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郴州市北湖区的大街小巷内,消防员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脚步匆匆,或深入隐蔽角落排查安全隐患,或叩响居民家门普及消防知识……那忙碌的模样与居民灶台上升腾的烟火气汇成一色,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平安图景。
万家灯火的安宁里,总有一抹“火焰蓝”在默默守护。
在郴州市北湖区的大街小巷内,消防员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脚步匆匆,或深入隐蔽角落排查安全隐患,或叩响居民家门普及消防知识……那忙碌的模样与居民灶台上升腾的烟火气汇成一色,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平安图景。
精准发力,隐患排查无死角
“
涌泉街道五岭大市场多处消防疏散通道设有铁门并被上锁,立即拆除整改!
”
2024年12月初,郴州市北湖区消防救援大队对“防消联勤”工作中检查出的消防安全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业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超过此期限仍未进行处理的,大队将联合区公安、城管、街道办事处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该区域居民住宅内违规设置在疏散通道的铁门进行强制拆除。
自2024年10月以来,北湖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消防安全联系人和小区楼栋长,组建联合工作组,采用“边检查、边指导、边整改”的高效模式,对老旧小区、九小场所、仓储物流等重点区域展开拉网式排查,发现隐患当场制定整改措施,力求立查立改。
消防安全不能流于形式,需要长效精细管理。为此,北湖区消防救援大队引入“智慧消防”管理模式,在涌泉街道办事处试点推广基层消防安全 “监管平台”小程序,实现 “一键”进入工作流程、 “一拍”记录现场情况等功能,极大提高了排查效率。
“
平台还具备隐患整改跟踪功能,能将发现的隐患问题即时推送责任单位督促整改。
”
北湖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刘新友说,目前已累计排查1982次,整改消防安全隐患1040处,并制定“回头看”计划防止反弹。
宣传赋能,全民参与筑安全
近年来,郴州北湖区消防救援大队借助 “线上+线下”双渠道,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全方位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
发现起火后要沉着冷静,切不可贸然穿越火海逃生。
”
3月11日,北湖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区应急局、区红十字会等部门,在人民路街道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季消防安全培训暨实操演练活动。
活动现场,消防宣传员摒弃传统单调的宣讲方式,创新推出“沉浸式”消防安全教育模式。围绕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消防安全知识,采用“理论讲解+实操体验+互动问答”的全流程教学方法,让居民们身临其境感受火灾场景,深入理解消防知识要点,切实掌握实用的逃生技能。
参与培训的王女士说:
“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让我轻易就记住了弯腰低姿、湿巾捂鼻这些保命技巧。”
在线上宣传方面,北湖区消防救援大队同样不遗余力。通过精心打造“云端课堂”矩阵,构建起“微课+警示+互动”的三维传播体系,极大地丰富了线上宣传内容的形式与层次。此外,大队还建立24小时在线应答机制,及时回复群众疑问,让安全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形成线上治理闭环。
机制创新,联动救援护平安
“
这里有家民房着火了!我把位置发你,赶紧联系人过来!
”
2月24日上午,一阵急促的求救电话打破了北湖区涌泉街道的平静。冲口路永盛小区内,一处民房电表突然起火,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报警后,辖区救援站迅速响应,一边紧急出动赶赴现场,一边立即通过电话和微信工作群,将火情具体位置与火势情况精准传达给街道的消防专干。
涌泉街道消防专干收到通知后,即刻会同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以及网格员,第一时间奔赴火灾现场。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成功在火灾初期阶段将火情妥善处置,避免了火势进一步蔓延。
北湖区位于郴州市主城区,辖区老旧小区多、老年群体多、陈旧设备多,消防安全隐患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为破解这一困境,北湖区消防救援大队积极探索创新,将消防工作深度融入基层自治、网格管理与联防联控体系。通过建立 “救援站—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响应机制,精准发力,实现对风险隐患的早发现、快处置、防蔓延。
01
02
今年以来,北湖区各街道借助这一四级响应机制,充分调动社区消防专干与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涌泉街道为例,在消防救援站到达前,该街道已成功处置初期火情3起,同时联合救援站开展“防消联勤”演练以及隐患排查工作36次,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全域覆盖”的基层消防管理新格局,为消防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切实守护好一方平安。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