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说史品书季#摘要:公元295年,晋惠帝在位那会儿,洛阳城里的军火库,就是放武器的地方,突然间着了大火。可掌权的大臣张华呢,却让人先把现场围住,然后再去救火。这么一来,救火就给耽误了,军火库里藏着的三件宝贝——王莽的脑袋、孔子的木屐、还有汉高祖斩白蛇的剑,全给烧没了。说起来,从王
公元295年,晋惠帝在位那会儿,洛阳城里的军火库,就是放武器的地方,突然间着了大火。可掌权的大臣张华呢,却让人先把现场围住,然后再去救火。这么一来,救火就给耽误了,军火库里藏着的三件宝贝——王莽的脑袋、孔子的木屐、还有汉高祖斩白蛇的剑,全给烧没了。说起来,从王莽被砍头到这时,都已经过了272年。说到这儿,您可能好奇了,为啥以前的皇帝们都要留着王莽的头呢?王莽的头有啥特别?咋这回就给烧了呢?咱们一块儿来瞧瞧王莽和他的头的那些事儿吧。
很多人开玩笑说王莽像是从别的时代“穿越”来的,但其实他只是想“复古”。看看他的那些政策,就能明白他的“改革”其实很想回到西周时候的老样子。
王莽与其说是位有远见的思想家,倒不如说他是个想法简单的改革者。他的改革其实是有底子的,年轻时他谦逊有礼,文才也不错,得到了很多文人学士的好评,正所谓“王莽还没篡位时挺谦虚”。
那时候,西汉的统治已经烂透了,就连汉哀帝刘欣都觉得汉朝快不行了,还想把皇位让给自己的铁哥们儿。大家都觉得得改改,所以说王莽要改革,那是民心所向。这样一来,王莽就很轻松地抢走了皇位,建了个“新”朝代。
但后来王莽的表现让大家看清了,他其实只是个不切实际的改革者。为什么这么说呢?瞧瞧他的那些政策吧,他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来变通改革,反倒要大家都围着他的改革转。一旦改革出了问题,王莽从不觉得是改革方案有瑕疵,反倒觉得是大家没跟上他的步伐。他总想着,只要大家都能乖乖按他的那一套来,世界就能太平。可对改革方案本身,王莽却很少会去琢磨琢磨对不对。
比如说,王莽看到西汉的钱币制度毛病不少,就想改改。这个想法本身没啥错,可错就错在他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当儿戏了,一会儿一个主意。今天推出一种新钱币,明天又换一种,还硬要大家跟着他的新花样走,陪他“闹着玩”。
他改货币制度改来改去,还老拿坏钱去换老百姓的好钱,不换就算犯法。就这么几年,全国有好几十万人因为这事被罚了。可王莽不觉得是货币制度有问题,倒怪老百姓不听话,对那些犯规的人惩罚得更狠。结果,大家更不满了,王莽的货币改革就这么全砸了。
比如说,那时候全国很多地方都在闹饥荒。但王莽为了省着点儿用存粮,非但不派人去送救济,还派了人去教那些逃到关中的饿肚子的人们“把木头煮成酪吃”,让他们煮木头来充饥。这听起来就像个“为啥不吃肉酱”那样的笑话,但其实比那个笑话还要离谱多了。肉酱嘛,好歹还能吃,可要是真把木头吃下去,结果会咋样,大家心里都清楚。
最后,王莽搞的“新朝变革”彻底垮了,全国各地都乱了起来。王莽也没办法了,露出了真面目,开始对各地的反抗进行凶狠打压,但他哪能压得住呢?到了公元23年,绿林军快打到都城长安了。王莽搞了个“求天大典”,使劲祷告,想挽回局面。可这时候祷告哪还有用,没多久,绿林军在长安老百姓的帮助下攻进了长安,一个起义军士兵杜吴把王莽给杀了。
王莽被杜吴杀掉以后,有个叫公宾的校尉问杜吴王莽的尸体搁哪儿了,杜吴就告诉了他。接着,公宾就把王莽的头给砍下来,挂在宛市的街头让大家看。不过,可能公宾自己也没想到,王莽的头被挂在那儿的时间比他想的要久得多,甚至还超过了后面好几个朝代的年头。
听说王莽死后,那些早就恨死他的起义军战士们一拥而上,把他的尸体剁得稀巴烂。老百姓们也不放过他,对他的脑袋各种糟蹋,有的人还狠心割下他的舌头吃了,由此可见大家是多么痛恨王莽啊。
虽然绿林军最终打下了长安,结束了新朝的统治,但起义的好处最后却被刘玄——刘秀他们那一伙给占了。后来刘秀和刘玄闹翻了,刘秀在鄗城自己当上了皇帝,重新建立了大汉,跟刘玄彻底翻脸,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路。接着刘玄在和赤眉军的打斗中被杀,刘秀又打败了赤眉军,还一点点除掉了其他地方的势力,让东汉从一个地方政权变成了整个国家的统治者。
刘秀打下天下后,找到了王莽的脑袋,把它当成宝贝一样收藏在皇宫里,这一藏就是两百多年。有人可能会问,人死了肉不就烂了嘛,王莽的头怎么能保存那么久?其实啊,刘秀早就让人把王莽脑袋上的肉都剔干净了,只剩个骨头架子,也就是个头骨。然后,他又让人对头骨做了防腐,所以才保存了那么久。
但其实早就有人对历史上的这事儿感到奇怪,就是说王莽的头被砍下来后,立马就被拿出来“给大家看了”,还被生气的老百姓给弄坏了。而且从王莽被杀到刘秀打进长安,已经过了两年多,这期间长安乱得不行,好几个不同的势力轮流管着。大家就好奇了,王莽的头怎么能在这么乱的环境里保存这么久?刘秀后来又是怎么找到这个头的呢?
所以有人猜想,东汉皇室后来收藏的那个“王莽头”,可能根本就不是王莽的真头,而是随便找了个脑袋,就说它是王莽的头。但不管真假,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个叫“王莽头”的东西,被皇室宝贝了两百多年。
那么,刘秀为啥当初要把王莽的头颅藏起来呢?虽说王莽是刘秀的对手,但他也不是刘秀唯一的对手啊,为啥就对他的头这么上心呢?其实啊,刘秀藏的不只是王莽的头,还有“孔子屐”和“汉高祖斩白蛇剑”,这三样东西一直是放一块收藏的,它们代表了东汉王朝的某种思想。
之前已经聊过王莽头的事儿,那个“孔子屐”就是说孔子曾经穿过的木鞋子。而汉高祖斩白蛇的那把剑,来源于“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号称就是刘邦当年用来斩白蛇的那把神剑。对于这两样东西,大家心里都有个问号。先不说汉高祖是否真的斩过白蛇,毕竟那都是两百多年前的事儿了,这把剑经过这么多曲折,还能保证是当初那把吗?再说到孔子屐,那时间就更久远了,它到底是不是孔子穿过的木鞋子,也是难以说清楚的事儿。
但其实,东汉王朝就想要这三样东西当个代表,好传扬他们的想法。所以,这些宝贝到底真不真,没那么重要,关键是要让老百姓觉得它们是真的,这样他们就能明白这些宝贝背后的意思了。那么,这三样东西代表的是啥想法呢?
收藏孔子穿过的木屐,是因为孔子是儒家的老祖宗,这表示我们尊重儒家的思想。收藏汉高祖斩白蛇的那把剑,是因为刘邦建立了汉朝,这也说明刘秀后来建的东汉是正宗的汉家血脉,是西汉的延续。至于收藏王莽的头颅,那是因为王莽搞了个新朝,是篡了汉朝的位。这件东西象征着刘秀打败了篡位的王莽,代表着东汉建立是正义的。
所以,“这三样东西”加在一起,就是东汉王朝建立的标志。它意味着东汉还是会用儒学来治理国家,让大汉的荣耀延续下去。这也是在提醒大臣们要老老实实,别动歪脑筋,不然就会像王莽那样,不会有好结果的。
但是,象征说到底也就是个象征而已。虽然东汉王朝把这三样东西收起来,还一个劲儿地说它们代表正义,可从中期开始,东汉的政局就不稳当了。那时候,好多皇帝年纪轻轻就没了,即位时都是小孩子,所以经常得有个“摄政”的过程。摄政多了,东汉中期政治就乱了套,外戚和宦官轮流掌权,皇帝成了摆设。到了东汉末年,更是乱得不行,各地的大佬都自己占地为王,谁还搭理皇室啊,谁还管这三件套象征着啥、提醒着啥呢?那个王莽头,说到底,也就是个脑袋瓜儿嘛。
但是,可能因为这颗头颅收藏了这么久,确实有点纪念价值,所以尽管东汉已经没什么实权了,人们还是选择继续保存它。曹操家族取代汉朝后,这颗头颅就成了魏国王室的宝贝。过了四十多年,司马家族又抢占了魏国,建立了晋朝,就是西晋。然后,这颗头颅又成了西晋的宝贝。可能这些皇帝们觉得这颗头颅能起点“警示”作用吧。不过,他们自己都是靠抢皇位上台的,能有多少人真被这颗头颅警示到呢?
西晋一统天下后, still kept those three items, but it ended up being one of the most stale dynasties in the Central Plains, showing signs of collapse right from its founding. Instead of advocating frugality, this new dynasty was caught up in a trend of "showing off wealth" in its early days. How many people truly cared about the symbolic meanings behind those three items?
公元291年,晋武帝司马炎刚咽气不久,西晋就连着闹了三出大变天。“糊涂皇上”司马衷压根管不住场面,西晋很快就乱成了一锅粥。司马衷的老婆贾皇后,先是使计干掉了掌权的杨骏大臣,接着又骗司马玮宰了另一位辅政大臣司马亮,之后再把黑锅全扣到司马玮头上,把他也给杀了。可这么一来二去,晋朝的局面非但没稳住,反而让各地那些有野心的家伙都心里痒痒,都想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法抢皇位。
事实证明,会玩手段不代表能管好国家。贾皇后虽然用计谋抢到了皇位,但管理国家却搞得一塌糊涂。到了公元295年,全国各地灾荒不断,已经有小规模的反叛出现,司马家的王爷们也越来越不服朝廷管。这时距离晋朝建立才三十年,统一全国才十五年,可看起来却快要亡国了。更糟糕的是,也是在这一年,洛阳存放大批武器和装备的武库突然着了大火,局势变得非常危急。
但就在这个紧要关头,辅政大臣张华首先考虑的并非扑灭大火,而是急忙派人围住现场,不让任何人进去帮忙救火。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武库里存放着大堆的武器装备,张华怕有人趁机混水摸鱼,偷走武器惹出麻烦。这事儿也反映出西晋那时的政治有多么混乱,就连救火这样的事儿,都得先琢磨琢磨会不会有人想借此机会叛乱。
最后,大火被扑灭时,武库里藏着的三件宝贝,还有能给两百万士兵用的武器装备,全都没了。因为这火起得太奇怪,张华救火也不积极,所以有人猜,说不定武器装备和宝贝早被人偷走了,大火只是用来打掩护的。
不过,不管这场大火是不是为了掩盖什么,“王莽头”这件宝贝是真的没了,之后再也没在历史书上出现过。跟王莽头一起不见的,还有对“篡位者”的那么一点点提醒。结果西晋的局势并没像张华想的那样安稳下来,反而是越来越乱,篡位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后来,“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一闹,西晋王朝就彻底完蛋了,张华自己也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其实,封建皇权的本质就让王莽这类人总是出现,不管怎么提防都没用。他们吸取前代的教训,可自己往往也成了别人吸取教训的例子。就像杜牧在《阿旁宫赋》里写的:“秦朝人没工夫哀叹自己,倒是让后人来哀叹他们;可后人哀叹归哀叹,却不吸取教训,结果又让更后来的人哀叹他们!”
来源:潮流点先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