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人穿衣风尚,黄道婆:我国古代纺织业的传奇人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3 17:04 2

摘要:宋末元初著名棉纺织技术革新家,被誉为“棉纺织之母”的黄道婆,她的贡献对于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说到织女,你想到的一定是“牛郎织女”的织女,想必你不知道……

还有一个真正的织女,她是谁呢?

宋末元初著名棉纺织技术革新家,被誉为“棉纺织之母”的黄道婆,她的贡献对于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她的雕像收藏在中国农业博物馆。

生活在南宋末年的黄道婆,幼年的时候家庭非常的贫寒,流落在了海南的崖州,也就是如今的三亚。

在海南生活了将近40年,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了不少的棉纺织技术并自己进行了改进,掌握了从轧棉、纺纱到织造的全套工艺。

年近五旬的她返回家乡乌泥泾,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市。

结合黎族的技艺与江南传统纺织经验,改良了纺织工具和创新流程,甚至是棉花良种和植棉技术。

她逝世之后,乌泥泾的百姓为她立祠祭祀,尊称她为“黄娘娘”,“先棉神”。在明清时期,江南的多地建庙来纪念她。

黄道婆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这些方面。

纺织工具的发明

她发明了许多的纺织用工具,用来纺纱的纺车和织布用的织机,使得纺纱和织布的效率更加的高效和精细。

创制出的搅车,改进和提高了手剥棉花籽,效率提升了不少。

还改小弓为四尺长的大弓,以绳弦代替线弦,增强了弹棉蓬松度。

而且所发明的三锭脚踏纺车,能够同时纺三根纱,其效率远胜单锭手摇纺车。

构建纺织技术体系

自创一套完备的纺织技术体系,涵盖纺纱、织布、染色等诸多环节。这些技术的发展,对提升纺织品的质量和产量大有裨益。

推广“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利用束棕提花装置,织造大提花织物,创造出复杂的提花技术,提升了棉布美观度。

还制订出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构建起从轧棉到织布的完整产业链。

传播纺织技术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这是流传的江南民谣。

在家乡,她于传播纺织技术之余,亦积极向其他地区推广,由此培育出众多纺织人才。

不仅倾囊相授技法,还推动了松江地区成为全国的纺织业中心,带动江南经济发展。

而且,棉纺织业的发展为当时江南的女性提供了不少的就业机会。

打破“南丝北麻”的格局

黄道婆的技术革新打破了中国古代纺织业“南丝北麻”的格局,推动棉布成为大众衣料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她的影响下,棉布普及替代了部分麻、丝织品,降低了百姓的穿衣成本。

棉织品服饰,在舒适性与保暖性方面,皆远胜往昔的丝、麻服饰。

尤其是在御寒方面,极大地改善了北方冬季的生活条件。

黄道婆为上海留下了乌泥泾棉纺织技艺国家级非遗1项,市级非遗6项,区级非遗3项,俨然形成了一座底蕴深厚巨大的棉纺织与民俗资源宝库。

黄道婆的故事不仅是科技史的缩影,也照射出古代底层女性通过智慧与实践突破时代局限的非凡力量。

这位被尊为先棉的女神黄道婆出身民间,她心怀民众,有着爱民富民的情怀!

百度百科:黄道婆、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文汇报2024-03-07 10:58:这位上海女神,何以“衣被天下”?

新闻晨报2024-10-16 08:41:厉害!徐汇区这项国家级非遗亮相央视

来源:古人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