础。麦卡锡(McCarthy)认为语块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每个单词都有各自的意义并且可以代表各自的内涵,比如a red coat;二是由2-3个固定的单词组成的多线性单元(nultinomial units),比如black and blue;三是由两个或多个单词组成的固定表达,比如take an exam;四是经常在口语中使用的独立的词组形式,比如if I were you;五是辅助引导长文本或演说的开头词组,比如first of all[5]。路易斯(Lewis)从功能和结构视角,将语块分为四类:一是具有习语特点的词组,比如by and large;二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词组,比如形容词+名词搭配,yellow trousers;三是固定或半固定的语用功能词汇组合,比如would you like;四是句子架构和语篇引导词,比如first of all[6]。戈拉米(Gholami)认为语块范围较广,包括习语、搭配、复合词,词汇串、谚语等各种多词组合[7]。

(二)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

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以语块教学理论与思维型学习理论为基础。语块教学理论认为语块是语言学习的核心,是语言输出方便、快捷和流利的关键。该理论提出三个假设:第一,基于语法的词汇(grammatical lexical)是语言的组成单位,而不是编入词汇的语法(lexicalized grammar);第二,在语言建构中,尽管结构表征(structural representation)具有价值,但词汇表征(lexical structural)更为关键;第三,语言是由语块构成的。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结果与此假设具有一致性,即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语块化的特点[8]。在基于语块的教学中,语言进行交互的首要成分是词汇和词汇组合,而非语法、概念、功能等其他成分[9]。

重复是强化语块学习的有效策略。通过足够频次的重复练习,可以提高学习者对语块的认识,这是促进学习者准确记忆以及灵活应用语块的关键[10]。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不应简单机械地重复语块,而需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思维型学习理论由林崇德与胡卫平教授于2010 年提出。基于该理论的课堂教学注重学思结合,突出积极思考,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为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知识形成过程,联系已有知识经验,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思维品质以提高智力能力,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分层教学因材施教[11]。

综上可知,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以语块为核心语言学习单位,通过高频次灵活多样地重复运用语块,结合思维型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实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价值审视

(一)提高语言交流的流畅性

掌握大量的语块是应用外语进行流利交流的必要条件。语块能联系心理语言现实(psycholinguistic reality)和证据语料(corpus evidence),加速语言理解[12]。由于语言处理过程对语块较为敏感,当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词汇中存有大量的语块时,学习者可以将语言输入内容作为整体进行处理,从而提高输入的理解速度。此外,语块能有效减少线性序列(linear sequence)的平均依赖距离,从而减少有效沟通的复杂性,提高交流的流畅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语块在语言习得和输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3]。

(二)降低语言学习的难度

使用语块能降低写作任务以及词汇学习的难度。考克斯黑得(Coxhead)和伯德(Byrd)认为,语块可以使学术写作任务变得更容易,因为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无需逐词造句,可以直接使用更多现成的语块[14]。施密特(Schmitt)和麦卡锡(Mc-Carthy)认为语块是一种助记符号装置(mnemonic device)[15]。已有词汇学习研究表明,采用相同语义给语块分类的方式,可以促进词汇学习。与逐一背诵词汇的方式相比,使用语块在有意义的情境中的练习更有助学生的词汇学习。

(三)提供评价语言水平的工具

语块不仅可以清晰地表明语言学习者写作能力的发展水平,而且可以作为一种具有一定力度的、衡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水平的综合测量工具。研究表明语块对口语和书面语的语言表达效果影响显著[16]。威士伯(Verspoor)等对荷兰五个水平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研究发现,语块在书面语中使用的类型和数量情况,可以直接预测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17]。研究显示存储在记忆中的语块数量决定语言的流利性水平[18]。

(四)奠定终身语言学习的基础

语块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使得他们的语言学习容易且高效[19],从而降低语言学习者的焦虑情绪,提高语言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语块有助于语言学习者超越语法限制,在最大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语言表达的创造性。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大量的语块,才能达到母语使用者在口语和书面语方面的表达水平。尤其在外语学习的早期阶段,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块进行理解与表达,而且这些语块会贯穿整个语言学习始终,并对他们进一步学习语言具有重要作用[20]。

三、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的实践路径

(一)梳理语块明确教学目标

梳理语块确定教学目标指整理教学内容中的语块,明晰这些语块与需要掌握的词汇、语法、语篇的关系,依托语块确定教学目标。小学阶段出现的语块类型通常有搭配词、句子架构、固定表达与惯用话语。比如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出现的语块为:(1)搭配词:my birthday,my favourite month,a sunny day,cold and snowy;(2)句子架构:This is...,It is...,How is the weather...,When is...;(3)固定表达:the first,the second....the twelfth;in January;(4)惯用话语:the months of the year,in red short,play in the snow。英语学习的目标需要有多元性,而且要有具体的目标描述[21]。下面我们结合这一单元的语块,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

1. 语言能力目标

语言能力是参与语言活动时,学习者所表现出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结合本单元语块,可以确定如下语言能力目标:第一,能以语块为基本单位,准确大声地跟读教材中的语句和语篇;第二,能结合语块,通过阅读或视听准确理解如下句子:What’s your favourite month? Whose birthday is in July? My birthday is in July.并能仿写出结构相同的句子;第三,能以语块为辅助语言材料,以口语和书面语的形式,进行较为流利准确的表达与交流。

2. 文化意识目标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表现出的跨文化态度、认知和行为选择。结合语块内容,本单元可以确定以下文化意识目标:第一,有主动了解中国重大节日的愿望,并能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这些重大的节日;第二,有国家认同感,比如在学习National Day 时,能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三,能够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比如在学习the Spring Festival 时,能够表达对贴春联、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等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思维品质目标

思维品质是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比较、分析、推断、评价、批判、创造等方面的水平或层次。该单元思维品质的学段目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能通过观察与辨析找出句子或语篇中的语块,能用笔记的方式写出相同类型的语块;第二,能将不同的语块进行分类汇总,并以语块为基本单位制作思维导图,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语篇中的语块关键信息,预测语篇内容;第三,能利用语块多角度解决问题,比如能结合语块围绕Holiday 等主题,完成写作训练[22]。

4. 学习能力目标

学习能力指主动运用并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积极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能力。结合语块的运用,本单元学习能力目标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能通过语块辅助,更加喜爱学习英语,更乐于表达与交流;第二,能意识到自己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能充分利用语块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第三,能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充分利用语块解决问题。比如本单元可以尝试解决How to choose birthday gifts for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这一问题。

(二)组合语块选择教学策略

组合语块指将语块进行组合,找出组合中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语段或语篇,并针对这些语段或语篇选择教学活动策略。结合语块学习,适合小学英语学习的活动策略有:主动归纳所学语块,并能借助教材或者其他工具书拓展更多相同结构的语块;能利用图表或思维导图等工具归纳所学语块,能在阅读中依托语块,养成按意群理解与朗读的习惯;能通过语块的多情境运用,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并乐于分享自己的学习策略或学习资源。下面以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Lesson 12 Mr. Moon’s Birthday为例,介绍如何组合语块选择教学活动策略。

1. 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的策略

这一课为故事课,主题为“月亮选择过生日的月份”。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歌曲The Month Song 创设音乐视频情境,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进入英语学习的语境。在视听歌曲过程中学生需思考以下问题:(1)What’s your favourite month?(2)—Why?—Because___.通过听歌并问答的方式,让学生结合my favourite month,play in the snow 等语块的组合运用,熟悉故事中十二个月份的角色。之后,通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自由问答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复习本单元重点句型,与故事内容进行衔接。

2.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策略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策略通常采用自然穿插的方式。比如,学生首先以语块为意群单位视听故事,自主探究问题:(1)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e story?(2)Who are they?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自主探究,以查找故事角色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十二个月份的音形义。接着,同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1)Which month do you like best in the story?(2)Why? 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需要组合运用表示在几月、天气以及相关节日的语块,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之后,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结合故事中的语块独自复述故事。这种活动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块复述语篇的能力。最后,通过大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分角色表演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3. 应用迁移与总结反思的策略

应用迁移策略主要体现为课上迁移和课后迁移。本课中,课上迁移活动为在班里调查好朋友的生日,给同学选生日礼物。调查过程中使用的句型为: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June. How is the weather in June?It’s hot and sunny. What festival is in June? Children’s Day is in June.通过含有核心语块的句型运用,进一步深化故事主题,让学生开始关注身边朋友的生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关爱。课后迁移活动让学生在课下调查家人的生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礼物,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人的感恩,同时学会利用工具书或电子词典自主学习。最后,利用思维导图,将自己需要准备的礼物进行归纳整理,并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给他们准备了礼物,以后要怎样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恩与爱。

(三)评价语块提升教学效果

依托语块进行教学评价,具有简洁、高效的特点。现从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以及单元评价三个方面介绍基于语块的评价路径。

1.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鼓励性语言、适切的指导和建议均可用于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对学生的出色表现,需给予及时且有针对性的鼓励或表扬。学生在表达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以合理指导,引导学生准确流利地表达。比如,学生在利用语块进行复述时,教师除了板书语块之外,还可以为板书配图,或提供包含语块的多媒体素材,降低学生复述的难度。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使用语块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建议。比如,学生在做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类属中确定语块的二级指标或三级指标,提高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速度和效率。

2. 深化作业育人功能

在语块的作业评价方面,教师可以设计较多的拓展型和创造型作业,深化作业的育人功能。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以及个体差异较大的因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形式,供学生课后自由完成。比如,可以设计具有趣味性与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动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业。在对作业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教师集体讲评、结合学生个体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在欣赏大家的成果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入地提升作业的育人功能。

3. 提升单元学习整体效果

单元学习整体效果指单元学习之后达到的核心素养水平。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运用语块,降低了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难度,提高了反应速度,以及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在文化意识方面,借助语块,学生可以完成较多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获得更多培养文化意识的机会。在思维品质方面,教师可以依托语块增加拓展型或创造型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在学习能力方面,随着活动任务种类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教师应根据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建议,引导学生探索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四、结语

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是小学英语课堂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本文阐释了语块和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的内涵,梳理了该方法在语言学习中的价值,并提出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该方法的实践路径。其中,内涵分析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对小学英语“语块教学法”的理解与认识;价值梳理有助于教学工作者利用利用该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践路径呈现有助于该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落地,有效培育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ERMAN B,WARREN B. The Idiom Principle and the Open Choice Principle [J]. Text & Talk,2000,20(1):29.

[3] NATTINGER J,DECARRICO J.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79.

[4] WRAY A.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9.

[5] MCCARTHY M.A New Look at Vocabulary in EFL [J]. Applied Linguistics,1984,5(1):12.

[6] LEWIS M.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Putting Theories into Practice [M].London: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7:7-11,15.

[7] GHOLAMI L. Incidental Corrective Feedback Provision for Formulaic vs. Non-formulaic Errors:EFL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J]. Language Awareness,2022,31(1):21.

[8] MEUNIER F. Formulaic Language and Language Teaching [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5(32):111.

[9] RICHARDS J C,RODGERS 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2ndedition)[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UK,2008:132.

[10] LINLIN J. The Theory of Lexical Chunks and Its Inspiration to the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J]. Journal of Jinghan University,2004,21(1):102.

[11] 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7(1):29.

[12] GABLASOVA D,BREZINA V,MCENERY T. Collocations in Corpus-based Language Learning Research:Identifying,Comparing,and Interpreting the Evidence [J]. Language Learning,2017(67):155.

[13] WOOD D. Formulaic Language and Second Language Speech Fluency:Background,Evidence and Classroom Applications [M].London:Bloomsbury,2010:38.

[14] COXHEAD A,BYRD P. Preparing Writing Teachers to Teach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of Academic Prose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7(16):129.

[15] SCHIMTT N.MCCARTHY M. 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254-257.

[16] KASHIHA H. Beyond Words in Evaluation:Formulaic Language in Critical Reviews of Research Articles Across Disciplines [J]. Russ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2023,27(2):251.

[17] VERSPOOR M H,SCHMID M S,XU X.A Dynamic Usage Based Perspective on L2 Writing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12,21(3):239.

[18] DAI Z,DING Y. Effectiveness of Text Memorization in EFL Learning of Chinese Students. In D. Wood(Ed.),Perspectives on Formulaic Language:Acqui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M]. New York,NY:Continuum,2010:71-87.

[19] WRAY A. Formulaic Sequ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Principle and practice [J]. Applied Linguistics,2000,21(4):463.

[20] ELLIS N C. Sequencing in SLA:Phonological memory Chunking,and Points of Order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6,18(1):91.

[21] 龚亚夫.论基础英语教育的多元目标——探寻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11):26.

[22] 王彩云,龚亚夫,胡卫平.运用语块教学法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3(9):21.

Value and Practical Path of Lexical Approach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WANG Caiyun GONG Yafu HU Weiping

Abstract: Integrating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key competencies in English teaching is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However, it is a challenge for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hunks are the basic language learning units in the Lexical Approach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 fluency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language learning, provide a tool for evaluating language level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lifelong language learning. In teaching, it is possible to sort out chunks, clarify teaching objectives based on core literacy, combine chunks and select context creation and question raising, explore independently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s, summariz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reflection and application transfer, evaluate the practical paths of chunks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deepen the function of homework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effect of unit learning. This method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path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key competencie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lexical approach; value review; practice path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重点委托课题“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英语任务型教学途径研究”(2021010405WT2)。

(本文首次发表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4年第4期)

来源:永大英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