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让中国人失望了,缅甸军队竟然向前往灾区的中国救灾车队鸣枪!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3 17:50 2

摘要:中缅两国是相接壤的“友邻”,所以在缅甸发生大地震后,中国立刻采取措施,开始全力支持救援,甚至派出运-20为缅甸送去救援物资。

这怎么不算现代版的农夫与蛇?

中缅两国是相接壤的“友邻”,所以在缅甸发生大地震后,中国立刻采取措施,开始全力支持救援,甚至派出运-20为缅甸送去救援物资。

然而根据报道,4月1日,由我国9辆运输车组成的红十字救灾车队在经过缅甸军队控制下,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时,驻扎在此的军队,居然朝着中国救灾车鸣枪。

中国的这番好意没得到就算了,对方居然还“恩将仇报”,将枪口对准中方,为了安全起见,满载着救援物资的车队不得不撤退到安全地区。

事情发生在4月1日,当时一支由9辆运输车组成的中国红十字会救灾车队,满载着救援物资,正穿过缅甸军队控制区,目标是直奔受灾最严重的曼德勒地区。

这些物资和设备对于灾区来说是救命的希望,尤其是那些被埋在废墟下、生命垂危的灾民。

然而就在这支车队行驶到奥马提村附近时,驻扎在那里的缅甸军队突然鸣枪示警,迫使车队不得不紧急停车。

为了安全起见,车队最终被迫撤回了瑙丘镇,救援行动就这样被生生打断。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人难以置信,中国的救援队带着满腔热忱和专业设备,不远千里赶来帮助缅甸人民,却在半路上被缅甸自己的军队用枪声“迎接”。

这些救援人员冒着风险,带着生命探测仪和无人机,本可以为灾区带来更多生的希望,可如今却只能无奈地看着物资停在原地,无法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事件发生后,缅甸军方迅速站出来为自己辩解,他们声称中国救援车队之所以被鸣枪示警,是因为车队“没有提前通报进入冲突区”。

据缅方描述,当时军政府正在与德昂民族解放军作战,事发地点属于敏感区域。

缅甸军方还表示,他们曾在距离车队200米的地方用灯光示意停车,但车队没有停下,加上近期一些团体借救援之名进行政治活动,所以他们才朝天开了三枪,以示警告。

这样的说法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但仔细一想,却漏洞百出,首先作为一场突发的自然灾害,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发生后,灾区的每一分钟都可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在这种情况下,救援车队的首要任务是尽快赶到灾区,而不是在复杂的战区规则中耗费时间等待许可。

更何况,中国红十字会的车辆上明确悬挂着机构标识和国旗,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这是人道救援队伍,缅甸军队不可能认不出来。

选择鸣枪而不是通过其他方式核实身份,显然是过于草率的决定,而且国际社会早有公认的规则保障人道救援行动。

《日内瓦公约》明确规定,标有红十字标志的救援车辆享有“不受阻碍通行”的特权,冲突各方有义务为其提供安全通道。

缅甸作为缔约国,理应遵守这一原则。即便是在非战争状态的救灾场景中,鸣枪示警也明显违背了救援人员受保护的身份。

更何况缅方所谓的“灯光警告”,在夜间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效果本来就有限,远不如无线电通讯或提前协调来得可靠。

这一切都说明,缅甸军方在事件中的反应,既缺乏准备,也缺乏对国际规则的尊重。

面对这场风波,中国方面的态度既克制又坚定,4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回应了此事。

他表示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地震发生后,中国迅速展开救援行动,目前救援人员和物资都安全。

同时他也郑重呼吁缅甸各方在大灾面前以抗震救灾为重,确保救援通道畅通,保障救援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这番表态既展现了中国对人道主义的坚持,也对缅甸军方的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批评。

反观缅甸军方,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反省,他们非但没有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反而将责任推给中国车队,称其“未通报”是事件起因,这种态度让人感到寒心。

要知道,缅甸此次地震灾情严重,单靠自身力量根本无法应对,正是中国的援助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缅甸军队却对救援车队采取了对抗性措施,这不仅是对中国善意的辜负,更是对灾区人民生命安全的漠视。

更令人失望的是,缅甸军方的行为还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后果。

国际社会原本就对缅甸的内战局势有所顾虑,如今又发生了这样的事件,那些本来犹豫是否参与救援的国家,很可能会因为安全问题而选择观望。

这对于急需援助的缅甸灾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缅甸军方的短视之举,不仅损害了中缅关系,也让自己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蒙羞。

网友们的评价

这起事件传回国内后,迅速引发了中国网民的强烈反响,许多人在网络上表达了愤怒和失望,认为缅甸军方的做法是典型的“恩将仇报”。

有人感慨:“我们冒着风险去救人,结果换来的是枪声,太让人寒心了!”

还有人直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种国家不值得我们再去帮忙,救援队还是赶紧撤回来吧,安全第一。”

事实上,部分中国救援队已经做出了撤离的决定。

中国的公羊救援队在事件发生后,向指挥部提交了撤离申请,并于4月2日上午搭乘专机返回国内。

在此之前,他们曾在灾区不遗余力地搜救幸存者,排查坍塌建筑,甚至协助当地居民进行卫生消毒工作。

他们的努力为灾区带来了希望,可如今却不得不因为安全问题离开,这让人感到无比遗憾。

中国的大国担当

在国际救援中,我们中国充分体现了其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2004年印度洋海啸肆虐印尼等国时,中国迅速捐助约2亿元人民币物资,并派遣医疗队驰援灾区,总援助超6亿元,展现了对邻邦的深切关怀。

2010年海地7.3级地震后,中国在48小时内派出救援队,携带专业设备救出多名幸存者,并追加3000万元物资援助,为灾民带来希望。

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在24小时内承诺2000万元援助,救援队深入灾区搜救,军用运输机运送物资,助力尼泊尔渡过难关。

汤加火山爆发与海啸灾害中,中国克服疫情限制,通过海空运输送达饮用水、食品等急需物资,并承诺重建支持。

所以这一次明明我们是抱着好心去救助灾民,最后迎来的却是“农夫与蛇”,实在是太令人寒心!

参考资料:缅军对中国救灾车队鸣枪?中方回应 大象新闻

[新闻直播间]缅甸中部发生强震 中国红十字会首批援缅物资运抵震中曼德勒

中国红十字会首批援缅物资运抵震中曼德勒 光明网

来源:海员小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