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业:打破学科壁垒 促进人才培养

360影视 2024-12-04 04:08 3

摘要: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微专业,如南开大学开设“智能金融”微专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设“AIGC视觉创意与未来设计思维”微专业。微专业凭借精小、前沿、交叉、灵活等特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图为南开大学“文旅融合创新与实践”微专业学生正在调研。受访者供图

◎实习记者 荆晓青

今年11月,江苏省14所高校联合发起成立“江苏省微专业联盟”,旨在打破校级壁垒,搭建一个基于微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微专业,如南开大学开设“智能金融”微专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设“AIGC视觉创意与未来设计思维”微专业。微专业凭借精小、前沿、交叉、灵活等特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微专业是什么?它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微专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确保质量?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调研。

微专业并非新鲜事物

微专业通常指高校围绕某一学术领域或核心素养开设的一组课程,这些课程总计十几学分。课程完成后,学生将获得相关证书,但不获得学位。

事实上,微专业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15年,北京大学在Coursera平台推出“程序设计与算法”线上课程,这在当时就被视为微专业的一种形式。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卢晓东认为,微专业这一概念早期与慕课紧密相连,通常由3至10门慕课组成,针对某一主题向学习者提供相关课程。近年来,随着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的推进,以及线上教学向线下面对面教学的逐渐延伸,微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实践方向之一。

“怎样将AI工具包应用于广告创意?”这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青年教师王琰日前在“AIGC视觉创意与未来设计思维”微专业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尽管这门课程只有2学分,但她仍然努力将“理论+实践”的理念融入教学。王琰告诉记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设微专业需要经历多个程序,包括教师自主提案、学院推荐、现场汇报、专家评审等。她所在的文化与传播学院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微专业。该专业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包含6门课程,共计12学分。

南开大学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在应用型、学科交叉型、全英文型3个方向开设了16个微专业项目。南开大学教务部工作人员王坚告诉记者,学校打造的微专业课程体系将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相融合,与主修、辅修专业课程体系相辅相成,旨在为学生打造拓展知识面和提升职业能力的“补给站”。未来3年内,南开大学微专业数量将逐步增加到40至50个。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陈浩的调研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有40多所高校和职业院校围绕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等热门领域,创设了近200个特色鲜明的微专业。

课程灵活助力自我探索

“从育人功能来看,微专业与辅修专业较为相近,本质上都是特定领域课程模块的交叉组合。”卢晓东介绍,目前高校开设微专业无需教育部审批,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微专业与双学位、跨学科项目一样,核心都在于通过灵活的课程设计打破学科壁垒,激发教育生产力和创造力。

在南开大学“数据智能与政策分析”微专业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AI技术,还将其应用于社会政策分析,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积累了跨学科知识。而在“智能金融”微专业课堂上,金融科技、大数据分析、量化投资等前沿知识则融为一体。王坚表示,这些微专业的课程围绕特定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进行设置,课程之间相互衔接,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构建跨学科的知识框架,进而提升创新能力。

除了通过灵活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外,微专业的另一大优势在于促进学生自我探索,帮助他们突破成长瓶颈。清华大学硕士生鲁良佑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他本科时在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接受大类培养,在学习了计算机相关的一系列课程后,才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而完成了软件工程辅修专业的学习,并在硕士阶段转向了普适计算人机交互方向。他表示,相比之下,微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紧凑高效,尤其适合那些尚处于兴趣探索阶段的本科生。微专业能帮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取高效且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为他们长远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路径探索提供支持。

结合实际进行动态调整

目前,微专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未知与挑战。例如,部分人担心,微专业“短平快”的特质是否会削弱学生体系化思维能力?在课程构建方面,如何将碎片化知识紧密融合?微专业的选课率、开课率如何保障?

对此,南开大学把重点放在了课程质量的把关上。王坚告诉记者,微专业课程的构建要包括特定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同时避免课程内容过于浅显和零散,这对课程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开设微专业课程之前,我们进行了跨校调研,对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进行反复修改。超过一半的课程是专门研发的,其余则从主修专业的核心课程中精心挑选而来,并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进行了调整。”他认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是开设微专业的关键。

“微专业的灵活性也导致其可能面临课程爆满或冷门的情况。”王坚认为,构建微专业与常规专业之间学分互认的转换机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还能为教师优化课程设计保留机会。目前,南开大学对微专业招生、培养、结业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计划每两年对微专业的建设成效进行评估,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动态优化和调整微专业。

谈及微专业评估,王琰表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知识迁移等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应将微专业纳入高校育人体系进行综合考量,不能孤立看待。”

那么,到底什么是优质的微专业?在卢晓东看来,学生是微专业质量的检验者,优质的微专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存在问题的微专业则会通过学生的反馈逐渐被淘汰。在这个过程中,各方应保持信心和耐心,给予微专业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时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快讯一点号

相关推荐