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屋漏偏逢连夜雨,掉粉近1200万的昔日顶流刘畊宏或许没有想到,自己的跳操直播间,也会有因涉嫌“擦边”被封禁的一天。
屋漏偏逢连夜雨,掉粉近1200万的昔日顶流刘畊宏或许没有想到,自己的跳操直播间,也会有因涉嫌“擦边”被封禁的一天。
就在前两日,抖音直播间里的刘畊宏戴着金色假发,身着紧致cos服,化身DC漫画中的“海王”,带领超十万观众跳起毽子操。
图源:刘畊宏
然而,这场精心策划的变装狂欢没有多久便意外中断——直播间突然黑屏,刘畊宏被强制停播。
直播间的突然封禁,让这位曾掀起全民健身热潮的顶流主播,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晚的直播画面中,刘畊宏的装扮并无裸露,但却被抖音平台认定为:主播着装过于紧身,存在“不当着装博眼球”的问题。
根据抖音的回应,系统在19:45至20:14期间三次发出警告,要求主播调整着装,但刘畊宏及其助手均没有理会,最终,直播间被强制断播10分钟。
对此,刘畊宏在微博晒出直播照片,愤懑质问:
“我们超过十万人在线的健身跳操突然被‘强制关播’,跳得正嗨突然黑屏,理由是丝袜破洞、穿着诱惑。”
“我的直播间一直传播健康的正能量都快4年了,我不是第一天直播啊,今天cos海王,请问这服装哪里破洞了。我全身包着还穿着诱惑吗?”
“直播的照片在这,审核的标准到底是怎么样?”
图源:刘畊宏
他的不解与委屈,与三年前如出一辙。
时间倒回2022年,刘畊宏因穿着紧身衣被误判“激凸”,被迫与妻子裹上羽绒服直播。
彼时,这场乌龙意外成就了他的破圈神话,直播间单日观看人次突破4476万,毽子操风靡全网。
而这一次,在刘畊宏热度显著下滑的当下,相似的剧情却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
网友的争论从直播间蔓延至社交平台:
支持者认为,健身主播以创意造型吸引观众无可厚非,“紧身衣本就是运动常态”。
反对者则直言其装扮“不雅观”“哗众取宠”,“健身何必搞角色扮演?”
图源:网友评论
不过,据刘畊宏表示,他在直播中的奇异装扮只是为了让大家开心,也让想要跳操的人有新鲜感、有话题,从而关注自己的健康,跟着一起动起来。
不难看出,种种争议背后,是刘畊宏难以回避的流量焦虑。
要知道,在巅峰时期,他的抖音粉丝数一度突破7000万,而今已跌至6097万,近30天掉粉超40万,直播观看量不足巅峰期的二十分之一。
在前不久的线下活动上,面对数据滑坡的现状,刘畊宏曾豁达地表示:“掉粉说明曾经流量大,等跌到6000万时我还要庆祝。”
然而,这份洒脱或许更像一种防御机制。
毕竟,在与无忧传媒解约后,他转投了周杰伦关联的MCN“天赋星球”,试图通过资本运作重振旗鼓,却收效甚微——新账号“刘畊宏健康来了”场均销售额仅7.5万元,生鲜带货业绩惨淡。
为了留住观众,刘畊宏将每周二定为“变装日”,从经典动画角色葫芦娃到国漫之光哪吒,他已然扮演过不少大热IP角色。
图源:刘畊宏直播间
事实上,这种策略在短视频领域并不鲜见:当内容同质化加剧,猎奇与娱乐化成为流量密码。
然而,平台的审核规则却如同一把悬顶之剑。
此次“海王事件”中,抖音强调“避免不雅感知”的底线,却未明确“紧身”与“低俗”的界限。
在电商参考看来,规则模糊导致的主播与平台博弈,实则暴露了直播行业监管的深层矛盾:平台如何在鼓励创新与维护秩序之间找到平衡?
更何况,刘畊宏的遭遇并非孤例,从早期“斗鱼一姐”冯提莫因歌曲版权下架,到李佳琦因不当言论停播,头部主播的每一次“翻车”都在倒逼行业反思。
一方面,对于平台而言,审核标准的透明化与人性化至关重要。
抖音三次提示后才断播的处理,虽展现了程序正义,但“不当着装”的判定依据始终语焉不详。若规则解释权完全掌握在平台手中,主播的创新空间势必被压缩。
另一方面,主播的内容策略同样需要重新校准。
刘畊宏的变装实验,本质是对抗流量衰退的无奈之举。
当健身赛道涌入专业教练、AI虚拟主播,大众化娱乐直播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
刘畊宏的困境折射出一个残酷现实:在算法驱动的流量世界里,即便曾站上巅峰,稍有不慎就会迅速滑落。
而“羽绒服事件”的偶然走红,恰恰印证了观众对“真实感”的渴望——当主播放下刻意设计,以笨拙应对荒诞,反而能引发共情。
更深层的启示在于,直播行业或许已走到转型临界点。
早期“野蛮生长”阶段,猎奇与娱乐至上的内容尚能吸引眼球;但随着监管收紧与用户审美升级,专业化、垂直化成为必然趋势。
刘畊宏的健身直播曾开创“陪伴式运动”模式,但若停留在造型创新层面,终将被更专业的课程取代。
与其在规则边缘试探,不如深耕内容价值——毕竟,观众最终选择的,永远是那些真正满足需求、传递价值的创作者。
来源:电商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